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篱笆·女人·狗》、《辘轳·女人·井)这两部电视连续剧,从题目上似乎找不到茂源老汉的位置,但看过它的观众们,却都深深记住了这个善良、耿直的老人,并为他今后的命运担着半个心。饰演茂源老汉的田成仁,今年已经64岁了,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已先后参加过44部电影、电视剧的拍摄,并在1984年因饰演电视剧《道是无情却有情》中的将军,被评为当年度“飞天奖”的最佳  相似文献   

2.
新公共文化     
李悦 《当代体育》2007,(12):13-13
“我们还要逃多久?”这是现在网上点击率最高的一部电视剧的对白。你猜对了,就是红遍全世界的一部戏,名字叫《越狱》。我本人是不太care电视剧的,但偏偏就是这部勾起了我的极大兴趣。  相似文献   

3.
刘广实 《集邮博览》2011,(11):23-25
1960年代,我开始收集中国民信局邮品,还曾写过《清代邮局和民信局的关系》、《关于‘麻乡约’民信局的史实》等文章。1983年第一次全国邮展。我展出两部邮集.其一就是《中国民信局实寄封》,当时为三框。36个贴片,是作为评审委员类展品展出的。后来全国集邮联考虑将这部邮集送到国外参加竞赛,我也在个人条件允许下加大了收藏力度。当时英文版的《中国集邮》曾对我做过专访。此集在1987年和1988  相似文献   

4.
我相信,生于七十年代的家伙们小时候一定看过《好爸爸,坏爸爸》,这在当时可是一部很经典的电视剧。当这则策划被提出时,几乎每个编辑都想到了小主角黄点点把猫从阳台上扔了下去,我记得那一集的名字就叫《会飞的猫》。说件事你们可能不信,就在热播这个电视剧的时候,我有个小学同学家里的猫“不小心”从六楼上掉了下去,居然什么事也没有! 时间过得真快,那时候才刚刚接触足球,才开始朦朦胧胧地认识了一些明星,比如巴乔、马特乌斯、马尔蒂尼等等。后来当贝克汉姆  相似文献   

5.
回首又见他     
终于忍不住,又看了一遍《回首又见他》。虽然是一部很久以前的电视剧,但至今看过,仍然会被剧中男女主人公生离死别的爱情所深深感动。从偶然的相遇到那海枯石烂的爱情,两个人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经过无数欢乐与痛苦,最终却没能实现当初的约定。世事难料,命运往往在你已经准备就绪的时候捉弄了你, 让你无法自拔。直到我想写写雷杰·米勒的时候,索性将这部喜爱的电视剧的名字送给他,当做我送给米勒大叔的礼物吧。  相似文献   

6.
新公共文化     
"我们还要逃多久?"这是现在网上点击率最高的一部电视剧的对白。你猜对了,就是红遍全世界的一部戏,名字叫《越狱》。我本人是不太care电视剧的,但偏偏就是这部勾起了我的极大兴趣。感兴趣的不是它的故事情节,而是好奇它怎么就有这样大的魅力让很多人看了上集想下集。慢慢地我明白了,它已经升级成为了一种文化,一种逐渐取代迪士尼,成为其后又一次占满全世界人眼睛、灌满全世界人耳朵的新公共文化了。  相似文献   

7.
玫瑰的故事     
这是古希腊神话里的一滴眼泪/从世纪之初晶莹至今/白色的玫瑰因为爱神的血液/永恒的动魄惊心/像一章节的曾经/牵扯着我们最疼痛的期盼和心情/如果你知道玫瑰的颜色/请告诉我你是哪一瓣火红的青春……我记得香港著名女作家亦舒有过一部同样名字的小说,小说里讲述了一个谜一样的故事。后来,《玫瑰的故事》被拍成了电影,这部1984年的经典影片由张曼玉和周润发领衔主演,曾经轰动一时,18年过去了,人们依旧对此津津乐道。可惜的是,《玫瑰的故事》我只看过小说。当我准备写2002年世界杯之葡萄牙时,我想到了这个名字。不是因为葡萄牙足球的浪漫和凄美,只因为他们骨子里流淌的颜色。  相似文献   

8.
电影足球     
只要你愿意,足球和电影就能结合在一起。 我记得年轻的时候(也就是几年前),看过一部坎通纳拍的电影,忘记了叫什么名字,只记得剧情和男主角部很糟。即便如此,也妨碍不了我再看一遍的冲动。我不关心电影到底演了些什么东西,我想看的只有坎通纳呆呆的傻样。 前不久,有一部足球电影很热,名字叫《我爱上了贝克汉姆》。原来我以为贝克汉姆会出现在影片中,后来才发现上当了,制作公司想借助小贝的名气来提高票房,其实这部影片也很没意思。但我还是想看一看,谁让咱喜欢贝克汉姆呢,明知道是陷阱,还要往里跳。有时候我感觉自 己就是姜太公吊上来的小鱼一一愿者上钩。 但有的影片确实不错,《足球夏日情》就是其中的经典,但我更喜欢的是一部英国电影叫作《快乐的星期六》,故事非常感人,讲的是业余球员在顶级联赛的故事。我当时一边喝啤酒一边哭,看到后来吉米(男主角)罚进点球的时候,我激动地险些跳了起来。有些东西总是很让人感动,比如电影,足球,或者啤酒。我年轻的时候(也就是几年前)。很容易被感动得流出眼泪。 我曾经还认为,电影都是虚幻的,足球都是真实的。但现在,我已经无所谓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虚幻的了。只要自己喜欢看,还有什么顾虑?即便是把电影和足球掺和起来看,我觉得也挺有意思的。  相似文献   

9.
25年圆一梦     
1988年的春天,我含着眼泪看完了由当时任安徽省黄梅剧团团长马兰同志主演的黄梅戏电视剧《严凤英》,当时,我被马兰同志的表演深深地感动了。我从青年学生时代就喜欢上了黄梅戏这个剧种,曾不只一次看过严凤英主演的电影《天仙配》,而且还曾在沈阳铁西工人俱乐部观看和聆听过严风英主演的《天仙配》。  相似文献   

10.
《乒乓世界》:您最早是如何与乒乓球结缘的?闫文照:我最早打球是1961年第26届世乒赛结束后,当时我还是个四年级的学生,也没有拍子。后来搞了一只五毛钱的拍子,贴着一面正胶,几个同学就开始玩儿。  相似文献   

11.
初识吴玉华,看着她爽朗地笑,听着她侃侃地谈,忽然觉得荧屏上那张早已熟悉的脸原来是这么陌生。谈笑间竟寻觅不到一点儿枣花的痕迹,不觉心中产生一种异样的感觉,似乎电视机前替枣花付出的那份耽忧和不平多多少少有些可笑。从《篱笆·女人和狗》到《古船·女人和网》,吴玉华演了5年枣花。枣花那悲苦的命运,那一脸忍辱负重,退避忍让的苦相,已深深印在人们的心里,难道从生活经历到脾气秉性、从言谈举止到一颦一笑,吴玉华与枣花之间就没有一点相像的地方?尽管许多电視观众认定了:那个演枣花的,生活中也肯定那样儿。但是,等到我们采访变成聊天儿,到了我合上采访本和她握别之时,我心里确确实实地相信了:吴玉华不是枣花。  相似文献   

12.
十年太快     
胡力涛 《网球》2013,(8):98-98
十年真是挺长的一段时间。长到当初《网球》创刊号的封面人物费雷罗都已经退役了,长到我都从一个普通读者成长为国内著名网球评论员了,长到我时不时翻阅当年的杂志却好像从来没看过似的,长到即使我用记忆跟时间赛跑也不得不败下阵来。第一次跟《网球》杂志接触是2004年底,张文悦到北航采访苏启仲和吴茵,陈功老师拍照时我在画外帮着给喂了喂球,还跟文悦介绍了一下当时北京业余网坛的状况以及苏、吴两位的江湖地位,他俩不大方便吹的牛我也都帮着给吹了。我记着后来文章的题目是《玉女蛟龙》。现在吴茵也当了孩子她妈,都有了自己的玉女  相似文献   

13.
于湃 《网球》2013,(7):75-75
2010年的六一儿童节,《网球》杂志特别策划了启蒙专题,其中就有女儿的启蒙案例。四岁上专业杂志对于女儿来说真的是人生头一次,对于我们一家人来说,也非常值得纪念,毕竟妈妈抢上了个镜头,而我则成了署名作者。女儿当时不识字,她只知道《网球》杂志上有她三张大照片,同一期其他页面上有别人的照片,后来女儿逐渐知道,这些人是李娜、费德勒、小威、海宁、德约科维奇、郑洁、阿加西、纳达尔。从此,"我上过《网球》杂志"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了女儿自我介绍的开场白,使用频率超过了我姓啥叫啥和我会打网球。这样的"传奇"经历在女儿的成长过程  相似文献   

14.
《鲁迪传奇》是科比·布莱思特的精神支柱——这部电影讲述的是小个子鲁迪依靠自己的努力成功入选大学橄榄球队的故事。科比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是在1993年,当时他还只是个离二的学生。之后.他在影院里又看了很多遍,而且还看了上百遍录像,它激励着科比永不服输:“这部电影改变了我的人生,我告诉自己,如果我可以像鲁迪这么努力的话,再加上我拥有的能力,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相似文献   

15.
认识金松,是 从“风中玫瑰”开始 的。 当时只觉得这 个女人味十足的名 字蛮有趣,但也并 未引起我太多的注 意,因为在网上五 花八门的名字实在 让人眼花。直到有 一天,“浙江天元”发起网络擂台赛,“风中玫瑰”出任第四、第九台擂主之后,职业的敏感才让我不得不扮演了一回特工,开始四处搜寻起有关他的资料来。 而这朵“风中玫瑰”倒却也摇曳多姿,不断施展易名术,从铁甲威龙到生海横流,到2525……不过我还是从他的棋风中寻到了一些蛛丝马迹。后来想必是他也感觉到了什么,便不再佯装下去,更多的是以“jin song”的角色…  相似文献   

16.
20年前因为扮演沙滩女救生员而成名的帕米拉·安德森,是时尚杂志追捧的"最性感的女人",她漂亮、美艳,浑身散发着性感的气息,并且创造了12次登上《花花公子》杂志封面的纪录。作为一个性感的模特,帕米拉的演艺生涯一直伴随着绯闻,但在她的绯闻男友中,几乎见不到足球明星的名字,甚至在整个体育界,也只与前F1车手埃尔文有过一段模糊不清的纠葛,而且在后来还被确定为纯粹的谣言。但正是这个看起来与足球搭不上边的女  相似文献   

17.
十几年前,一部叫《亚细亚人》的电视剧里的一位戴眼镜的女大学生,清纯知性的外形给笔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看完了一集,眯着眼睛去找扮演女大学生的演员名字,找了几次,知道那个演员叫蒋雯丽。没多少星味儿,像个普通大学生的名字,可自打第一次看到,就一直记到现在。  相似文献   

18.
神奇的芦荟     
看了今年第六期《野钓遇蜂记》一文,深有感触,我也是一名钓迷,也曾在垂钓过程中不小心被鱼刺被蜂蜇,后来经过使用芦荟疗伤,解除了我的痛苦。第一次,大约在90年代初,我在单位附近的野塘垂钓,刚到不久,一条约250克的鲇鱼(当时叫塘虱鱼)上钩了,我本来就知道这类鱼的两个前鳍很锋利,人被刺中后,轻则红肿疼痛不已,重则发热  相似文献   

19.
我先来说说自己这部《门》邮集的题目由来。记得1997年夏季的一天,我因匆忙出门,竟忘了带钥匙,后来敲了半天,门才开,于是我在心里咒骂这个“门”,想到这世界上如果没门那多好.可再转眼一想,不对呀!门,不可没有,卧室没有门行吗?厕所没有门行吗?橱柜、冰箱、汽车、火车、足球、水球……就这样我有了搞“门”这个专题的念头。  相似文献   

20.
回忆与建议     
15年了,第一次看到《足球俱乐部》杂志的情景依然清晰如昨:1993年5月下旬,我还在大学实习,一次出差到本溪市,在—个书报亭里惊喜地发现了现在已经珍藏15年的《促球俱乐部》创刊号,我当时买了两本。从这一天起,我就与这本杂志紧紧联系在一起了。十年前,我尝试给《足球俱乐部》寄出了一篇文章,这也是我第一次投稿。说心里话,非常感谢当时的江武先生和余茳先生,由于他们的鼓励,我从此开始了文字生涯。最近八年里,我出版了多本关于足球的书,发表了不少文章,也加入了鞍山市作家协会,并成为鞍山诗人协会的理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