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淝水之战——前秦溃败原因之检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元383年淝水之战以前秦的失败而告终,这历来被认为是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但是,战争中力量占优势的前秦一方为什么会失败,人们的看法则很不一致。最近史学界围绕淝水之战的性质展开讨论,有同志又将它与战争的性质联系在一起,更增加了问题的复杂性。本文拟对有关论点作一初步检讨。不当之处,尚祈得到指正。一在淝水之战性质问题的讨论中,有的同志主张,前秦的失败,“最根本的原因是他进行的战争是不正义的,遭到了汉族以及各少数民族广大人民的反对和反抗”。他们论证说:  相似文献   

2.
秦晋淝水之战是中国古代史上的一次著名战役。这次战争的性质是南北两个封建割据政权之间的一场征服与反征服的战争,既不是兼并统一战争,更不是民族侵略,对前秦和东晋双方来说,都谈不上什么正义性。在这次战役中,前秦所以败,主要是由其内部不稳定、苻坚“愎谏违谋”、用人不别贤愚、骄傲轻敌,以导致战略战术上的一系列错误所致。而东晋在谢安的周密部署与指挥下,采取灵活的战术,以逸待劳,在双方遭遇兵力基本相当的情况下,一一举大败秦军,保存了割据东南一隅的东晋政权。  相似文献   

3.
公元383年,暂时统一了中国北方和四川地区的氐族人苻坚统治的前秦政权,出动号称的百万大军,进攻偏居江南的东晋。东晋朝野团结一致,以八万精兵在淮南的淝水击溃了前秦的军队,前秦政权不久也就败亡了。这就是历史上闻名中外的淝水之战。如何评价淝水之战的性质,当前史学界主要有两种新的意见:其一,认为“前秦对东晋的战争,不是以氐族对汉族进行‘种族奴役’为目的的民族侵略战争。……乃是南北封建统治集团之间的一场兼并统一的战争。”①其二,认为“前秦方面是统一中国的正义的战争,而东晋方面是保卫土族地主腐朽统治的不义战争”,因为“前秦的统治到苻坚时,已经完全封建化,完全是一个封建政权。”而东晋的“士族制度已发展到了糜烂的程度,”统治者“关心的不是如何治理国家,发展生产,而是如何抢掠、瓜分这一角落里的土地和财富。”②笔者认为这两种意见都值得商榷,现论述如次。  相似文献   

4.
公元三八三年的秦晋淝水之战,是一次国内少数民族贵族政权进攻汉族地主政权的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发生过巨大的影响。关于这次战争的性质和前秦失败的原因,史学界有不同的看法,我想就这个问题谈一点肤浅的意见。前秦于公元三五一年建国后,经过二十余年的努力,于公元三七○年灭掉前燕、三七六年灭掉代和前凉,从而统一了黄河流域和长江上游,地兼今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四川、云贵以及东北之一部,建立了一个北方统一的大帝国。此时在中国的版图内,唯一与前秦对抗的,只有偏处东南一隅的汉族地主政权东晋了。公元三八三年,前秦皇帝苻坚亲率百万大军大举攻晋,东晋仅以八万军队来抵抗。前秦在兵力、资仗等方面都处于绝对优势,本来是比较容易取胜的。苻坚也很自负的说。“今有众百万,资  相似文献   

5.
《商洛学院学报》2019,(5):51-56
西晋灭吴之战与东晋淝水之战是我国古代军事史上发生的两次著名的"南北战争"。虽然后者以前者为蓝本,但两次战争所产生的结果却是一成一败。从军事角度比较两次战争战略缓冲地带之争夺,体现江淮地区这一特殊的地理形势对东吴政权的重要性;基于两次战争双方人口因素、军队数量和军队战斗力的分析,发现军事力量的强弱对战争主动权的控制;对比对交战双方战略战术与战略方针,凸显出军事决策对战争胜败的重要影响;比较研究这两次战争成败之因素,能够为我国古代军事史研究提供新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对淝水之战性质的认定,不能以前秦与东晋两个政权的社会生产力 发展水平来确定,不能说相对落后的前秦发动的是一场民族侵略战争。从当时各少数民族 来看,他们都以“中华一体”出发,否认了“内中华外夷狄”的大汉族主义观点,认为自己 也有权力统治中原,这正表现出他们的民族自觉意识已经大大提高,是历史的进步,而不是 历史的退步。从当时的统一来分析,东晋并没有能力统一全国,而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则力图 统一中华。因此,从民族自觉意识着眼分析,前秦发动的淝水之战是一场统一全国的战争。  相似文献   

7.
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是公元三八三年东晋与前泰在今安徽寿县一带进行的一次大战,是我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  相似文献   

8.
滑铁卢之战是十九世纪欧洲最激烈的一次战役。它不但决定了拿破仑的命运,而且决定了法国乃至欧洲的命运。拿破仑这位军事上的大师和巨匠,素以辉煌的战绩著称于世,可是在他一生中最后的一场战争中却大败云输,一蹶不振,由此彻底结束了他的军事生涯。这就不能不引起人们对带有神奇色彩的滑铁卢之战的特别关注。本文试图对滑铁卢之战的性质及其失败原因作一些探索,以求教于大方之家。一研究战争的胜负原因,不能离开战争的性质,因为战争的性质,往往决定着战争的  相似文献   

9.
淝水之战以后随着苻坚的失败,前秦政权就土崩瓦解了,苻坚也于公元385年7月被姚苌缢死于新平佛寺。苻坚在十六国统治者中是比较好的,他实行了比较平等的民族政策及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他重视文化教育事业,以提高各族人民的文化素质。那么为什么一次战役的失败就会导致整个政权的崩溃呢?  相似文献   

10.
淝水之战     
《红领巾》2009,(4)
  相似文献   

11.
建国以来学界对淝水之战及其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在此基础上,近二十年来学界对淝水之战中的兵力问题、胜负原因、性质和影响及相关历史人物、事件等重要论题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新成果,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公元383年,东晋以7万之军在淝水大败苻秦100多万军队,在中国军事史上树立了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并对当时的政治,军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淝水之战中东晋以少胜多的原因也受到了军事家、史学家的普遍关注。长期以来,史学界从政治、军事、民族等方面对这个问题作了许多有益的探讨。但对其中的宗教因素似乎重视不够。本文就此试作浅析,以请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3.
萨尔浒之战     
十七世纪初期的萨尔浒之战,是明清兴亡史上一次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争。本文拟就以下三方面对这次战争加以考察。一战争的性质和历史背景萨尔浒之战,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长河中一个重大的波浪。它以明朝攻围后金,后金自卫反击的形式反映出来。从这次战争的性质和历史背景上看,既表现了民族矛盾的特点,又表提了阶级矛盾的深刻本质。  相似文献   

14.
怛逻斯之战是唐朝天宝年间发生于唐朝与大食的一场大战,史学界对于战争爆发的讨论集中在偶然性和必然性上,众说纷纭。在研究这场战争时,只有将战争还原到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中考察,才能理解和把握这场战争的性质。  相似文献   

15.
论辽金之战     
辽金战争,是女真阿骨打奴隶主集团强加给辽的兼并战争。要弄清这次战争的原因和性质,对女真社会的状况、政权的性质以及阿骨打集团的阶级属性等根本问题,需作分析;其次,辽、金人、南宋人以及元末人留下来的史料,相当杂乱,需要重新考虑;最后,金朝是怎样打赢这场战争的?也需作一些对比。这就是本文将要讨论的几个问题。女真诸部,特别是辽朝北部的“界外生女真”部,长期以来,不仅无所统属,社会生产、经济文化生活都比较落后,人口也是稀少的,“小者千户,大者数千户”而已(《三朝北盟会编·政宣上帙·3》,以下简称《会编》)。但自公元1114年(辽天祚帝天庆四年,  相似文献   

16.
公元三八三年爆发的秦晋淝水之战,到今年已经是一千六百周年了。长期以来,它都被当作以少胜多的光辉战例之~,在我国古代战争史册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最近几年,随着史学领域学术空气的活跃,关于这场战争的双方兵力对比,也有发前人之所未发的新说出现。考虑到淝水之战的双方兵力问题在中国古代史的教学与研究中经常要遇到,而目前则无论是传统之说还是新说,都有值得探讨的地方,因此就这一问题谈些初步的意见,以期引起大家的注意。  相似文献   

17.
《左传》是最擅长写战争的,尤其是写复杂的战争。它写战争都能写出战争的性质和它的主要原因。高中第五册《殽之战》虽然内容错综复杂,故事头绪纷繁,但是作者从战前到战  相似文献   

18.
淝水之战秦军人数小考邓沛关于淝水之战中前秦军队的总数,现代人编纂的一些史书中认为是87万。如朱绍侯主编高等院校文科教材《中国古代史》中册第50-51页记载:“383年(太元八年)七月,符坚下诏大举伐晋,在全国征兵,选二十岁以下的富家子弟三万人组成骑兵...  相似文献   

19.
谢安是东晋著名的政治家,他鞠躬尽瘁,效忠晋室,以一身系朝廷安危;他运筹擘画,以少胜多,在淝水之战中大败苻坚,丰功伟绩,垂誉千古。对于谢安的研究,已有不少专著、论文问世,这里仅就谢安出仕与淝水之战的评价问题,谈点粗浅的意见,以就正于方家。一、谢安的出仕问题谢安在出仕前,曾有相当长一段时间寓居会稽,与王羲之、许■、支遁往来,“出则渔弋山水,入则言咏属文,无处世意。”①刺史庾冰迫他出仕,谢安只赴任月余,便桂冠而去。在这之后的六七年间,有司屡次征召,均不赴,“虽弹奏相属,继以禁锢,而晏然不屑也。”②谢安为何宁愿与烟波钓徒为伍,…  相似文献   

20.
《河西学院学报》2016,(4):40-43
公元383年爆发的淝水之战是前秦发动的旨在灭亡东晋的一场南北间战争,结果前秦大败,北部中国重新陷入混乱状态。在这一形势下,被前秦统一的凉州地区内部诸族势力得以发展,导致诸凉政权的并立局面,并深刻影响了凉州政局的变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