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人口文化素质,是指一定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人口的文化教育程度,文化生活素质和科学技术水平的综合.它是由社会的文化、教育、科技事业的发展状况决定的.其中,起关键作用的还是一个地区的教育水平.教育的发展水平,可以反映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自建国以来,山西教育事业发展迅速,1982年与1964年相比,总人口增长了40.4%,有文化人口占总人口数由1964年的41.77%上升到1982年的68.74%,而文盲和半文盲由1964年的33.85%下降到1982年的18.06%.但是,应当看到目前小学文化程度人口和文盲半文盲人口仍然占总人口  相似文献   

2.
1987年我国进行了1%人口抽样调查。手工汇总的数据表明,我省文盲、半文盲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5.3%,较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时的17.8%,下降了2.5个百分点。这说明我省人口文化水平正在逐步提高。但是近年来又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适龄儿童、少年不上学和中途辍学的人数越来越多,这是普及教育中一个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我区自1979年恢复扫盲工作以来,共组织文盲半文盲参加学习达81万多人次,累计扫除青壮年文盲271612人。据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区15至40周岁人口中文盲率由1982年的40.52%下降到1990年的15.48%(目前已下降到13.76%),7个县市有6个县市经过省级验收合格,成为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单位,2个县受  相似文献   

4.
一、要充分认识我省扫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省是一个有8700多万人口的农业大省,多年来,在各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开展了大规模的群众性扫盲运动。扫盲工作自1979年恢复到1990年,我省共扫除文盲348.5万人,全省总人口的文盲率已降到16.15%。其中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到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八年间总人口中的文盲率下降了10.13个百分点,是同期全国文盲率下降最快的两个省份之一。在1990年的国际扫盲年里,我省西平县荣获联合  相似文献   

5.
一、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总体考察对于我省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总体考察从历史发展和横向比较两个方面进行。让我们首先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建国以前,全省有80%的人是文盲,全省儿童的入学率一般在20%左右。1949年,全省人口1314万,每万人中有大学生1.92人,中等专业学校学生6.05人,普通中学生24.41人,小学生344.88人。(资料来源:《江西省情汇要》编辑委员会编:《江西省情汇要》 (1949-1983),江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普遍低下。建国卅余年来,尽管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同经济建设一样有过几度失误(特别是十年文  相似文献   

6.
人口的文化程度是反映一个国家、地区人口质量的主要指标。随着扫盲工作和各项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人口文化程度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主要利用我国笫二次、第三次、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及1987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对我国人口的文化程度作一些初步的探讨。一、文盲、半文盲人口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7.
安徽,人口5600万,而其中15岁及15岁以上的文盲、半文盲竟达1370万人,是全国五个文盲大省之一。扫盲,对安徽来说,任务十分艰巨。几年来,安徽的扫盲工作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努力下,取得显著成绩,14年来共扫除文盲325万,15—40岁青壮年文盲率由1982年的35.8%下降  相似文献   

8.
<正> 一、继续加强扫盲工作扫除文盲仍是20世纪末对成人教育提出的一项重大而急迫的任务。据统计,1985年世界上约有85700万人,几乎占世界成人总数的四分之一。虽然经过了30年世界性的扫盲运动,世界文盲的百分比有所下降,但由于世界人口的增长,文盲人数仍在不断增加,如此下去,预计到本世纪末将增至91200万人。据资料表明,世界文盲的98%集中在亚、非、拉和加勒比地区等一些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在亚洲15岁以上的文盲,竟占世界文盲总数的四分之三,达6亿人之多。然而既使在工业发达国家,文盲人数也是很惊人的。联邦德国教师协会主席伯  相似文献   

9.
一、我省文盲半文盲人口的现状 根据我省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1990年我省的总人口为32882403人,6岁及6岁以上的人口为28319382人。其中6岁及6岁以上人口中具有小学及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21863562人,它占全省总人口的66.49%,占6岁及6岁以上人口的77.20%。这些数字表明:在全省总人口中,三分之一的人未达到小学文化程度;在6岁及6岁以上的应受教育人口中,五分之一的人未能完成或根本没有接受小学教育。  相似文献   

10.
我国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年,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人均受教育水平在9个发展中人口大国中居于前列。这完全依赖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服务于8亿农民的农村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为我国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作出了积极贡献。我国2000年底基本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两基”目标。2002年,“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91%,初中入学率达到90%,农村(含县镇)初中在校学生达到5566万人,比2000年增加了347万人。据了解,目前我国青壮年文盲已由1990年的6200万人下降到21…  相似文献   

11.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确定了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总目标,提出在2000年全国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而贵州省目前是全国高盲区之一,贵州自1980年开展扫盲工作以来,共扫除青壮年文盲二百多万人,现在还有剩余文盲一百多万人。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15周岁以上人口中文盲、半文盲占全省总人口的24.27%,全省1949年10月1日后出生年满15周岁以上的文盲、半文盲有13%,要在2000年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我省的扫盲任务还十分艰巨。本人长期从事扫盲工作,我认为贵州省的扫盲工作,现在也好、将来也好,必须解决好三个关系:即领导与扫盲的责任关系;教育部门与扫盲工作的关系;有关部门与扫盲工作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贯彻执行,在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指引下,我省的成人教育和各项教育事业一样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一、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历史任务如期完成从1978年到1987年,全省共扫除青壮年文盲近60万人,使全省文盲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由建国初期...  相似文献   

13.
一、“整治”与发展的辩证关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广东高等教育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1987年普通高校在校学生达9.3万人,比1982年增长了111%,每万人口拥有在校大学生比1982年增加了7.2人,增长一倍多;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办学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创办了一批地方投资院校;各类成人高等学校在校学生已达11万人,比1982年增长了两倍多;外语、经济、管理、法  相似文献   

14.
一、西部教育整体发展水平低据1998年《中国统计年鉴》的资料显示,全国总人口中15岁及以上人口中文盲、半文盲比例为16.36%,西部地区除广西15.12%,其余省(区)均高出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最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农业大国,文盲和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和教育的重点在农村。全国农村劳动力人口467亿,其中文盲和半文盲占225%,小学水平占451%,初中占2815%,高中仅为445%,农村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低,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中国农业进步发...  相似文献   

16.
一、香港教育事业的发展 战后,随着香港人口的膨胀和现代化工商业的发展,香港学校的数目和学生人数大幅度增加。战后初年,在校学生人数只有十万人左右,到五十年代上升到几十万人,到七十年代超过一百万,到一九八一年已达到—百四十多万。学生人数的增长率比人口的增长率大。三十多年来,香港人口增长了六至七倍,但学生人数增长了十倍以上。今天香港实现了小学六年,初中三年共九年的免费教育,使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普遍得到提高,是亚洲地区文化水准较高地区之一。 在二十多年前,文盲还可以到工厂做工,当香港的警察只要小学毕业就可以了。现在到工厂做工,很多都要有初中的文化水平,当警察要有初中毕业以上的学历。香港的工业从过去的劳动力密集型过渡到今天的技术密集型。所以,培养具有文化科学知识的劳动力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国家教委颁布的《幼儿园管理条例》和《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自1990年开始实施,迄今已有五年多了。五年来,我们从本省的实际出发,认真贯彻实施这两个幼教法规,有力地推动幼教事业健康稳步地发展。与1990年相比,我省幼儿在园人数由75万增加到99.5万,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由43%提高到53%;幼儿园教师人数由3.5万增加到4.3万。学历合格率和专业合格率分别由44.4%和30%提高到61.7%和51.3%。全省农村基本普及了学前一年教育,城市和  相似文献   

18.
保山地区统计处一九八七年对260户农民调查结果表明,文化水平高低与收入水平高低有直接联系:文盲或半文盲户人均年纯收入439元;小学程度户人均年纯收入为451元,比文盲或半文盲户多12元;初中文化程度户人均年纯收入1057元,比小学程度户多606元;高中文化程度户人均年纯收入1964元,比初中文化程度户多907元。保山市有一户人口3人,其中初中文化程度的2人,1987  相似文献   

19.
人口文化素质是人口素质的重要体现,文化素质是国际上常用来度量人口素质的一个重要指标。人口文化素质是人的智力水平、知识水平以及用科学的方法判断和处理问题的能力,通常用人口受教育程度来表征,主要指标有:人口的教育程度构成、在校大学生占总人口的比重、中小学入学率、文盲半文盲率、平均受教育年限、科技人员占总人口的比重等。  相似文献   

20.
农民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农村达小康16条量化标准中的第八条规定:“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年。”可见,根据小康村建设目标,农村劳动者必须受完8年的教育,即必须扫除文盲半文盲,继续进行文化学习,达到初中的程度,应该说这是农民教育目前要达到的目的。据了解,现在的农民群体中文盲半文盲人数的确是比例很低,但仍有文盲半文盲,为了要达到小康目标要求,要抓紧对这些农民进行扫盲教育。有些同志认为,农民教育的目的就是扫除文盲,如果只是停留在扫除文盲的低层次上,就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显然这样的认识同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