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孩子的耳边从不缺乏音乐。这些音乐不一定来自学府,来自华堂,而像空气一样弥漫在大街、广场、餐厅等各种场所……这些音乐中,很多是嘈杂的庸俗之音。一个孩子的音乐口味一旦被败坏,就难以再使之纯正起来。经典音乐,是音乐花园中雅香醇浓的玫瑰。它对于提升孩子的审美情趣、文化品位、道德修养等具有深远意义。引领孩子们去闻其芬芳,品其高雅,  相似文献   

2.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素养”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一个基本理念。“认识中华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化智慧。关心当代化习惯,尊重多样化,吸取人类优秀化的营养。”“提高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也就成为语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美育具有丰富的内涵,它不仅是审美内容的教育,还在于人文品格的塑造.中学语文教学必须贯彻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认识中学语文教育中美育的内容,实施完成美育任务的途径,才能更好的发挥美育在教学中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要上得富有文化品位,教师的语言需要有文学的意蕴和美感,能让学生听之悦耳,品之有味,从中既吸收优美的语言,又受到人文雨露的滋润与审美情趣的培养.而诗句语言精美,蕴涵深邃,凝结着诗人的语言智慧,教师恰当地借用诗句来组织语言,常会使语言隽永精粹,魅力四溢,大大提升语言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5.
新教材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在语教科书的开篇说明中有这样的话:“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的思想感情和民族共同语的规范意识,提高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康人格。”这段话自然说得非常有理,尤其是“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康人格”充分体现了语教学的人本思想和人精神。  相似文献   

6.
鸡和猴.本是两个毫不相干的动物.而为什么却有“杀鸡给猴看”的典故呢?据说很久以前,人们根据“猴子惧怕血红”的天性.摸索出一个台服猴子的妙法。称为“杀鸡给猴看”。当精明的猴子窥视到流着鲜红血液的小鸡无论怎么哀鸣惨叫、垂死挣扎.终不能重获新生的悲惨场景时,为使自己免遭此“鸡运”。也只好乖乖听话了.情愿受主人的调遣。这也是猴子的“识时务为俊杰”之处.  相似文献   

7.
吴雅琦 《江西教育》2023,(15):44-45
古诗词是我国历史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在发展学生的审美情趣、人文素养、文化自信等方面起着关键性的引领作用,是提高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诗眼”出发,抓住作品的总体意境,领悟诗句蕴含的思想感情和深刻哲理,使学生真正领会古诗词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8.
西安铁路局成立于2005年,全局共管辖基层单位43个,大部分铁路职工生活、工作在偏远山区。职工文化生活单调枯燥,如何繁荣职工群众文化,着力打造"安全魂、和谐曲、发展韵",是我们局工会一直努力的方向。一、推动群众文化必须要有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9.
“韵”作为一个重要的艺术创作概念,受到历代文人的重视,在我国古代关学中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本文拟通过对“韵”理论的形成、“韵”所包含的音乐、人品、艺术三方面审美层次的界定以及“韵”衍生意义的阐述.揭示出这一中国古代文艺关学重要范畴的审美本质。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在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学史上,古诗文是五彩缤纷的文学殿堂里最耀眼的瑰宝,是灿烂的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小学教材选编的占诗,集思想美、语言美、艺术美、形式美于一体,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载体。有专家认为,少年时代是人格发育的关键时期,3岁至13岁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年龄段,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语文素养”的概念,由于它涵盖了“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良好个性、健全人格,思想观念”等内容。因而,要发展学生  相似文献   

12.
“韵”是中国古代美学体系中独特的审美范畴,“韵”作为审美范畴,从音乐、文学领域到人物品评再到艺术审美标准,其内涵伴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一直被拓宽。“韵”在书法审美范畴中代表了作品的内在精神、气质和风度,书法之“韵”有气韵、墨韵、神韵、情韵、格韵、体韵等,超越了笔墨和具象化的表达,赋予书法作品更加丰富的审美内涵。因此,对于“韵”范畴的探索仍然对当今书法审美范畴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3.
语文是一种交际工具,同时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不仅能够熏陶、感染学生的态度与情感,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情趣以及文化品位。所以,将审美教育渗透于语文教学中,对我国素质教育的提升非常有利。我国新语文教材中,很多被选入的文学作品,都具有文辞优美、情意浓厚以及构思缜密的特点,而且作品的语言也极具哲理性和情感性,蕴藏着很多美育因素。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提高文化品位。大纲在阅读上要求: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古代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文言文是其虽丰厚的载体。教学文言文可以引领学生徜徉于千古佳作的神奇美妙的境界,领略祖国文化的内涵,汲取营养,古为今用。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可是很多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对文言文越来越厌弃,认为它纯粹是由枯燥的文言词句堆砌而成的古董。虽然老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进述,学生却无动于衷,有的甚至神游天外。  相似文献   

16.
李阳海 《初中生》2007,(7):30-31
文言文阅读对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的培养,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都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王凌卿 《文教资料》2014,(15):29-30
成语具有语言凝练、音韵和谐的特点,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是汉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成语教学能够非常高效地在大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帮助达到教纲要求,让学生在词语积累、审美情趣、文化品位、思想水平等方面得到有效提升,从而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8.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和教育的不断革新,学生们的阅读能力的培养在语文的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只有采取相关措施使得学生们的审美情趣和欣赏品位得到提高,学生们才能很好地发挥他们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性,让他们的思维在阅读的过程中得到升华。下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历来谈谈具体操作过程。  相似文献   

19.
论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秀英 《吉林教育》2007,(10):17-17
人文素养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在言行中表现出的以人为本、对人无限关爱的思想倾向。教师的人文素养应当包括较高的文化品位、高雅的审美情趣、健康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20.
一、古诗文的教学价值 语文课要加强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这样就必须增加语文课的文化内涵,初中古诗文的教学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