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萨空了是20世纪中国著名的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学家,是中国新闻史上一位杰出的多面手和新闻工作的全才.在萨空了从事新闻事业的几十年时间里,他的许多观点极富远见卓识,对当今的新闻工作也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本文以文献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详细分析萨空了的新闻理论思想、新闻业务思想及对新闻媒体的管理思想.  相似文献   

2.
萨空了是我国著名少数民族报人和新闻学者。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他积累了丰富的办报经验,形成了独特的新闻思想。萨空了新闻思想中充满了人文关怀的精神。而他的新闻思想中最能体现其人文关怀精神的,是他关于报纸教育功能的论述。萨空了十分重视报刊的教育功能。他在新闻学著作《科学的新闻学概论》中,  相似文献   

3.
著名报人成舍我办《立报》时,曾经培养和重用了蒙古族报人萨空了,这是他对少数民族新闻事业发展的一个重大贡献。《立报》1935年9月20日创办于上海,是抗日救亡运动中发行量最多的一张小型报纸。萨空了和张友渔先后担任过总编辑。  相似文献   

4.
以奖励、培养新闻出版人才为目的的中国韬奋基金会6月25日在北京成立。巴金、王炳南、叶圣陶、陆定一、沈兹九、沈粹缜、夏衍、萨空了为基金会名誉理事。张友渔为基金会主席,吴冷西、胡绩伟、王  相似文献   

5.
谈萨空了的读者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洁 《新闻知识》2007,(12):51-52
提到读者观、为读者服务,人们无疑会想到报人邹韬奋,却很少注意到萨空了。事实上,萨空了在主编《立报》副刊《小茶馆》时所表现出来的面向下层民众的读者观不容忽视,是值得后人借鉴的。  相似文献   

6.
成舍我创办的《立报》是他办报生涯的得意之作,《立报》的办报理念成就了《立报》,也对萨空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普通民众服务,尤其是为处于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服务成了萨空了一生的追求。新中国成立后,萨空了以工农兵大众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宣传党的理论和政策,表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族群众丰富多彩的革命建设生活,实践"代表群众""教育群众"的新闻出版理念,成为了我国新闻出版工作者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7.
高春梅 《青年记者》2012,(11):72-73
萨空了是20世纪我国著名的爱国报人、民主斗士,新闻出版家,也是新中国民族文化工作的开拓者,一生为我国新闻出版及民族文化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在新闻理论、报纸编辑及经营管理等方面有许多建树,他的新闻思想和新闻实践,在我国现当代新闻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 通过对萨空了前期新闻活动及其著作的考察,笔者发现他的新闻品质及在社会急剧动荡时期对民主的不懈追求,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本文拟从萨空了的前期新闻活动入手,主要通过对萨空了1935年~1949年间新闻活动及新闻实践的考察,探究他的新闻品质,以期对当今的新闻工作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8.
萨空了是我国20世纪著名的新闻记者、报刊主编和新闻学家,他的一生从事了各种职业,具有多种身份,他既是新闻学家,又将一生奉献给了文化事业,为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他的新闻经历中,我们可以剖析出一个爱国报人所具备的新闻思想,无论是在当时,或之于现在,都有着重大的影响。本文从萨空了的新闻活动入手,分别从办报思想、爱国主义精神和责任感与商业利益的平衡三个方面总结出萨空了所倡导的新闻思想。  相似文献   

9.
1943年,萨空了在广西桂林。一天,他正要去采访一个美国新闻处的官员,突然被特务绑架,囚禁在桂林西北郊的夹山。那时,萨空了写了一首诗: 缧绁非吾罪,屋陋睡转安; 山拱如朝我,松挺象贞坚; 世事愈难问,雄心未逊前; 倚风一长啸,天地为之宽。他心地坦然,便奋笔疾书。他用一个空炼乳罐头作灯盘,用棉线作灯芯,再把一本书打开立在灯前挡住风,写他的《科学的新闻学概论》。过去,他就想为有志于从事新闻工作的青年写一本新闻学入门的书,由于  相似文献   

10.
萨空了是一位杰出的新闻事业家。在本世纪20至80年代的60余年里,他励精图治、呕心沥血,为我国新闻事业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贡献。他在新闻理论、报纸编辑及经营管理等方面有许多建树,他的新闻思想和新闻实践,在我国现当代新闻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本文拟结合萨空了的主要新闻活动,对其新闻思想作初步分析,以期抛砖引玉。文中谬误之处,祈望学术界前辈及有关人士斧正。  相似文献   

11.
今年年初,出生于萧山,现居住在北京的原科学出版社编辑周金品先生托人将自己珍藏多年的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的一份手稿和一封亲笔信捐赠给了杭州市萧山区档案馆永久保存。这是一份十分难得的手稿和科学珍品,是  相似文献   

12.
一九八○年四月十五日下午,新闻研究所和北京新闻学会新闻史组就如何编写中国新闻业史举行了一次座谈会。新闻界老前辈萨空了同志、人民大学新闻系方汉奇同志、广播学院赵玉明同志、新闻所的负责人戴邦、谢冰岩同志以及新闻所的其他同志参加了座谈。座谈会着重讨论了有关编写中国新闻业史的一些问题。现将大家的发言综合归纳整理如下: 我国新闻业史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报刊史作为一门学科,从戈公振算起,三十年代就开始研究了。戈公振的《中国  相似文献   

13.
在《列宁全集》俄文版第5版第53卷中,第一次发表了按手稿刊印的列宁必给格·叶·季诺维也夫的信和给秘书的委托》(1921年8月13日)。在第54卷中,第一次发表了由德文手稿译成俄文的《给叶·萨·瓦尔加的便条和关于建立国际工人运动问题情报所的提纲》(1921年8月31日),以及次日写的《致叶·萨·瓦尔加》。这一组文献,表现出列宁对图书资料工作一贯重视的科学态度,记载了他对于在革命实践中加强图书情报保障的一项重要决策。这一决策对于图书情报工作者有着直接的教育与启示作用这一组文献的中译文已载于1979年出版的《列宁文稿》第9, 10卷)。在1980-82年期间出版的《科学交流与情报学》及《社会科学与情报》两书中译本内,均可略见苏联图书情报界对这组文献研究重视之一斑。但在我国图书情报专业书刊与教学研究中尚少专门论及。  相似文献   

14.
萨空了是我国著名少数民族报人和新闻学者.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他积累了丰富的办报经验,形成了独特的新闻思想.  相似文献   

15.
书业内外     
《出版参考》2014,(18):5-5
从莫言叫停手稿拍卖说起《扬子晚报》报道:近期在北京某拍卖公司2014年春拍"名家书稿、手札专场"中,一件莫言短篇小说《苍蝇·门牙》的手书原稿被莫言叫停了拍卖。莫言上世纪80年代刊登在《解放军文艺》杂志上的手稿为何出现在拍卖场上?《解放军文艺》相关人士表示,此手稿属于通过非正常渠道流失。作家手稿涉及到两项权利——物权和著作权。著作权属于作家,不依赖物权的转移而转移;物权属于作家还是杂志社,要看当时双方的约定。在莫言手稿拍卖的这个案例中,《解放军文艺》杂志社表示,莫言的手稿一直保存在编辑部,因此这次是通  相似文献   

16.
我国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新中国民族文化事业的开拓者之一,曾先后在国家民委、全国政协、新闻、出版以及民主同盟担任过许多领导职务的萨空了,也是一位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新闻、文化界享有盛名的学者和老报人。  相似文献   

17.
萨苏 《全国新书目》2010,(19):72-72
一般人写书自称一般是"我",江湖一点的说"兄弟我",生活气息浓的人说"咱"或者"俺","三俗"一点的说"藕",而这位《北京段子》的作者则自称一个单字"萨",还连带出了萨爹、萨娘……不过是自称别具一格,《北京段子》里的各色人等也往往有颇为异样乃至意外的别号,比如东四派出所的"梁  相似文献   

18.
萨空了同志的一生是献身于革命的新闻、出版、文化艺术事业的一生。他1907年3月26日出生于成都,蒙族。五岁时随父迁回北京。1927年开始从事新闻出版工作,先后任《北京晚报》《世界日报》编辑、记者,《世界画报》总编辑,其后在民国学院新闻系、世界新闻专科学校讲授新闻学课程。1935年赴上海参加《立报》编辑工作,后任该报总编辑兼经理。  相似文献   

19.
一 1995年5月,我作为上海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赴北京访问文化老人向他们征集手稿等资料.其间,专程去拜访了曾经担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雷洁琼同志.  相似文献   

20.
一1951年9月15日,全国第一家中央直属的美术专业出版单位——人民美术出版社成立,周恩来为人民美术出版社题写了社名,他对时任出版总署副署长兼人民美术出版社第一任社长萨空了说,要尽快多出为青少年和劳动人民服务的好书好画,占领文化阵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