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小学语文教材有很多套,虽然教材选用的文本各有不同,但是一些经典的文本还是会被不同版本的教材选用,而且往往是在不同的学段。如叶圣陶先生的游记散文《记金华的双龙洞》,人教社小学语文教材编入四年级下册第3课,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编入六年级下册第4课。不同文本相继选入小学语文课本,但却被安排在不同的学段、年级。这时我们能用同样的教学设计去给四年级和六年级的不同学段的学  相似文献   

2.
中小学语文教材有很多套,虽然教材选用的文本各有不同,但是一些经典的文本还是会被不同版本的教材选用,而且往往是在不同的学段。如叶圣陶先生的游记散文《记金华的双龙洞》,人教社小学语文教材编入四年级下册第3课,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编入六年级下册第4课。不同文本相继选入小学语文课本,但却被安排在不同的学段、年级。这时我们能用同样的教学设计去给四年级和六年级的不同学段的学生教学吗?我们又该如何定位文本的教学价值呢?本文将以《记金华的双龙洞》为例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第九册《落花生》一文,才五、六百字,是名家名篇,深受师生喜爱。过去,它多次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现在把它放在小学五年级教材中,学生消化得了吗? 根据统编教材大纲要求,四、五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读写能力上。从这个总基点出发,我紧紧围绕这样三点安排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4.
《岳阳楼记》是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的作品,被选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教材为“此乐何极”之“何极”作的注释是:哪有穷尽。本人认为,如此注释“何极”不妥,理由有四。  相似文献   

5.
曾在香港大学任教的现代著名作家许地山,其作品《落花生》叙事简洁,意味深远,富有哲理。该文同时被香港朗文教育出版社《中国语文》(中一第一册,以下简称朗文版)和人民教育出版社课标实验教材《语文》(五年级上册,以下简称人教版)选入。同样的选文,编排设计却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6.
《穷人》出自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之手,因其作品真情感人,且又具有环境描写、人物心理描写等精彩语段,常常被选入小学语文教材。现在人教版将其选入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比原先的浙教版教材将近提前了一年,尽管在不同的单元里都安排在第一篇课文,但是却赋予不同的主题和内涵。对于今  相似文献   

7.
詹丹 《语文学习》2020,(1):59-62
统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寓言四则》,除了选入外国的两则伊索寓言外,还选了中国古代《列子》中的《杞人忧天》和《吕氏春秋》中的《穿井得一人》两则寓言。《杞人忧天》的故事已是成语,为世人所熟知,而《伊索寓言》的两则,又是传统教材中的保留篇目,如1987年版的人教社初中《语文》课本和1993年版的九年义务制《语文》课本[1],都选了这两则寓言,只有《穿井得一人》是统编教材新选入的。  相似文献   

8.
《我的老师》与《再塑生命》是先后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两篇文章,题目虽然不同,节选的却都是美国著名作家海伦·凯勒自传中的同一内容。《我的老师》选自《中华少儿阅读全书(中学卷)》(香港文化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2001年初被选入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一册》,编者对原文有所改动。《再塑生命》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华文出版社2002年版),2002年底被选入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由于版本不同,译者不同,编者立意不同,致使两篇文章存在许多差异。然而,两者之间存在的差…  相似文献   

9.
季楚潇 《教师》2019,(17):27-28
程宏明先生创作的经典儿歌——《雪地里的小画家》被编选入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中,其以独特的语言形式、诗意的艺术表达展现了儿歌创作的魅力。与此同时,程宏明先生巧妙的思想性和有趣的艺术形象也使其颇具教学价值,成了小学语文教材中经久不衰的经典课文之一。  相似文献   

10.
郑振铎先生的《猫》(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第6单元)选入教材已经好几年,但是因为编排在教科书的最后一个单元,每一次都是匆匆而过,没能真正地走进教材,走近那3只小猫。去年赶上"农村教师进名校"活动,作为市级骨干教师,我被选派展示一节观摩课。  相似文献   

11.
《诗经》作为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对我国诗歌的发展起到了开源的作用,以其经典、文质兼美的特性被列为我国基础教育的必读书目。在2017年教育部统一编写的语文教材中,《诗经·蒹葭》被选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本文将从《诗经·蒹葭》的含蓄文辞、哀婉曲调、朦胧意境、真挚感情等角度出发,去探寻隐含在其中的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2.
(林海音是现代著名作家,原名林含英,小名小英子。她以当年北平生活为题材的作品《城南旧事》被拍成电影后曾风靡海内外,产生过很大影响。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七年级下册选入的《爸爸的花落了》一文就是《城南旧事》的片断。董桥是香港著名的编  相似文献   

13.
《初中生》2009,(8)
阅读导航 刘心武,笔名刘浏、赵壮汉等.曹任中学教师、出版编辑、<人民文学>主编,他对生话惑受敏锐,创作了不少县有社会思考特点的小说.其散文<错过>被选入"苏教版"八午级语文教材;<白桦林的低语>被选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六年级语文教材.  相似文献   

14.
鲁迅的《藤野先生》被选入沿海版初中八年级下册教材,位列第2页至第11页。  相似文献   

15.
新闻一束     
<正>作家叶开自编语文教材对抗语文教育作家叶开日前亲自编写了一本语文教材——《这才是中国最好的语文书》,其内容和所传递的观念与现行的语文教材大大不同,而这本语文教材在推出后,出人意料地获得好评,首印的两万册两三天内销售一空。在女儿乔乔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他写下了《对抗语文》一书,随着女儿学习的继续,叶开越来越发现现行的语文教材让他难以接受。"小学语文教材质量最差,极少数名家名作惨遭删节、篡改,不入流作家的作品很可疑地被大量选入教材。"叶开说,于是,他决定自己编一套语文书。如今,面世的两册语文书,第一册(综合分册)分  相似文献   

16.
我《觅渡》     
1982年我在《光明日报》发表散文《晋祠》,当年被选入中学教材,并应教学需要写了一篇《我写晋祠》。16年后,1998年又有一篇散文《觅渡,觅渡,渡何处》被选入中学教材。许多语文刊物希望能再写一篇文章,谈谈《觅渡》的写作,以作教学参考。这篇文章和《晋祠...  相似文献   

17.
正笔者了解到,语文新版教材小学一、二年级和初中一、二年级目前已经通过教育部验收。而此次语文出版社最新修订的小学语文教材,被曝出现较大而有趣的变化,被相关修订者称之为"是脱胎换骨的"。比如:一年级语文第一页是导学部分,《我爱学语文》取代了原来的《我爱上学》;二年级上学期第二课,歌曲《天路》以诗歌的形式入选教材;三年级的延伸阅读中居然收录了台湾歌手周杰伦的歌曲《蜗牛》。正如之前的"鲁迅文章大撤退""莫言文  相似文献   

18.
《小壁虎借尾巴》原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课文,在选入统编教材以后,部分地方稍微做了改动。教师就不同版本的教材进行比较,对比教材的删改,对比课后练习,可以为语文课堂教学找到正确的方向,使课堂教学的"语文味"更浓。  相似文献   

19.
《木兰诗》是中国古代乐府民歌的瑰宝,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木兰诗》最早于1905年被选入初等小学教材《最新国文教科书》第九册,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此后,《木兰诗》一直被频繁地选入国文教科书。"教学点就是教师根据自己对文本理解预设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聚合物。这种聚合物既是教学目标的物化形态,又是学习流程的集中体现。"(魏本亚:《语文教学点:课堂教学的基础》,《语文建设》,2016年第5期。)本文试图通过梳理《木兰诗》从最早进入语文教材到现今.  相似文献   

20.
《三袋麦子》是实验教材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童话。就这篇童话选入教材的成功性来说,具体体现在这篇童话内容本身、它背后所蕴含的价值观以及它留有的思考空间和想象空间上。笔者就此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