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阅读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不仅能让人开阔眼界,还能陶冶情操,提升自我修养,而阅读能力更是有效学习与适应生活的关键能力。幼儿时期的阅读素养被认为是一个人学习能力的启蒙和开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  相似文献   

2.
"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阅读文学作品,有助于学生对语言精华的体会,使其更好的掌握语言和提升语言运用能力。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英语在高中阶段占据着重要地位。因此,高中生在英语学习中应积极阅读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一、文学作品阅读的重要性(一)阅读文学作品,有助于培养和保持高中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扩大其词汇量通过阅读调查,笔者发现,在英语学习时间的安排上。  相似文献   

3.
文学就是人学,优秀的文学作品形象地再现了人类的心灵美.它在愉悦读者的同时也给人以美的熏陶。阅读文学作品是当代中小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正>文学作品是作者思想精髓的体现,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作者对阅读者灵魂的拷问,它唤醒阅读者对未知世界的憧憬,对美好世界的向往。所以文学作品对塑造一个人的文学素养、品格情操、艺术鉴赏能力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文学阅读能延展人的生命宽度,提升人的生命质量。为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利用阅读提升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升华学生的精神世界。一、积累文学常识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一部文学作品就像一个未知世界,学生在阅读过  相似文献   

5.
当代作家赵丽宏说:“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憧憬和理想,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了解历史、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人生的意义,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是一种文化的积累、一种知识的积累、一种智慧的积累、一种感情的积累……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这些精辟的卓见使我们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然而,我们的学生课外阅读弹摁却不乐观。这又值得我们再次深思。  相似文献   

6.
语文学科不仅是语文知识的教学和语文能力的训练,更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审美力的培养。“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整体感知、联想想象,感受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围绕文学作品阅读,积极探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张扬学生阅读“个性”与创意表达的方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正>一、“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内涵阐释“文学阅读”旨在指导学生通过作品中的常识、文学联系和自我想象,实现对于学生自身语文能力的提升,特别是找到一个符合自己的阅读方式和表达方式,最终拥有个人文学阅读表达经验;了解文学阅读的基本特点,评估和评价文学作品的特点,提高艺术品位;在进行阅读的时候,学生可以跟随阅读视角认识自然和社会,建立对于自己更加适合的表达方式,并且最终模仿创造自己的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8.
文学教学在新课程背景下确立了崭新的定位:“感受文学形象,品味文学作品语言与艺术技巧的表现力,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以此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美语言,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培养高品位、高素质人才,语文教育势必要加强文学课教学。“文学即人学”,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塑造人的灵魂,  相似文献   

9.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新版《语文课程标准》(初中)对语文性质所作的界定,体现出语文教育应突破纯“工具”观而更多地关注“人”。语文阅读鉴赏教学作为语文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是落实新课标精神的一个关键。新课标除在“总目标”中规定“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外,在“阶段目标”中,更提出了如下具体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正如语文学家庄文中所说“文学作品教学要上成文学鉴赏课”,探索语文阅读鉴赏教学可谓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0.
2000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对文学鉴赏教育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将“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与“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听说能力”、“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力”并列提出,从2000年开始的高考语文试卷中,文学鉴赏方面所占的比重也开始增加。文学鉴赏教育,是以指导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鉴赏、分析为目的的教育。常常有人把文学鉴赏和阅读文学作品混为一谈,其实,文学鉴赏虽然离不开阅读文学作品,但是,仅仅一般地阅读文学作品并不就是文学鉴赏。所谓文学鉴赏,是人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把握艺术形象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中专生课外文学阅读指导□甘肃省供销学校孙瑞芳一、开列书单,绘制读书“导游图”,指导学生有计划、有重点地阅读中外名著。中外文学源远流长,历代作家灿若群星,文学作品浩如烟海。要想使学生在有限的阅读时间里较快地了解古今中外文学的概况和主要的作家作品,只能遵...  相似文献   

12.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也规定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具有阅读的能力.小学阶段每个学生的阅读量不少于150万字,背诵优秀诗文160篇以上。其目的就是让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在“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的同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进而打下“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正>在文学作品的阅读与欣赏中,准确而深入地领悟、体味作品的意境,并将其转化为自觉的审美活动,进而深刻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高中新课程教材文学作品比例大大增加,对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的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用"意境再现法"指导文学作品阅读,就不仅有必要而且行之有效。一、画面与镜头:意境再现法的含义凡好的文学作品都含有深沉的意蕴,具有优美的  相似文献   

14.
少儿图书的种类繁多,父母在为孩子挑选合适的读物时,应考虑下列因素。1 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幼儿阶段,孩子身心变化速度是最快的,随着年龄增长,孩子的阅读水平、兴趣等会有明显的差异。以文学性读物为例。0岁~3岁的孩子所阅读的文学作品被称为“认识周围世界的文学”,此时孩子生活经验少,文学作品主要帮助他们认识周围世界,在内容上以认识周围事实为主,想像成分较少,文学体裁也比较有限,只有儿歌、童话两种。而三至六七岁阶段的儿童知识经验大大丰富,想像力迅速发展,适合这一阶段的文学作品被称为“想像驰骋的文学”,童话成为主要文学样式。…  相似文献   

15.
周益民 《江西教育》2014,(10):12-14
(一) 我以为,文学阅读是小学阶段儿童阅读课程的核心内容。 阅读课程的领域多维而丰富,就作品言,既有文学也有文章。但是,任何领域针对特定人群,都有轻重主次的层级之分。就儿童言,文学作品居于阅读圈的核心层。  相似文献   

16.
林璇 《天津教育》2023,(9):152-154
<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不同体裁的优秀文学作品,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并尝试文学写作,撰写文学评论,借以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由此可知,语文课堂在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中要实施审美教育,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审美教育被严重忽视,导致语文教学实质上的审美教育匮乏。  相似文献   

17.
余红 《时代教育》2007,(7Z):117-117
幼儿的健康成长.不是靠说教。更多的是靠熏陶。幼儿文学对孩子心灵潜移默化的影响,对智能的开发与启迪,意义深远,因此。探索和研究幼儿文学启蒙教育十分重要。《纲要》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欣赏文学作品是幼儿语言教育的目标之一,幼儿园文学教育活动应该怎样进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在高中阶段英语教学应侧重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并使他们获得一定的自学能力,为继续学习和使用英语切实打好基础”,同时也强调了“阅读是理解和吸收书面信息的手段”,即为获取信息而阅读。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不能把课文当做一篇语法材料来讲解,而是要教会学生阅读课文的方法和技巧,以取得阅读的实效性。 一、课文阅读对阅读能力的培 养起着指导作用   美国心理学家 Frank Smith指出:“阅读不是一种消极的活动,读者要想获得知识,必须做出积极的贡献。”这里所说的“积极的…  相似文献   

19.
<正>一、审美创造:“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价值取向“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整体感知、联想想象,感受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欣赏和评价语言文字作品,提高审美品位;观察、感受自然与社会,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思考,尝试创作文学作品”。一方面注重“文学阅读”,提升审美力,另一方面在实践中实现“创意表达”。  相似文献   

20.
文学以语言为媒介塑造形象。作者怎么把一行行的文字变成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呢?这就需要想象。想象绝不能不根据经验.神鬼和天堂地狱虽然都是想象的.可也是根据人和现世想象出来的……”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会以作品中的语言描绘作指南,在自己的头脑中引起与之相应的形象.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水平、兴趣爱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