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的习作水平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而习作能力的真正形成,离不开经常性的练笔活动。重点探讨在语文教材规定的习作训练次数以外,如何从课时安排、多元批改、展示激励等方面入手,尝试组织经常性的练笔活动,创新习作训练模式,探寻学生形成习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习作体验是习作活动中的一种独特体验和感悟,是学生习作的基础,也是学生习作过程中的能动元素。教师要基于学生当前的习作体验,提升学生的习作体验能力,把习作变成学生自觉自愿的行为:创设情境,激发想象体验;创新思维,呵护习作兴趣;读写结合,丰富习作实践;反思激励,深化心理体验。  相似文献   

3.
三年级的习作教学,让学生学会修改是一个教学难点。习作互评能有效突破这一难点。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了解习作互评的作用,明确习作互评的标准,掌握互评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习作修改能力,促进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习作教学是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通过习作教学,既能使学生形成初步的写作能力,又能发展学生听话、说话和阅读的能力,还能使他们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可以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而对于学生来说,习作水平的高低往往标志着其语文学习水平的高低.  相似文献   

5.
朱瑛  张立元 《云南教育》2005,(31):12-13
崔峦老师在《课程改革中的语文教学》一文中说:“从写话入手,降低难度,重在培养习作兴趣和自信心。作文就是写话,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学生由怕作文到爱作文,靠兴趣吸引,靠自信提供动力。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我们应当从低年级抓起。要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写话的兴趣。”  相似文献   

6.
我校开展的"小学生习作多元化评改实验研究",以作文评改能力梯级发展为序,形成了有利于促进学生习作能力发展的七种评改模式,突出培养了学生主体参与评改作文的能力,使学生在多层多边交往中挖掘潜能,达到了"自能改文"的目标。一、教师评改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对自己习作的评改在心理上仍依赖于教师,42%的学生认为"教师批阅后集体讲评"是最有效的批改方式。  相似文献   

7.
陈明海 《广西教育》2004,(7A):38-38
如何认识当前习作教学中存在的弊端,怎样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发挥学生习作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切实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和习作水平,应当是当前语文教改中的重要课题。我认为,敢于和善于突破已形成的习作误区,弘扬让学生在与生活实践互动中进行习作教学的思想,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不少学生一提到作文就头疼,畏惧作文,讨厌作文。由于对习作产生消极心理,习作言之无物、内容空洞、缺少真情实感的现象比比皆是。因此,帮助学生形成一种健康的习作心态,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一、减轻学生的压力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学生把教育看成是自己的需要而乐于接受时,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因此,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是学习语文的目的,认识到作文能力的高低影响自  相似文献   

9.
全息习作教学是一种基于全息教学理论,指向深度写作的习作教学模式。学生围绕真实情境的主题,采取探究式、挑战式、小组合作等方式进行单元习作,完成一系列习作任务,最终达到习作要素建构与素养形成。教师可以通过体验中重演、寻找全息元、建构言语个体范式等路径,引导学生全息习作,进而运用全息性评价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10.
习作是根据某一题材或要求,把心中合理的想象写出来。习作同时也是一种练习、一种训练,可以提高个人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小学的中间阶段,三年级时开设习作课正是学生学习写作的重要时段,这个初始阶段也是最让语文老师头疼的时期,做好引导和训练,增强学生的习作能力,有助于帮助学生练习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想象力。习作中的语言表达是否完整、合乎规范,叙述是否通顺、具体,影响其后续阶段的习作质量。由此可见,学生练习习作的初始阶段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时期。本文将从小学语文三年级习作训练存在的问题及如何有效训练习作的策略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的重要部分。习作是小学生理解表达能力的体现,是小学生阅读能力充分展示的平台,同时又是小学阶段的教学难点,大多数老师和学生心里感到畏惧。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即做人"。不要忽略思想教育的激励功能,不要小视思想滋润的内化作用,不要忽视正面教育的催化效应。教师在习作教学中,要教育学生:学作文,先学做人。教师要通过班级集体教育,点燃积极向上之火,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习作智慧之树要靠教师精心培育,习作之花才会灿烂盛开。  相似文献   

12.
在目前的习作教学中,存在着改得过细、统得过死,评价随意、方法单一,缺乏全面性和科学性的评价等问题,导致学生不会作文更不会修改,使很多学生失去了习作的兴趣。要改变这一现状,使学生能写会改,优化习作评价是一条有效的途径。一、评价的内容全面化1.对习作能力的评价。习作评价很重要的一点是对学生的习作能力进行全面评  相似文献   

13.
叶书亭 《考试周刊》2013,(63):59-59
文章从课程理念精神出发,注重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挖掘习作素材,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形成观察、想象能力,锤炼运用语言进行表达的技巧,从而发展习作素养等论述。  相似文献   

14.
作为统编教科书习作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习作单元将阅读和写作的要素有机融合,有着明确的习作能力目标,承担着提升学生习作能力的重要责任。基于写作与阅读之间存在着的紧密联系,学生习作能力的形成不仅有助于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对提升其语言表达素养同样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在习作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灵活调整各个部分的内容,充分借助各种关联点,进行有效整合和迁移运用,优化习作教学效果,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5.
习作教学是小学中年级的教学重点,亦是教学难点。怎样才能让学生在习作的初始阶段喜欢上习作,快速提高习作能力和水平,写出好文章呢?我采取了“看”“记”“评”习作教学策略,开展三项有针对性的习作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锻炼和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相似文献   

16.
徐荣保 《学周刊C版》2014,(11):187-187
学生能否在小学阶段,利用有限的知识积累,积极地用笔写出他们心中的一草一木、一哭一笑,将对他们进入下一个高年级学习阶段,起到基础作用.而起步萌芽阶段的习作训练,是培养儿童形象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良好途径.当然,完全没有方法,没有积累的习作,教师和学生都会吃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内外都要对学生进行有效性指导,为学生创造各种各样的途径,帮他们入门,提高他们习作的能力.这可不是一朝一夕能练就的,也不是几节课就能形成的.它的形成没有别的诀窍,靠的是长期的积累和运用.通过平时的实践,我积累了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7.
习作能力是学生重要的一种语文能力,是一种综合的表达能力。促进学生习作能力的发展,就是让学生更顺畅地表达,且表达的效果更佳。从笔者对学生的问卷调查来看,学生不仅喜爱教师富有激励性的评价语言,更愿意老师通过评语来指出习作中的不足,以此促进自己习作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的习作评语更应该凸显它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一个习作单元,围绕"写一件事情,把事情写清楚"这一习作要素展开,单元导语、精读课文、交流平台、习作例文、初试身手和单元习作六个版块相互衔接、有机整合,通过这样层层推进,最终形成习作成果,学生的叙事能力在这次习作单元的学习中逐步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9.
周志勇 《甘肃教育》2014,(20):44-44
正习作能力是一个由多种因素和多层次构成的能力,构成习作能力的基本因素有很多,教师在习作教学时,不能把习作能力的形成过程完全割裂开来,各自为战,相互间独立运行,而应依据各年级段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认知规律及教材的设置情况等统筹考虑。笔者将从以下几方面阐述具体的实施和渗透方法。一、一二年级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朗读及口语交际能力1.观察能力的培养实际上是贯穿于各个学科的,语文教学中观察能力的培养则要在观察方法和技巧上加以培养。教师要充分利用低年级语文教材中图文并茂的特点及  相似文献   

20.
写作文是一种能力,一个班级学生的作文水平直接决定了该班的语文成绩。而学生的习作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的,它需要经过长期的阅读与积累、训练与运用相结合才能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