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人际交流,也叫人际传播(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是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传统的人际交流方式有:面对面谈话、打电话、书信往来。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方便、快捷的网络交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比如ICQ、QICQ、BBS、E—mail、网络游戏、虚拟社区以及各式各样的聊天室。一场猛烈的“交往革命”已经悄悄地展开,它正在逐步消解距离在交往中的重要作用,使人们从空间的束缚中逃脱出来。正如传播研究先驱马歇尔·麦克卢汉所说:“我们自  相似文献   

2.
虚拟世界中的真实交流--试析网络人际传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言 人际传播分为面对面的直接人际传播和借助某种有形的物质媒介所进行的间接的人际传播。网络人际传播属于间接人际传播,它的传播过程完全借助于网络进行。...  相似文献   

3.
戴梅分 《青年记者》2006,(10):85-86
1998年5月举行的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年会上,互联网这一新型媒体——网络媒体被正式冠以第四媒体的称号。在网络传播中,网络聊天作为网络人际传播的主要方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QQ、E-mail、BBS是网络交流的主要工具,任何一种传播方式都必然要求有一种与之相对应的传播工具,作为远距离交流与传播的网络传播来说,这些不受地域、年龄、性别、时间等要素控制的传播工具是最理想不过的网络聊天工具。网络传播的各种特点,使随之产生的网络聊天语言也呈现出与传统语言不同的构造和特色。  相似文献   

4.
苗笑雨 《东南传播》2011,(10):58-60
人际传播理论在网络环境中的应用是传播学重要的问题。研究网络人际传播不单是对现实人际传播理论的解读和套用,更要明晰网络环境自身的特有意义。探讨网络人际传播,不能忽略人在网络环境中发生的新的变化。对于个体这些新的变化,传播心理学研究视野是必不可少的。网络的特性不能被看作单纯的技术特性,其真正动因来自人性。没有人性的支撑,网络技术也只能是一个简单的工具。  相似文献   

5.
浅谈网络虚拟主持人的人际化角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包丽敏 《新闻记者》2001,(10):33-34
编者按 :虚拟节目主持人是近年媒体上的一个新事物 ,有网络上的虚拟主持人 ,也有电视荧屏上的虚拟主持人 ,它已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现刊出两文 ,一文认为网络的虚拟主持人继承了传统主持人的人际化交流的功能 ;一文谈电视上的虚拟主持人是对矫揉造作的传统主持人的挑战 ,各有视角而相映成趣  相似文献   

6.
网络中的人际传播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人际传播是网络中最常见的传播形态之一。对网上人际传播的需求 ,使网络日益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人际传播也与网络中的其它传播形态相互交融、相互作用。本文对网络人际传播的方式、特点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分析 ,并以此说明网络人际传播对于物理世界人际传播活动、人的社会化等方面可能带来的影响。最后本文探讨了受众和传播者如何利用网络人际传播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人际传播视野下的网络心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德武  白京 《青年记者》2005,(12):65-66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催生了一种新的传播方式:网络人际传播。网络人际传播是借助于计算机和互联网进行的非面对面的信息交流活动。网络人际传播在互联网传播活动中,占据重要的位置,正如“语彭兰”讲的那样:“人们对网络人际传播的需求,甚至可能超过对网络大众传播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浅析人际传播的伦理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米莉 《今传媒》2011,19(2):115-116
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关键在于传播主体能否从对方的表情、行为等做出正确的判断,因此,只有主体双方遵循一定的伦理规范才能达到彼此和谐的目的。本文从卡尔.罗杰斯提出的"坦诚交流"概念出发,提出人际传播过程中应遵循的伦理规范:真诚的自我表达、与人为善和报人以信。  相似文献   

9.
米莉 《报刊之友》2011,(2):115-116
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关键在于传播主体能否从对方的表情、行为等做出正确的判断,因此,只有主体双方遵循一定的伦理规范才能达到彼此和谐的目的。本文从卡尔.罗杰斯提出的“坦诚交流”概念出发,提出人际传播过程中应遵循的伦理规范:真诚的自我表达、与人为善和报人以信。  相似文献   

10.
张景珣 《新闻世界》2010,(12):137-138
新兴网络交往方式——社会型网络社区的出现,在对网络人际交往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的同时,通过实名制等方式,促进了网络虚拟人际交往和现实人际交往的融合。并利用网络社区的多样化形式,深刻影响了人们的人际交往。本文旨在探讨社会型网络社区背景下人际传播的新特点,以及存在的一些缺陷等,并对社会型网络社区的发展趋势提供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社交网络已成为当代大学生人际交流的主要渠道和场所。本文通过文献资料分析、参与观察、深度访谈、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问卷调查,对华中师范大学的学生在社交网络中的人际交流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社交网络上的交流主要是一种熟人之间的浅层次交流,通过“好友”的批量生产,建构了一种平面化、符号化的聚合圈。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生活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也愈来愈大,加上技术尤其是高技术本身所具有的脆弱性,严重的自然事件和社会事件频频发生。媒介如何面对这种非常事件?本文通过对非常事件中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括不协调后果的研究,认为加大大众传媒对重大社会事件报道的开放度与科学调控,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一、几起非常事件的传播个案分析非常事件,是指异常严重、异乎寻常的突发自然事件和社会事件。由于此类事件的严重性所引起的社会强烈关注,其传播的广度与影响力,是普通事件所不能比拟的。1998年“情人节…  相似文献   

13.
随着时代的变迁,海峡两岸从早期互不接触到单向交流以及如今的双向“大交流”时期,交流模式与传播路径也在产生变化.1949年开始的海峡两岸单向交流主要是相互的单向宣传,包含了对境内与境外的宣传;1987年之后是以新闻交流为主的大众传播;2008年至今,除了延续先前的大众传播外,以开放赴台观光为主的人际传播也成为重要的交流模式之一.ECFA签订后两岸逐渐形成经济共同体建构的目标,但是两岸各自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加上三十八年的隔阂,与经济共同目标相对容易形成相对照的是,人文社会的融合似乎需要更多时间.因此,如何找出区域之间存在的差异,以及有效沟通的路径,就成了两岸城市对话建构共同体时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本研究采用全球价值观调查数据库中的大陆、台湾数据分库,随机访谈了大陆31个省市90个辖区的2534名成年人和台湾60个辖区的1708名成年人对媒体的信任度进行比较,同时也对两岸民众对传统人际沟通信任度比较.在此基础,分析两岸民众对不同传播路径的信任度所产生的社会认知差异,以期为建构两岸都市共同体的沟通路径选择提供恰当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从传播的意义表达系统层面看,网络人际传播之不同于直接性人际传播的关键在于非语言传播的相对缺失.由于许多场域性信息均在非语言系统里,而非语言又不容易媒介化,导致网络人际传播的间接性至少在情感层面的传播效果上远不及直接陛人际传播.不过,如果非语言传播完全像在直接性人际传播中一样进入网络人际传播,也许会导致我们依托于网络的人际传播之梦也因此被惊醒乃至击碎.  相似文献   

15.
如今,网络社交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部分,人们不再简单以血缘或地缘关系来连结彼此,而是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信息需求,通过网络与志同道合的人联系起来。本文以网络社区豆瓣网为例,对网络社区的人际传播模式进行研究,探讨基于兴趣建立的"陌生人"社交机制,并分析网络社区的人际传播所达到的文化认同建构效果。  相似文献   

16.
范明献 《新闻界》2007,(1):73-74
人际传播是人类社会最普遍、最频繁、最常见的传播类型。不同于大众传播、组织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是个体间的亲身传播,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具有直接、双向、互动的特点。电视传播,虽然身为大众传播媒介,但作为视听合一、声画并茂的电视媒体,正如同学者所言:“迄今为止,电视是所有大众传播媒介中最便于展现人际交流的媒介”。  相似文献   

17.
梁鹏 《新闻世界》2011,(12):223-224
随着新媒介的不断出现,作为传播类型中互动性最强的人际传播呈现出弱化的趋势。尤其作为大学生,更多人选择了“宅”,其实就是宅在电脑前、手机旁。本文从人际传播的角度分析这种独特的现象,并试图找出解决此类现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在网络传播的发展过程中,网络表情也开始流行起来。网上大量传播的表情符号、图片、视频片段等丰富了网络表情的种类也表现出网络人际传播的多符号倾向。  相似文献   

19.
人际传播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体之间借助于语言和非语言符号所进行的信息交往活动。这种个体之间的信息互动过程,既可以是面对面的直接交流,比如当面谈话、讨论等;也可以是通过一定的信息渠道借助于其他媒介的间接交流,比如电话交谈、书信往来等。人际传播一般具有信息交往对象明确、信息交流互动性强、以个体间面对面的方式居多、对交往双方影响直接等特点,是人际关系得以建立、维护和发展的主要方式,对人际关系起着协调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以六度分割理论为依据而兴起的社交网站结合了网络不受时空限制和传统人际交往真实性强的特点,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优势,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受众参与.传统媒体亦纷纷进驻社交网站,本文试从媒介融合的理论角度阐释二者融合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