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学者认为,当下中国的舆论生态处于一个“时评兴盛”的热言时代,我认同这种评价。我同时感到骄傲的是,学界和实务界基本达成共识。这一波的时评热或许从1999年《中国青年报》开创“青年话题”版开始。此后,时评越来越发展成一种民众袁迭、公民言说的实用文体。  相似文献   

2.
今年第8期《青年记者》以集束炸弹的形式对近几年逐渐窜红的时评进行了“全盘否定”。看完全文后我有这样两种感受:时评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但这些问题却被忽视了,起码没有遭到重点轰炸;这些文章观点不客观,因为它一是出自从不写时评、没有或不屑深入研究时评、对时评一知半解的所谓“专家”之手;二是出自不能写时评而强写时评、时评长期不能被采用而牢骚满腹的“怨妇”之手,而众多读者、时评作者、时评编辑、媒体老总们对其有啥看法,这里几乎不能找到。于是我有了发表一点看法的冲动。我这里只选择“时评公式化”这个题目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时评表达的关键是判断,是观点的表达,观点表达的质量决定了时评作品的质量。但由于时评写作的门槛较低与时评写作环境的浮躁,一些时评观点表达中的问题暴露出来:认识出现错误;价值判断偏颇;意见表达无效。这些问题影响了时评的表达与舆论的引导。这些问题可以通过重视事实的调查,设置专业化专栏,提倡时评建设性等方法予以针对性解决。而这些应对问题的对策,也是未来时评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看了今年第8期《青年记》刊发的关于时评的一组稿件,不由得感慨系之。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作为一名时评作,前两年也编过时评版面,我没有想到,时评、时评作、时评编辑现在在读中竟然成了这个模样。  相似文献   

5.
李劭强 《新闻世界》2014,(12):33-34
时评表达的关键是判断,是观点的表达,观点表达的质量决定了时评作品的质量。但由于时评写作的门槛较低与时评写作环境的浮躁,一些时评观点表达中的问题暴露出来:认识出现错误;价值判断随意;意见表达无效。这些问题影响了时评的表达与舆论的引导。这些问题可以通过重视事实的调查,设置专业化专栏,提倡时评建设性等方法予以针对性解决。而这些应对问题的对策,也是未来时评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陈旭鑫 《新闻与写作》2004,(8):10-11,14
新闻评论是媒体阐述立场观点、影响引导舆论的“旗舰”。近年来,报刊时评作为一种新闻样式正大行其道。人民日报、南方日报、新京报、南方都市报等众多媒体,都以各自的方式开办起了时评类栏目,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是为什么?当前的报刊时评写作应如何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7.
简言之,新闻时评就是对时事新闻的评述、评论。作为一种新兴的新闻传播形式,新闻时评大有方兴未艾之势。那么,其与传统的新闻评论在性质上究竟有何区别?在写作或编辑新闻时评过程中应如何把握其性质与界限?应该说,尽管时评的实践发展很快,但有关上述类似问题的理论储备明显不足,这是导致当前新闻时评写作中出现诸多问题的根本原因。笔者结合自己近几年来从事新闻时评工作的思考和体会,特写此文,以就教于同仁。主客观相统一是正确认识新闻时评性质的关键性质是指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性状和特征,所谓新闻时评的性质是指新闻时评区别于传统新…  相似文献   

8.
我们播音的基础理论体系,要在实践中不断建立起来,这是播音队伍要完成的一件大事。对于这个问题,我谈几点看法。(一)关于播音要素问题。苏联播音员在五十年代曾总结播音有三要素:是什么?为什么?对谁播?我们也延用了这三要素,后来又补充了怎么播这第四要素。是什么?为什么?这两要素是解决对稿件的理解问题,是怎么播一篇稿件的基础。怎么播?是表达问题,是手段,是在理解的基础上,用与稿件相贴切的有声语言传达出去的一种方法。因此,播音的几要素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没有理解作为基础,表达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术了。  相似文献   

9.
时评,顾名思义,就是因时而评、合时而著的新闻评论。如果把时评的蓬勃发展以版面化和显要化作为显性标志的话,时评的快速成长期是近十年的事。1998年11月初《中国青年报》《冰点时评》问世时,就有人预言:中国媒体的竞争已经进入观点为王的时代。果不其然,2002年《南方都市报》拿出几个版面做时评版,因其影响力与操作思路方面创举而成为时评界的翘楚。从彼时始,时评在一些纸媒体上风生水起、攻城略地,刚开始这个模式很多人是质疑的,说这不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但目前看来,这  相似文献   

10.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用这句诗来形容眼下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时评,可谓最贴切不过了,时评一下子成了香饽饽,不仅各类晚报、都市报开辟了时评专版,就连不少日报也开设了专版,(没有专版,至少也有个时评专栏)。应该说,时评的兴旺是我国民主进程发展的具体表现之一,它为公众语语权提供了一个自由表达意见的平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时评的兴旺和发展也是报业发展的必要条件,是我国政治民主生活中的一件大喜事。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新闻时评的发展速度异常迅猛,但学界、业界并未对新闻时评的内涵在理论上和实践操作中作一个具体的认定,这一问题必须引起重视并得以解决.笔者认为,新闻时评是一种兼有文体意义的类的概念,它包含了社论、短评、小言论、思想评论等新闻评论文体,是一种相对精短,具有强烈新闻性和时效性的评论类型,并具有个性化的写作规范.  相似文献   

12.
在我的记者生涯中,曾有一位素不相识的人,先后4次给我写信. 这个人是谁?他为什么要给我写信?落款的名字前又为什么先冠上"一个真诚求助者"、后冠上"一个不该忘记您的人"、再后冠上"一个知恩难报的人"这类感情色彩浓烈的字眼?时间已过去10多年了,至今我与这位"真诚求助者"也尚未谋面,但他的一次次来信宛如发生在昨天.他的每一次来信,都是对我心灵的一次震撼,都促使我考虑该如何做人,如何当记者.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为人们发出个人之言提供了极大便利, 热点事件甫一出现, 跟进的时评便如雨后春笋, 迅速充斥各大网站的时评版块. 纸媒的时评栏目编辑再也不发愁稿源了,只要点开某一网站的时评版块, 各色言辞精彩的原创评论稿件任尔挑选. 一些网络时评作者, 因其作品屡被纸媒转载, 在时评界拥有了一定的 "江湖地位", 随之而成为某些纸媒的固定供稿人甚至专栏作者. 然而, 网络时评中尽管不乏精品, 但纸媒的时评编辑仍需有一双慧眼, 严以把关, 以免观点偏颇甚至谬误之作抢了 "话筒", 损害所在媒体的公信力. 教育领域乃时评高产之地, 招考政策、 学校管理、 职业道德、 师生冲突、 校园伤害等都易引发质疑或抨击. 现就以教育时评稿件选编为例, 对编辑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14.
作为深度报道的一种,时事评论以及时深刻性和尖锐批评性为受众所追捧。鼎盛之时,国内创办时评版的报纸有300家之多。然而,很多报纸的时评阵地正快速失守,不少红极一时的时评版面纷纷淡出人们的视野。时评怎么了?病了!而有意思的是,《钱江晚报》在最近一轮改版中,时评版面却由原来的每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春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学习节目举办了人才问题广播讲座。在这个讲座基础上整理而成的《成才之路》一书,已同读者见面。这个讲座和这本书,在听众和读者中引起了较热烈的反响。讲座播出过程中,中央台收到听众来信达2,700多封。有的听众在信中说:“你们的节目硬是象吸铁石似的,将我吸引住了”;“我听了一讲又盼着听下一讲”。人才问题广播讲座为什么能吸引住听众?怎样才能把广播讲座办成“吸铁石”?作为人才问题广播讲座的编者之一,我想就这个问题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16.
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时评风吹遍中国新闻媒体。但遗憾的是,目前中国新闻媒体对时评的文体特征认识并不是很明确,以至于报章网络的许多时评流于形式、盲目跟风。《南方周末》为此发表了叶匡政的文章《时评,正在成为一种脑残文体》。网络和一些学术期刊上关于时评危机的说法也不绝于耳。那么,时评——这个中国新闻评论的第一文体真的只能是昙花一现吗?  相似文献   

17.
王乾荣 《传媒》2003,(5):14-15
我本来不想写关于煤矿爆炸这样一篇文章。为什么?因为咱们的领导、群众、幸存者、遇难者家属,尤其是喜欢在媒体上发言的时评家,甚至包括事故责任人,似乎把该说的,都说完了。我读了几则痛斥导致煤矿爆炸者的时评,看到了义愤,也看到作者呼喊要加强制度建设、惩治腐败、追究责任云云,很正确,却都是老生常谈。同样的话,我们在过去几年里已经不厌其烦地说  相似文献   

18.
1 档案收集难与易是相对的,有条件地存在、变化着的 <档案管理>杂志主办的<档案界>网站上,有个"业务问题一百问".百问中的第一问是:"为什么档案收集工作那么难做?怎样解决收集难的问题?"虽然有人称此问题太简单,甚至是伪问题,但我却认为它是影响档案业务提高的第一等的大问题,很不简单,是档案界多年关注、经常讨论的大事.  相似文献   

19.
近日,读到一篇丈章《时评版不应成为言论名人俱乐部》,文章指出:“时评版这个原本发表民众意见的平台,如今却渐渐褪去了大众化的色彩,日益成为少数‘言论名人’的俱乐部”。笔者对此深有同感!  相似文献   

20.
多年来,国内新闻界一直提倡写视觉新闻,早在1983年,新华社原社长穆青谈及新闻写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时说:"为什么我们的许多新闻长期摆脱不了一种呆板的格式?为什么许多生动的事物一写出来就成了一堆乏味的概念呢?"就如何改变这种现象,他指出:"我们能不能在新闻报道中,或者说在一部分新闻报道中增加一些形象的东西,而不是老用概念表述事物呢?更准确一点说,我们在运用概念的同时,也运用一点形象来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