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婧 《绥化学院学报》2009,29(5):103-105
庞德的诗歌语言艺术具有独特的张力之美。论文试从语言的意象美、语言的陌生化和语言的模糊美三个方面解读庞德诗歌语言艺术的张力之美。  相似文献   

2.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能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能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那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美育呢?一、从语言上审美语言是文章的基本材料,借助语言所表现出来的美是独特的,不同体裁的文章各具独特的美。小说中环境描写的精致美,心理描写的细腻美,散文语言的流畅美,杂文语言的犀利美,诗歌语言的音韵美,  相似文献   

3.
赵树理小说,美的语言修辞材料,美的语言修辞方法,形成美的语言修辞效果。由于赵树理对语言修辞材料和修辞方法的成功驾驭,形成了赵树理小说语言的独特的修辞美学,产生了富有独创个性的修辞效果———幽默风趣之美,朴实自然之美,含蓄隽永之美。  相似文献   

4.
罗姣 《文教资料》2009,(9):10-12
汪曾祺是一位语言风格独特的作家,尤其重视语言,在对语言的应用上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中国文学的语言问题》集中代表了他的语言主张,尤其是主张语言的"内容性",他认为"写小说就是写语言"。这种见解也实践在他的文学创作之中,他的小说清新淡雅,含蓄蕴藉,同时又充满民俗风情,有一种散文诗的美感。本文以《受戒》为例来分析他的小说语言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由汉字记录的汉语诗歌具有独特的语言造型之美.本文简略论述了汉字与诗歌语言造型之美的关系,并列举了前人的相关研究案例,在此基础上重点论述了汉语诗歌的语言造型之美的一系列实现方式,进而思考并总结了汉语诗歌的语言造型美感产生的原因,并表明了对待汉语诗歌语言造型之美的态度.  相似文献   

6.
要使教学生机勃勃、具有关的魅力,就必须精心追求教学语言的风格美。豪放的美,柔婉的美,灵秀的美,含蓄的美……教师应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避短,不断丰富自己独特的教学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当代文坛上,贾平凹是一个独树一帜的作家。在他的小说创作中,贾平凹以自己独特的艺术经验和艺术趣味,进行语言的冶炼,使他的小说语言闪现出艺术之光。  相似文献   

8.
王建 《文教资料》2012,(33):10-11
李贺是唐代诗人中颇具争议的一位,他的诗歌中用了许多道教词汇,并且表现出具有浓厚宗教色彩的奇幻之美,他的创作受到了道教语言的诸多影响,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这一独特的风格和意境,发扬了中唐一代“尚奇”、“尚怪”的诗风,对这一现象进行探讨和研究,将更好地理解李贺其人、其诗。  相似文献   

9.
红柯小说的最大特色在于其自身独特的审美风格,这种“浪漫的神性大美”从本质上源于红柯终极意义上的生命意识,在语言上体现为“陌生化”的语言追求,而在思维上则极力张扬想象。  相似文献   

10.
曹禺以其戏剧语言的抒情性构筑着他的剧作诗的大厦。在心理语言和抒情独白中渗透人物的所思所感,在意境的营造之中渲染抒情气氛,调动多重语言技法增强剧作的诗意之美是他戏剧语言抒情性的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11.
中学语文教材的内容,从语言表现形式上看,是由艺术语言和科学语言组成。由于艺术语言的大量存在,使语文学科具有了人文性的特点,也有了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独特的美。  相似文献   

12.
【招数指津】语言风格是作者语言素养、思想修养和艺术水平等方面的个性特征在文章中整体的独特表现。阅读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作者的不同语言风格领悟文章的语言之美。  相似文献   

13.
教师语言是用来"传道、授业、解惑"并用来传情达意的。教师语言修辞在传情达意上能够尽职就是"美",能够尽职的属性就是美质。教师语言修辞有其独特的审美特征,主要表现在其语言选择的新颖独创性、语言运用的综合整体性、教师语言的相对稳定性、教师语言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统一性。  相似文献   

14.
铁凝的小说充满了诗情画意,具有独特的诗意美.这种诗意美凝聚在象征物和优美的画面里,凝聚在诗化和抒情散文化的结构中,凝聚在抒情和哲理性的语言里.这种诗意美是作者借鉴诗歌、抒情散文特质融会于小说创作的结晶,是当代小说史上创作的突破和创新,具有创作实践上的指导意义和理论探索中的革新意义.  相似文献   

15.
英文散文的节奏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文散文结构简练、语言简洁、文笔流畅 ,且十分讲究其独特的语言风格 ,给人以美的感受。在翻译时 ,充分体现散文的风格是至关重要的。译者准确把握散文在语言上的节奏美 ,并恰当予以转换 ,使译文与原文在风格方面相吻合 ,是很好体现散文风格的技巧之一 ,也是文学翻译的最高层次  相似文献   

16.
汪曾祺,八十年代以其深厚的传统文化修养,几十年对人生世事的体悟感受,描写了生活中的真、善、美,呈现给读者一种独特的小说文体。他的小说,结构自由无序,语文洗炼隽永,叙述方式明白晓畅,题材人物怪异独特。他以自己驾驭语言的高超能力达到了小说文体各方面的和谐统一,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小说文体形式。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真情实感,对现实生活新鲜、独特的美的感受,对诗人所描绘的一幅幅山水画和风景画,以及诗人的凝练美和音乐美的语言,分析了《有待集》的意境美。  相似文献   

18.
茅盾谈到赵树理的语言风格时,曾说过这样的话:“如果把他的作品的片段混到别人的作品之中,细心的读者可以辩别出来。凭什么去辩别呢?凭他独特的文学语言。”赵树理文学语言的独特之处,在短篇小说《登记》中,明显地表现出三美:风采美、形象美和音乐美。  相似文献   

19.
一、语言模糊性和口译概述语言的模糊性是人类语言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人类自然语言体系中客现存在的且难以避免的一种基本属性。1965年,美L.A.Zadeh教授发表的论文《模糊集》,使模糊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形式化、数学化,模糊理论向我们揭示了客观事物各类别之间经常没有紧缺规定的界限这一事实。语言的模糊性源自人类思维和人子的不确定性,包括认知的局限性,语言环境的变化,以及口头语言的随机性和松散性。人们交际过程中离不开模糊语言。模糊语言具有独特的语用功能,巧妙地使用模糊语言可  相似文献   

20.
汪曾祺是个语言意识很强的作家。他很重视语言,他像“揉面”一样把作品“反复抟弄”,达到很高的艺术造诣。可以说他把白话的魅力发挥到极致。汪曾祺的作品语言简约、生动、传神.既有生活语言的清新、自然、鲜活,又有文学语言的绘画美和音乐美,韵味悠长,美不胜收。本文拟从他语言的口语化、文言与口语的结合、含蓄等几方面对其语言特色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