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聂清华 《教育艺术》2003,(12):45-45
优秀的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其课堂语言一定是自然优美的,上课似朋友般交谈、游戏,身体语言也配合得天衣无缝,举首投足犹如有磁性,吸引着学生去思考,去创造。高度的语言修养是科学合理地利用课堂教学时间的重要保证。因此,作为音乐教师,应重视美的教学,创造美的氛围,用美的语言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用美的语言感染学生,使学生感受美、追求美,使课堂上的音乐美与语言美达到和谐与统一。  相似文献   

2.
从音乐的审美方面去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首先用教师的“美”,去启迪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其次用音乐的“美”去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要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除了音乐教师所具备的审美要素之外,还要善于挖掘音乐本身所蕴涵的“美”来唤起学生的音乐审美的注意。  相似文献   

3.
赵永霞 《教师》2014,(15):60-60
幼儿艺术领域的学习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明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发现和创造美。  相似文献   

4.
音乐教学要为学生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去玩、去实践!在玩中感受音乐,对音乐有所感悟,让学生乐学、爱学.音乐教学要为学生提供体验的空间,让学生去感知音乐的美、节奏的美、旋律的美,让他们沉浸在音乐的艺术殿堂里.  相似文献   

5.
正音乐教学的目的是挖掘和发展人自身潜在的音乐素质和能力,负有培养低年级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萌发幼儿初步感觉美,表现美的重要使命。在内容多样的音乐活动中,在唱一唱、跳一跳、玩一玩的过程中,让幼儿去体验音乐,去感知音乐,才能获得相应的音乐知识和技能,使他们有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本领,能唱、会跳、能欣赏、会创造,才能在音乐艺术活动中表现音乐,接受美的熏陶,萌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那么,在音乐活动中是如何去完成这一重要使命的呢?我认为,让幼儿置身在游戏中接受美育是重要的。我国早期教育家冯德全  相似文献   

6.
幼儿园音乐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启发幼儿初步感受美、表现美,在内容多样的音乐活动中.让幼儿去体验音乐、感知音乐,接受音乐美的熏陶。  相似文献   

7.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以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要求我们在音乐教学中一定要抓住音乐美这个珍贵的内核,除了要用美而丰富的音乐教学内容感染学生,用灵活有效的方法去激发学生,关键还要用音乐自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一些中小学音乐教师在实践新课程理念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反思的问题,比较典型的就是音乐课中音乐的自我迷失现象。中小学音乐教学中不能悖离了音乐本身,音乐课要有音乐,在教学中要真正体现以音乐连接学生与作者、与作品、与老师的对话,让师生共同去倾听感悟音乐,享受音乐。  相似文献   

8.
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曾明确提出要以信息化促进教育的现代化,并且要求“在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据此,我尝试在音乐教学中通过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多种信息呈现方式以及演示、交互、自学等形式,引导学生去感受美、欣赏美和理解美,启迪学生去想象美与创造美,  相似文献   

9.
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与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为了实现上述教育目标,教师当然要尽其所能地寻找有效音乐教学的活动,下面就来谈一谈幼儿园开展有效音乐教学活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热爱音乐是儿童的天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如何更好地发挥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我们每位教师需要共同面对和解决的。  相似文献   

11.
美,蕴藏在语文中。语文之美就像一首古典与现代音乐完美结合的乐曲,给人一种绝妙的美的享受。我们透过语文,去体会汉字的结构之美,去领略历史的沧桑之美,去感受祖国山川的壮丽之美,去探索高新科技的神秘之美……  相似文献   

12.
音乐是美的艺术,音乐教师是美的传播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带领学生走进音乐的殿堂,去感受美、理解美、表现美与创造美,塑造美的心灵、美的人格,让学生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这个过程是漫长而曲折的,这就需要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为培养造就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具有高尚审美情趣的高素质人才而奋斗。  相似文献   

13.
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目的,是挖掘和发展启蒙期幼儿潜在的音乐素质和表达能力的,以及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继而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即在唱一唱、跳一跳、玩一玩、乐一乐的过程中,让幼儿去感知和体验音乐的魅力,从而获得相应的音乐知识和表演技能。在客观接受和主动创造的音乐艺术活动中表现音乐,萌发幼儿去认识美、感觉美、表现美。音乐是人类生活的反映。人们用音乐抒发情感,用音乐愉悦生活,音乐能带给人们美感,使人们获得高尚  相似文献   

14.
宾阳 《时代教育》2009,(9):87-87
在钢琴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音乐的表情性特点,把感受美、创造美、表现美贯穿于教学的始终,让学生在"美"中学习、感受、体验,而后又去创造"美"、表现"美",将美学理念和钢琴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技术训练和美的表现、美的创造融为一体,使钢琴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15.
音乐教育是以艺术手段对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教师通过音乐教育艺术的美,音乐的美去充实学生的头脑,丰富学生的感情,陶冶他们的情操。  相似文献   

16.
现代教育观念提倡学科之间知识的相互交叉和相互渗透。本文以这一教学理念为基础 ,探讨音乐与美术欣赏教育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教学方法。通过对音乐和美术作品的欣赏、学习 ,培养学生从音与画中去感知美、欣赏美、鉴别美 ,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7.
小学音乐教育是向学生实施美育的主要手段,儿童时期的音乐活动是融歌唱、语言、图像、律动、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为一体的综合行为方式。音乐教学也正是从培养学生美的情感出发,引导学生去鉴赏美、感受美、表现美。《新课标》明确指出:音乐课不只是向学生进行一些识谱、技能、技  相似文献   

18.
音乐美是音乐家通过主观能动性的创造,把现实生活的美,特别是人的思想情感加以集中、提炼和升华,并运用赋予独创性的艺术形式加以体现的产物。这种客观存在的美,需要以审美的眼光加上心理的想像去认识、洞察、把握。音乐审美在音乐欣赏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9.
幼儿园《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提出:“教师需要利用身边一切美好事物对幼儿进行美的教育,让幼儿充分体会并能够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使其美的感受得以深化。”幼儿园《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提到: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地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本文从音乐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入手,通过实践,总结了一些如何运用肢体语言引导幼儿体验审美情趣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幼儿园《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提出:“教师需要利用身边一切美好事物对幼儿进行美的教育,让幼儿充分体会并能够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使其美的感受得以深化。”幼儿园《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提到: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地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本文从音乐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入手,通过实践,总结了一些如何运用肢体语言引导幼儿体验审美情趣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