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新闻摄影的现状如何? 社会主义中国的新闻摄影是有很大发展的。由于摄影器材的更新、摄影技术的提高,新闻照片的摄印质量也进一步提高,新的拍摄方法在不断探索;制版新技术和胶印设备在省市级以上的大报普遍采用,新闻照片印得清晰多了,得到了读者的赞扬。我们应当充分看到这些成绩和变化。但为了中国新闻摄影事业的发展,我以为更应当注意存在的问题: 出现在报上的,仍然有大量非新闻的“新闻照片”,谈不上时间性和时效性;  相似文献   

2.
以鲜明的新闻性赢得读者如果“新闻照片”无“新闻”,那就不能称其为新闻照片了。这就是说 ,新闻摄影的新闻属性 ,规定了新闻照片必须具有鲜明的新闻性 ,这也是新闻摄影的自身规律和最基本的特性。那么 ,怎样才能做到新闻摄影具有鲜明的新闻性呢 ?核心问题是要突出“新”。这个“新”有两层含义 ,一是要拍摄现实生活中正在发生、发展着的事实 ,在采访、编发上体现“快” ;二是指新发生的事要具有新闻价值 ,新闻事件本身能被社会所关注。为了更好地解决“新闻照片无新闻”、增强新闻性的问题 ,我们沧州晚报在讨论落实报社党委“贴近群众 ,贴…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在新闻摄影和艺术摄影的分类和关系上,许多问题一直扯不清。在摄影实践中,也存在着按新闻摄影的标准去要求艺术摄影,或按艺术摄影的要求去对待新闻摄影的问题。一幅优秀的新闻照片是不是一幅艺术摄影作品?对于这个关系着两种摄影分类的核心问题,至今看法不一。我认为,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对新闻摄影的双重性认识不足或没有认识。新闻照片是具有双重性的。即:优秀的新闻照片,是既具有新闻性又具有艺术性的照片;是艺术性强的新闻照片。对优秀的新闻照片来说,它的新闻性是第一性的,艺术性是第二性的。  相似文献   

4.
一幅新闻照片,不能没有主体,失去主体,便失去照片存在的意义。新闻照片的主体是摄影记者和读者共同关注的。记者通过照片上的主体传播新闻信息,读者则通过主体了解新闻信息。那么,如如在新闻摄影中出主体呢?根据笔者的新闻摄影实践和教学体会,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北京日报在新闻摄影报道上有不少改观,摄影记者拍摄了一批新闻性强、有特色的新闻照片,一些摄影作品在北京市和全国获奖;编辑在新闻照片的版面安排上冲破了一些旧框框,用通栏大照片作头条。甚至在一版出画刊,在“全国报纸第一版运用新闻照片好版面评比”中获一等奖;第十一届亚运会报道,进一步打破常规,编报以新闻照片为中心,出版彩色照片专刊,给人面目一新之感,版面编辑获“全国亚运会优秀新闻作品”特别奖。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北京日报编委会领导,特别是总编辑刘虎山重视新闻摄影工作,不断挖掘新闻摄影潜力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6.
不久前结束的’99年度人民摄影报新闻摄影评选,与以往中国新闻摄影界举办的各种评选有很大的不同。除了“高起点、高难度、高追求”成为本届评选的最大特点外,一些未见诸报端或主流新闻媒体没有刊发过的新闻照片的获奖也成为一道风景。 相对大多数新闻摄影评选要求“参评照片必须见过报”这一规定来说,此次未见报作品的参评是一种大胆而有益的突破,但优秀新闻照片未见报多少令人有些遗憾。因为这些作品并不是拍得不好,而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其中有些编辑不大懂新闻照片,缺乏图片意识,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摄影照片见报通常是两种情…  相似文献   

7.
一、突发新闻在新闻摄影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外新闻照片给人们脑子里打下烙印,使人过目不忘的是哪类照片呢?是突发事件新闻照片。1988年《世界新闻摄影展览》在中国革命博物馆展出引起轰动,观众挤倒了展板,最吸引人的是那些突发事件新闻照片。如《浅沼遇刺》、《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在我国的新闻摄影史上也产生过一大批优秀的突发事件新闻照片。如《日军轰炸上海南站》、《洪水  相似文献   

8.
军事新闻摄影中的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摄影,它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使读如临现场。真实可信的新闻照片具有魅力,为众多的读接受、喜爱。在新闻图片的采编过程中,我认为新闻摄影必须讲究美学。那么,新闻摄影特别是军事新闻摄影中的美学有哪些基本要素呢?真实,是新闻摄影美的本质特征,理所当然也是军事新闻摄影美的本质特征。一切新闻报道手段中,惟有摄影报道是和被报道处在最直接的面对面的关系上。摄影离开被报道的客体、离开新闻发生的现场就无法获得形象。真实是新闻摄影的生命。摄影报道因虚假造成新闻失实。这个  相似文献   

9.
"形象价值"优先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闻摄影实践和理论研究中,"新闻价值"和"形象价值"历来被认为是新闻照片拍摄和评价的两大要素。长期以来,许多新闻摄影研究人员和实际工作者都认为在这两大要素中,新闻价值是首位的,因为新闻摄影是属于新闻范畴而不是属于艺术范畴;读者看新闻照片主要是看新闻。我曾经也是持这样的观点。作为一名新闻摄影教育工作者在近几年教学实践中,我曾多次让同学们分别在任何报纸和指定报纸上选择自己最喜欢的10幅新闻照片,在多次交流中发现有两点共性:一是同学们选择照片的  相似文献   

10.
今年6月,王建民军事摄影作品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展览厅里,悬挂着反映我军面貌的各种题材照片一百一十六幅,其中绝大多数是对越自卫还击前线的战地新闻照片。这些作品吸引了首都新闻摄影工作者和广大观众。一位女摄影工作者面对这些照片泪流不止,她说:“我看到了真正的战地新闻照片,发现了新闻摄影的魅力所在。”在留言簿上,几位大学生写道:“拍好‘最可爱的人’的人,也是最可爱的人。”来自云南边防的战士们写道:“军功奖章也有你一枚。”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世界著名传统相机和胶片厂商纷纷宣布缩减或准备放弃传统相机和胶片生产业务,越来越多记者使用数码相机拍摄新闻照片,新闻摄影进入数码时代。那么,在目前数码相机比较普及的情况下,传统相机及用胶片拍摄的新闻照片在新闻摄影工作及成果中还占多大比重?报社现有的传统相机以及过去用胶片拍摄的新闻照片如何保存和处理?为此,本刊记者对全国有代表性的23家报纸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2.
近两年,全国新闻摄影界的同行们都在寻求自我超越、自我否定、自我改造、自我强化,摆脱经验和“轻车熟路”的束缚,努力追求新的突破。兵团新闻摄影界的同志也不例外,纵览近两年兵团的新闻摄影,我认为起码有四点新突破。一、表现形式的突破新闻摄影的表现形式,是每个手持相机从事新闻摄影的同志所头痛的事,因为它受新闻真实性的约束,所表现的必须是特定环境、特定时间、特定条件下的真人真事,这就使表现形式往往处于尴尬的局面,拍出来的照片出现雷同化,单一化,概念化等问题。新闻摄影界的同志曾在这方面做过很大努力,如尽量运用线条,图案美来增强新闻照片的美感;采用仰角、俯角等多种角度避免视觉和画面上的雷同,摒弃新闻照片单一、平稳的格调,追求简洁、奇特和强烈的风格。这些追求无疑使新闻照片摆脱了一般化、俗套化、公式化,拓宽了新闻摄  相似文献   

13.
新春伊始,《新华社新闻影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开幕了。举办这样规模的新闻影展在新华社还是第一次,但它是成功的。那些既有新闻价值,又有艺术魅力的新闻照片,深深地吸引了各界观众。这次共展出110位新华社记者的214幅(组)作品,构成了色彩斑斓的画廊,表明我们国家在改革中前进,新华社的新闻摄影水平也在改革中提高,新闻摄影的内容正向生活的深度、广度开掘,表现手法和风格正向多样化求索。这个影展也显示了新华社有一支政治、业务素质相当好的新闻摄影队伍。他们在长期的采访实践中,拍摄出大量的内容和表现形式相统一的优秀新闻照片。看了这些照片,能激  相似文献   

14.
一般来说,对新闻照片的基本要求是迅速及时地以形象的画面反映新闻事实。那么新闻照片要不要有情趣?回答应当是肯定的。而对于这一点,有的同志认为情趣是艺术照片所要求,对新闻照片则不应苛求。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新闻照片的地位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读者希望能看到有情趣的照片。要求新闻摄影要具备一定的情趣,从实际情况看是可以办到的。因为摄影报道的各种题材内容都含有不同形式的情趣,如果摄影记者能用照相机抓取具有情趣的典型瞬间,报道的情趣显然就会加  相似文献   

15.
在军事摄影繁荣发展的大背景下,军事新闻摄影这些年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新闻照片更加贴近实际,贴近基层,贴近官兵生活,注重了新闻性和时效性,突出了突发、进行性和抓问题新闻,涌现出一大批新闻价值高、新闻时效快、反映基层连队实际、为广大官兵欢迎的优秀新闻照片。以(解放军报)为例,自1990年以来,继1991年抗洪救灾涌现出一大批新闻价值高、现场感强、生动感人的突发新闻照片后,近几年大家有口皆碑的优秀新闻照片有:(瞧:女老板当兵来》、《孤独的“迟到席”》、《轻生女海河获救记》、种看不中吃的“龙凤呈祥”落榜了》、(百…  相似文献   

16.
对新闻照片的要求,可以列出很多条,但归结起来,无非是把新闻的普遍性与新闻摄影的特殊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其在内容上具有新闻价值,在形式上具备真实、生动的可视形象。内容是决定性的因素,没有新闻价值的照片,无论形象怎样生动,也不是好的新闻照片。但形式也不容忽视,可视形象虚假做作,画面枯燥无味,内容再好,也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怎样才能拍出既有新闻价值,又有真实生动形象的新闻照片?这需要多方面的条件。我感到,认识新闻摄影的特殊性,严格按新闻摄影的特点办事,是其中重要的一条。  相似文献   

17.
陕西日报开辟“陕西重点工程掠影”和“风流人物”新闻摄影专栏以来,短短数月,竟引起了广大读者和新闻摄影工作者的普遍关注。让“重点工程”照片唱“主角”,这是“图文并重”、“文图互补”形式的一次尝试。它不仅对新闻摄影的改革和发展有推动作用,而且也提高了报纸的声望。7月10日,本刊编辑部邀请了一些摄影记者、图片编辑,就这两个专栏的长与短,以及怎样才能拍出真实生动的新闻照片,如何摆正新闻摄影的位置等问题进行了座谈。现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8.
编辑同志: 新闻照片有哪些基本要求,怎佯为报纸提供新闻照片? 陕西南郑县 陈宗强 陈宗强同志: 随着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现在有不少家庭有了照相机,许多通讯员也成为多面手,既写文字稿,又拍摄新闻照片和艺术照片,大大丰富了报纸的内容。 新闻摄影是摄影艺术中的一个品种,同时又是新闻战线上一支独具特色的轻骑兵。近些年来,随着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入,新闻宣传十分重视“图文并茂”,报纸一改过去“重文轻图”的倾向,呈现出多彩多姿的景象,这就为新闻照片提供了用武之地。 新闻摄影的基本要求主要有这几点:一是要有新闻性,要有新闻价值,这和文字新闻的要求是一致的。因此,应当按新闻价值去衡  相似文献   

19.
以形象纪实为特征的新闻摄影,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并服务于社会实践,接受社会实践的检验。在新闻报道中,要想发挥新闻摄影的独特功能,形象地反映新闻事实的特征与本质,更好地为祖国四化建设服务,不了解新闻形象的特性与功能、形象思维、形象与生活的关系,即使你面对的题材是重要的,内容是新颖的,仍难拍出成功的新闻照片来。一、新闻形象的特性与功能客观世界中的万事万物,都有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新闻形象亦如是。从事新闻摄  相似文献   

20.
改进新闻摄影宣传,一是提高认识,一是提高质量。先讲提高认识,新闻摄影确实有文字报道所起不到的独特的作用。好的新闻照片、直观、形象,意思一目了然,读者一看就懂,给人印象深刻。所以新闻宣传要重视新闻摄影,应该是一种起码的、基本的意识。把新闻摄影作为报纸宣传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来看待,这不仅总编辑应该明确,也是全体办报人员所应有的共识。要提高新闻摄影作品的质量。总的来说,要承认我国新闻摄影的水平还不高,使人喜爱、给人启迪、引入思考的新闻照片还不多,一般化的照片多,质量高的照片少。怎样才能称得上是好的新闻照片呢?我个人认为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一是导向正确,照片所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