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动自行车已成为人们重要的代步工具,但是,因为蓄电池一次充电的续航能力有限,电动自行车常常受到没电的困扰,因电机与轮子一体的设计形式,使得电动车人力驱动时费时费力,通过研究并形成电动车可分离传动电机,能够将电机与车轮分离,并根据需要接合,大大提高了人力驱动的便捷性。  相似文献   

2.
新型自行车     
由于科技发展,特别是几种新型电池的研制成功,一些环保、新奇的自行车现已投放市场。轻便电动自行车上海千鹤电动车有限公司生产的轻便电动自行车,车上安装的锂聚合物电池仅重1.9千克,充电一次可连续骑行35  相似文献   

3.
赵岩 《职业技术》2007,(7):27-28
在我国的很多城市,电动自行车数量越来越多普通百姓在享受电动自行车给生活带来诸多方便的同时,也开始为电动车发生的各种故障所烦恼。由于  相似文献   

4.
课题来源:绿色交通的不断发展,使得各式各样的电动自行车、踏板车、三轮车越来越多。电动车的动力源蓄电池是由多节电池组成的电池组。当蓄电池发生断路故障时,经常需要对电源具体断路部位进行判断。万用表虽能检测,但过于专业,不是每一个普通人都能掌握的。经过构思,我设计了这种便携式蓄电池组断路故障检测器。  相似文献   

5.
莫远忠 《考试周刊》2011,(70):202-203
电动自行车使用便捷,深受人们的喜爱,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本文聚焦了电动自行车中的物理问题,旨在联系实际,体现"学以致用、活学活用"的原则,使学生掌握其中的物理知识,学会科学地使用和保养电动自行车。既树立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又激发物理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提升科学素质。  相似文献   

6.
本节围绕物理知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思路,《新课程标准》要求物理课程的设置应贴近学生的生活,从学生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中探究并认识物理规律,让物理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体会物理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现场和网上调查,我了解到电动车蓄电池鼓胀爆炸发生的原因,于是萌发了发明一种安全可靠的电动自行车充电装置的设想。受到家中电水壶烧水沸腾时自动跳闸关断现象的启发,我想,能否在电动白行车充电器上也实施温感控制呢?这样不就从发热源头上解决充电时电池温度过高的问题了吗?  相似文献   

8.
一、调研目的电动车已成为大家日常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电池堪称其心脏,当前,南京市有60万辆电动自行车,每年大约有40万组铅酸蓄电池需要回收、处理、再生利用。如果管理不善,不仅浪费大量资源,还会对环境产生严重破坏。为此,我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对其进行调查并提出建设性意见,试图探索合理的解决措施和途径并引起人们对此类环境问题的广泛关注。二、调研方法问卷调查,对南京电动自行车专卖店、维修站进  相似文献   

9.
正"功和功率"的知识与生产生活联系比较紧密,这一知识的考查往往喜欢结合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从而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所以"功和功率"这一章的知识成为每年考查的重点内容。近几年对功和机械能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对做功的判断、计算功和机械效率的大小、计算功率等知识点,下面就以具体的例题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新房的装修程度越来越高.在新房装修中涉及很多物理知识,我对这些知识做一些梳理,同学们在学习中除了学习物理知识外,同时还应注重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  相似文献   

11.
新的课程理念提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丰富多采的生活情景是创设探究物理问题的基础,是获取物理知识之本,引发思维之源.教学实践表明,良好情景的创设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最终实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2.
电动自行车是人们生活中常用的交通工具,其充电器作为必备配件非常容易获得,目前家用电动自行车充电器大多是为36 V/12 AH铅酸蓄电池设计的,这种充电器的输出电压一般为46~48 V、最大工作电流为3A、工作频率为25~100 KHz,输出间歇不连续方波型脉动电流,且一般都设计时间极短的反向电流俗称负脉冲.电动自行车充电器具有输出频率高、额定工作电流大的特点,可以为进行某些实验提供特殊的电源,可以开发制作专业级充电器、简易充磁器等有用设备,还能开发空中取电实验、开放电路实验等许多非常有趣的探究实验,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物理实验,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理的概念和规律,下面介绍几个巧妙利用电动自行车充电器进行小制作、小实验.  相似文献   

13.
<正>在物理课程理念中讲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提倡教学要从生活中来,让物理教学尽可能和学生的生活相联系,取材于我们的生活,追求"物理教学生活化,学习生活化"。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很多物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有模型。然而,我所在的榆中县第三中学是一所偏远山区的学校,学生看到、接触到的东西比较少,为此,我在教学中将学生的一些生活经验与物理教学知识结合起来,从学生熟知的农村劳动过程和生活现象出发,  相似文献   

14.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之一:"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学习物理就得关心社会生活。因此近年来,各地物理中考试题更多地考查了联系社会生活中的物理知识,这方面的试题层出  相似文献   

15.
物理知识在现代生活、社会生产、科学技术中有广泛的应用.高考物理在考查能力方面,突出了理论联系实际,考查物理知识与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注重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日常生活中的交通车辆有自行车、摩托车、汽车、火车等.下面以交通车辆为例,说明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一、驱动力 例1 在平直公路上前进的自行车,则( )。  相似文献   

16.
<正>物理是与人类生产和生活最为密切的科学,物理知识从生活实际到高科技前沿,它的应用十分广泛。中学物理课程标准提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要求中学物理教学要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物理,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那么,在物理教学中,如何让学生  相似文献   

17.
产品设计以人为中心,产品功能需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电动自行车作为自行车的延伸用以满足人们的出行需要。尤其是生活在大城市,电动车更显得不可或缺,俨然成为中等家庭的代步工具。  相似文献   

18.
物理是研究物质结构和运动基本规律的学科。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存在于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物理新课程理念中讲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应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立足于学生的现有知识经验,在物理课堂中充分创设生活化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9.
眼下,如果我们漫步在城市、乡村的大街小巷,就会看到一辆辆造型别致的电动自行车川流而过。电动自行车正以其时尚的外形、节能环保的理念,逐步取代摩托车和自行车成为人们最常用的代步工具。可是你知道吗?一辆小小的电动自行车里面蕴藏的物理知识可多了,它与初中物理中的力学、光学、电学等方面都是密不可分的。下面我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  相似文献   

20.
<正>《物理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为了贯彻新课程的教育理念,课题组对"物理生活课堂"的教学模式经过反复研究,构建了"问题──探究──应用──创新"四个环节的大课堂教学模式,即有课内又有课外延伸。即"创设生活情境,发现物理问题──实施课堂探究,学习物理知识──回归生活训练,应用物理知识──实验制作发明,创新物理技术"。该模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生活中的物理问题,通过自主学习、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