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没有见过我的外公夏丏尊,他在我出生的前两年就得肺病去世了。那时候抗战刚刚胜利,他那离别了八年的女儿刚刚跟着我的爷爷爸爸一家老小,从遥远的四川历尽千辛万苦回到上海,妈妈的肚子里怀着二哥大奎。外公终于见到了他朝思暮想的女儿和女婿,见到了他的挚友和亲家———我的爷爷叶圣陶。此后仅仅过了三个月,外公就带着无尽的忧国忧家的惆怅,离开了那个他不喜欢可又割舍不下的人世。记不起是哪一年,我还小,一次在饭桌上吃饭,爷爷和爸爸照例喝着酒,不知怎么说起了外公,爷爷忽然泪流满面放声大哭,连声说:“好人好人。”爸爸的眼圈也红了,只是…  相似文献   

2.
<正>老福州又名"纸糊福州城",因为早期大部分民居为木质结构,所以火灾频发,民众损失相当惨重。晚清政府腐败无能,发生火灾时总是来不及调遣官兵抢救民居。于是在一些商业巨头的号  相似文献   

3.
外公的档案     
刘平 《湖北档案》2023,(10):21-23
<正>我的外公名叫邓国鼎,是当时川鄂边区的地下党员,1956年3月,他因地主身份带来的莫须有的罪名而被抓走,同年10月病故于监狱里,在他去世了28年之后,他的党员身份才得以确认。也许是一直忙于生计,也许是外公对于我来说,实在是太陌生,我从未真正去了解过我的外公,我对外公的了解仅限于隐隐约约的只言片语的传闻。这一次,我想真正地去了解外公短暂的一生,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查阅档案。外公的档案啊,就是没有档案。  相似文献   

4.
外公的教堂     
《大观周刊》2012,(34):54-54
外公的教堂位于浙江省宁波市一个偏远的小山村,建成已经好几年了。说是外公的教堂,实际并不合适,因为它并不只属于外公。它是当地农村那些基督教信徒每周礼拜的场所,同时也是当地一家慈善性质的敬老院,是几十个老人共同的家。  相似文献   

5.
刘连军  李俊健 《河北广播》2004,(4):30-30,73
今年春天,当我们如约来到天津卫,见到老台长刘抗生时,刘老夫妇二人热隋迎接,像见到久别的亲人。随着我们的到来,刘老也打开了话匣子,那尘封已久的往事,便像汨汨的泉水一般,喷涌而出。  相似文献   

6.
如仙的外公     
外公如仙,绝非缘于他仙去已久矣,而是他在人生修炼当中,留给我的如仙的记忆. 我髫龄时期,正值"文革",那时的农村,不仅缺衣少食,连烧柴也紧张.  相似文献   

7.
8.
上海南京西路1129弄30号对我们兄妹俩来说,是熟悉而又亲切的,因为这里有我们童年的许多回忆,这就是我们的外公——当年巡捕房地下党组织“巡捕特支”书记刘泮泉的家。  相似文献   

9.
10.
正我的外公谢侠逊人称"百岁棋王"(1888~1987),浙江平阳人。他是象棋泰斗级人物,4岁初知象棋门径,6岁领悟棋理,9岁通晓棋谱,10岁全县称雄,13岁与温州棋魁陈笙战成平局,名噪东南。1918年,在上海力挫群雄,获全国象棋个人冠军,1928年被推为全国棋坛总司令,称"中国棋王"。1929年至1931年,三次国际象棋大赛中,斩关守隘,势如破竹,连连夺冠,扬威世界。抗战期间,作为国家特使赴南洋诸国,以弈棋宣传抗战,募捐支持抗日,并动员3000余名青年归国投身抗战,为我国民族解放大业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正>在我的印象中,外公是一个爱笑的、从不发脾气的、瘦瘦的孩子般的老人。我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住在外公家中,对外公的过去却知之甚少。不过,正像他所说的,每一个和他同时代  相似文献   

12.
戚茂武同志是1995年由洪山区经济相对富裕的建设乡调到经济底子较为薄弱的九峰乡来的,当组织部门征求他个人意见时,他毫不犹豫地回答道:“哪里需要,我就到哪里去。我个人坚决服从组织的安排。”戚茂武不论是1995年担任副乡长,还是1997年担任乡长,或是1998年担任乡党委书记,“哪里有需要,我就到哪里去”这句话始终贯穿在他的一言一行中。 刚到九峰乡,戚茂武就遇到了“天下第一难”的事。1996年,九峰乡的计划生育工作被市计生委列入重点管理范围。当时,他是分管工业的副乡长。10月的一天中午,他正在为处理…  相似文献   

13.
羊宛轩 《青年记者》2021,(19):26-28
党把新闻舆论阵地交给我们,无论我们是记者、编辑,还是行政管理人员,都有一份共同的责任。——刘海陵"不好意思,没给您充分时间做准备。"采访开始前,记者对没有将采访提纲事先给羊城晚报报业集团(羊城晚报社)党委委员、书记、社长刘海陵而表达了歉意。"没关系,我都准备一辈子了。"刘海陵笑着脱口而出。  相似文献   

14.
<正>今年8月30日是老一辈革命家张闻天110周年诞辰,自他1976年7月1日在无锡病逝,至今已过去了34年。每当我对着家中与外公流放肇庆时所拍的合影,就感慨不已。作为从小在北京外公身边长大的外孙女,后又是外公流放肇庆、迁居无锡的见证人之一,我想自己  相似文献   

15.
正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先贤好客,不论孔老夫子,还是古今名士,皆喜交友,与人倾谈,交流信息,畅抒胸臆,自为一大快事,也是出之于人本性的。外公戴戟,一百二十冥寿甫去,毕生往来的友人不知多少。余生也晚,亲见亲历过的已不多,然也断续有所闻悉,尤其早年与外公相处期间,家中访客盈门,就曾见过一些他的故交旧友,脑海里至今还能浮现这些长辈的音容笑貌,神情旨趣。  相似文献   

16.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花园里,希望花开早。──胡适《希望》胡适(1891─—1962)一生皇皇,但身后颇冷寂,只遗一子一孙,都在美国。胡适没有女儿(曾生一女儿.早夭),但他很想有个女儿和一群外孙。安徽的宗亲观念极重,俗称“侄即子”。胡适有位侄女婿叫程洪安,是他长兄胡嗣稼(同父异母)的女婿,年岁相同,胡适就把他当作自己的女婿。程早年受托,在上海川沙县经营胡氏祖产胡万和茶庄。胡适青年时代在上海求学时,学、杂费用,都是由这家店开销的,因此胡适与程洪安关系特别密切。程洪安的三个儿子程法善、程法德、程法嘉自…  相似文献   

17.
刘人杰     
刘人杰,1936年4月生,山西平定县人。新华社山西分社副社长,高级记者,政协山西省第七届委员会委员。他从1954年起一直在新华社工作,至今已四十二个春秋。先后在三个分社工作过,其中:1964年以前在上海分社任记者;1964年至1983年在山西分社,先后任记者、记者组长、分社领导组成员;1983年被任命为青海分社副社长,1985年任代社长、党组书记,主持分社工作,为时三年多;1988年调回山西分社,后任副社长、党组成员,直至今年年初退休。  相似文献   

18.
方敏 《湖北档案》2016,(5):30-31
我的外公张佑铭是孝感专署医院(现孝感市中心医院)的一名老中医、老专家,1981年退休,时年65岁,退休后一直由医院返聘上专家门诊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 勤奋好学,专心学医 1916年出生的外公,祖籍是湖北黄陂,中医科的主任.大家都喜欢叫他“张主任”或“张老先生”.记忆中的外公有1.70米的个头,老人家身体很硬朗,慈眉善目、鹤发童颜,说话声音洪亮,思路清晰,记忆力很强.  相似文献   

19.
“人到暮年,欠下怀旧伤逝的文债就愈来愈多。别的债务可以赖而不还,但欠下象老朋友恽逸群同志那样的文债,不论自己背的债务怎样多,文思怎样钝,正好趁这个机会卸下这个思想包袱。”这是今年1月间,父亲拖蓿病体为杰出的新闻战士恽逸群伯伯诞辰八十周年写的纪念文章的开头。父亲也可以算个老报人,在新闻界他有许多老相识,其中一些人已经成了古人。父亲生前对他们感情至深,时常惦记着在所剩不多的时间里,留下一些纪念他们的文字。可是这个意愿没有完全实现,痛忆恽伯伯的文章还未及发表,他自己  相似文献   

20.
“人到暮年,欠下怀旧伤逝的文债就愈来愈多。别的债务可以赖而不还,但欠下象老朋友恽逸群同志那样的文债,不论自己背的债务怎样多,文思怎样钝,正好趁这个机会卸下这个思想包袱。”这是今年1月间,父亲拖着病体为杰出的新闻战士恽逸群伯伯诞辰八十周年写的纪念文章的开头。父亲也可以算个老报人,在新闻界他有许多老相识,其中一些人已经成了古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