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名家印象     
三见巴金为辑注《巴金书简》,我到上海去向巴金的友人们讨巴金书信手迹,想见见巴金。几次挂电话去,都是巴金的家属接听,一口回绝说“巴金不会客”,弄得我极尴尬。不久就知道了:巴金上午只与一个年老的妹妹在家。我再一次到上海,就不挂电话预约了,上午九点去敲门,结果很顺利地见到巴金,还与他谈了不少话。  相似文献   

2.
巴金与沈从文是挚友。1974年,沈从文、张兆和夫妇在上海看望过巴金,巴金当时尚未结束“审查”。  相似文献   

3.
吴泰昌 《出版参考》2011,(12):38-39
巴金与沈从文是挚友。1974年,沈从文、张兆和夫妇在上海看望过巴金,巴金当时尚未结束“审查”。  相似文献   

4.
1987年1月     
1月3日40余家出版社组成发行横向联合体,中国图书联合公司在北京正式成立。 1月5日上海文艺出版社为祝贺巴金从事文学创作60年,出版了《巴金六十年文选》。即日在上海举行《文选》发行仪式,并在文艺会堂举行报告会由著名老作家柯灵和年轻的巴金研究者作“巴金与中国国文化”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5.
正巴金是中国当代文坛巨匠,也是一位蜚声世界的文化名人。我因工作关系,幸运地与巴金先生结缘,并持续了20多年的友谊。初见巴金1980年代初秋的一天,上海图书馆老馆长顾廷龙告诉我,巴金家中有一批外文书要捐赠给"上图",他嘱我前去巴金家了解—下情况,听听巴老的想法。这可是一份美差呀,想着快要与心中仰慕的巴金见面了,我激动极了。早在读初中时,我就从国文老师那里借阅小说《家》,书中的人物情节让我浮想联翩,"巴金"这个名字也深深印刻在了脑海中。也正是这位国文老师,帮我改名为"斌如"。我原名"慧英",他认为太俗,且希望我能成为一名文武  相似文献   

6.
“到最后一刻我也会撒手而去,可能还有不少套话、大话、废话、空话、佳话……把我送上西天,但是我留下的每张稿纸上都有这样三个字:讲真话”——巴金101岁的巴金走了。“巴老走得很平静。”这是上海作协副主席赵丽宏于10月17日晚告诉记者的第一句话。下午3点钟,巴金的亲友们接到电话, 开始陆续赶到上海华东医院高危特护病房。上海作协副主席赵长天是最早赶到病房的人之一,他到时巴金的心跳还很正常,每分  相似文献   

7.
为纪念巴金老人,国家图书馆10月20日至30日举办“永远的巴金”——巴金生平著术展,展出国图珍藏的巴金手稿12种,如《家》、《春》、《秋》、《雾》、《雨》、《电》、《憩园》、《寒夜》、《随想录》等,以及新中国成立后撰写的《我们会见了彭德怀司令员》、《富士山和樱花》等单篇散文手稿,这是国图自1987年举办“巴金从事文学创作60周年展览”以来,展览巴金手稿最多的一次。展览还包括巴金收藏的其他作家的手稿5种、印刷书籍70余种。  相似文献   

8.
1937年11月.上海失陷后,国民政府西迁。当时文艺界的一些爱国人士纷纷离开上海溯江而上。巴金本来可以和他们一起到武汉的,巴金没有走,他觉得上海租界“孤岛”上的战斗不亚于在抗战前线作战。《呐喊》查封后,巴金将它改名《烽火》继续出刊,宣传抗战,并以坚强的意志完成了《春》第二部的写作。  相似文献   

9.
2005年10月16日,晚饭前,85岁的老丁(丁景唐)翻检出一套<巴金译文选集>,让来访的两位老友的女儿欣赏.这套书中的<草原故事及其他>扉页上,有巴老用钢笔题写的几行字,"赠丁景唐同志巴金九○年九月七日".老丁与巴老是多年的老朋友,"文革"后巴老出版的各种文集,几乎都会送给老丁.北京媒体记者曾为了撰写有关巴老的专题报道,在上海采访老丁后,得出一个结论:巴老对老丁是"有求必应".  相似文献   

10.
意外收获     
拿到邹士方先生的文集《春天的问候》(香港新闻出版社出版),我一口气读完了其中的一篇:《春天的问候》。我读《春天的问候》,倒不是因为它被用作书名,也不仅因为文章逐一出现了巴金、叶圣陶、周扬三位文坛宿将的名字,更在于这篇采访记,用作者自己的话说,是意外的收获。那是在1985年3月政协会议期间,巴金一行人到北京医院去看望叶圣陶老人,邹(当时为人民政协报记者)前去采访,行前谁也不知巴金还要去看望也在医院住院的周扬。当巴金看过叶圣老后决定去看周扬时,邹士方决定同去,却被“挡驾”;本来到此,邹士方的采访任务已经完成。但是当时很久一段时间社会上没听到周扬的消息了,许多人都在多方打听周扬的  相似文献   

11.
李伶 《湖北档案》2012,(10):32-35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著名文学家巴金曾两度亲赴朝鲜前线,风尘仆仆体验和采写志愿军官兵的战斗生活。巴金一行人的足迹遍及平壤、开城中立区和前沿阵地的潮湿坑道,会见采访了上至彭德怀司令员下至钢铁战士张渭良等许多英雄人物。巴金记录了大量珍贵的第一手材料。那些时日,英雄们的事迹和精神,血与火的战斗场面,强烈地震撼着巴金的心,也催动着他写下了多篇激情如火的通讯报道。在朝鲜期间和回国后,  相似文献   

12.
吴娴 《新闻前哨》2010,(9):106-106
上海世博开幕期间,我和同事花贝作为特派记者,被选派报道世博盛会。面对这一光荣任务,我想的最多的是,如何让世博会这样的重大事件,在楚天音乐广播的节目中鲜活起来。带着这样的思考,更是带着这样的使命,我踏上了世博会的采访之旅。  相似文献   

13.
中外编辑史上,因编辑成功的鉴审而发现各种各样人才的不乏其例。如:在中国,叶圣陶鉴审《幻灭》、《梦珂》、《灭亡》而发现了茅盾、丁玲、巴金等一批作家;上海《科学杂志》的编辑1930年鉴审《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而发现了数学家华罗庚;鲁迅……发现肖军,叶紫、孙用;晏明……发现刘绍棠、从维熙;等等,等等,不胜枚举。在异国,俄国《现代人》杂志主编涅克拉索夫1852年鉴审《童年》发现了托尔斯泰,美国新奥尔良《口是心非》杂志编辑鉴审《神妙的姿势》而发现海明威,德国《物理学年鉴》的编辑鉴审《论动体的电动力学》而发现了爱因斯坦……。以上全是编辑鉴审有术,慧眼识“英  相似文献   

14.
顾执中是我国当代的名记者,素以“飞毛腿”而名声遐迩。他的那种雷厉风行,不怕艰苦,勇敢果断的采访作风,是堪为年轻的新闻工作者的楷模的。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爆发时,顾执中才只有十三岁,可他已开始向报纸投稿了。一九二三年,二十五岁的顾执中进入上海《时报》,开始了他历尽沧桑,备尝艰辛的记者生涯。一九二五年,上海发生了骇人听闻的“五卅”惨案,上海的工人学生为了抗议日本资本家枪杀顾正红的暴行,在英租界举行示威游行。英国巡捕悍然开枪,当场死伤达数十人。  相似文献   

15.
新华社上海电(记者赵兰英)轻轻地走进巴金病房,护士过来低声对记者说:“睡着了。”巴金伸在被单外的两只手,还紧紧攥着两只雪白的棉球,不时地颤动着。偶尔,身子也会突然抖动一下。疾病使巴金遭受着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痛苦,连睡着了都这样。今年11月25日,是巴金百岁生日。不时有消息传来,一些省市正在积极  相似文献   

16.
巴金  李致 《出版参考》2007,(6):36-36
李致是巴金的亲侄子.李致从小丧父,过继与巴金。李致称巴金为四爸(巴金在兄弟中排行第四),在信函中称巴金为爸。李致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曾主持过四川省出版局的工作.担任过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现为四川省文联主席。巴金从1955年到1994年给李致的信件有300多封.除在“文革”中被“造反派”拿走和丢失的50多封.还有250多封。李致将巴金给他的200封信函汇集成书出版.书名为《巴金的内心世界》,信函全都有影印件,从中也可看到巴金的手迹.其修改的文字亦显现其中。信函的内容流露了巴金的真情心境.反映了巴金对社会的观察和他的道德观念。这本书是非常宝贵的历史材料.也是著名作家的重要文献。下面摘录巴金给李致一些信函的文字:  相似文献   

17.
秦殿杰 《新闻三昧》2003,(11):50-50
在中国文坛巨匠巴金百岁生日之前,新华社上海分社分管文化报道的记者赵兰英满怀深情地写了通讯:《巴金的心愿:让生命开花》(见《新华每日电讯》9月2日第七版),热情颂扬了巴老无私的奉献精神和崇高的人生追求,读来非常感人。这篇2000字的文章,从写作上可以看出以下的特色:  相似文献   

18.
关于巴金的思想发展,历来众说纷纭。尽管人们都知道,他在青年时代曾经信奉过无政府主义,但还是有许多学者认为他最多不过是受了一些无政府主义的影响:认为他的思想是属于民主主义、爱国主义、人道主义…… 现在,我想探讨的是巴金的晚年思想,这就不得不先把他前期的思想稍  相似文献   

19.
11月25日是我国文坛巨匠巴金老人百岁华诞,各地一系列庆祝活动纷纷出炉。与巴金老人生活较密切的北京、上海、成都三地也举行不同形式的庆贺活动,就笔者看到的新闻,光“贺礼”就有新竣工的巴金文学院新馆、雕塑“东方美神”等。 作为享誉国内外的语言艺术大师、德高望重的作家,我们当然要热烈地祝福百岁的巴金老人。但是,仅仅是举行一些展览和送给巴金老人礼物吗?这样的庆祝活动价值几何?我们是否应当以一种更接近巴金的精神本质、更触及灵魂的方式来祝福巴金,使诸多的庆祝活动不致流于形式主义? 巴金说过卢梭是18世纪世界的良知,托尔斯泰是19世纪世界的良知。在我国,  相似文献   

20.
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的日子里.我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编委、高级记者刘振英。刘振英是中央电台的资深时政记者.从1973年起,一直采访邓小平同志的内事,外事活动。他说:“能够在小平同志身边采访.亲聆教诲,是我一生受用不尽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