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吴春玲 《快乐阅读》2011,(17):66-66
高考作文不同于平常习作,阅卷老师改卷时间紧,任务重,一篇作文往往都会在一分钟内结束战斗。如果能让阅卷老师在改你的作文时多逗留一分钟,那么,你的作文就有希望突破一类文的瓶颈了。既然如此,什么样的文章会受阅卷老师的青睐呢?  相似文献   

2.
一、在求稳的前提下求新、求深高考阅卷中,阅卷老师面对的是数量庞大的同题作文,这些文章往往立意也大都相同,它们很容易使阅卷老师产生疲劳感。此时,若能“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提出一点与众不同的,且新颖、深刻的见解,那么阅卷老师就会为之一振,自然会有较高的分数,乃至满分。因此高考作文的立意应该在求稳的前提下求新、求深。  相似文献   

3.
对于新材料作文来说,写好开头尤为重要。古人云:“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文章开头写得好,一下子就能把阅卷老师吸引住,从而能大大刺激阅卷老师的给分欲望。而且,一个好的开头,也给全篇文章定下基调和主旨.下面的正文就好写多了。  相似文献   

4.
蔡建明 《新高考》2008,(Z2):20-21
一位阅卷老师如此概括高考满分作文的"奥秘":现在的学生,文章一开始就用排比、比喻、设问、拟人,排山倒海,虚虚实实,华丽浮夸,先把阅卷老师弄晕。话说得有些过,但却说出了一个事实:让老师眼睛一亮的语言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电脑》2008,(7):31-32
有人说:谁能感动老师,谁就能得高分。此说很有道理,能动人的文章,也定是有内容有真情的文章。有的文章设法编造动人的事例,不惜写自己的残废,家人患病甚至写双亲早逝,眼泪泉涌不止甚至昏厥不醒。这样的文章感人么?一看就觉得做作,虚假,如此,阅卷老师不仅不会被感动,相反会很厌恶,那又怎么可能让此等作文得到高分呢?阅读下面的文章,或许能对你有些启发。  相似文献   

6.
一、作文题目的重要性 "题好文一半",好的题目准确、简洁、醒目、新颖,能引人注目,或给人以深深的启迪.题目拟得如何,直接关系到作文的质量,影响到作文的艺术感染力.对于高考作文,首先跃入阅卷者眼中的是文题,题目的好与否直接影响到老师对文章的评分,题目不好,也会影响到得分.只有拟出新颖醒目的标题,才能让阅卷老师"一见钟情",博得阅卷老师的"青眼".  相似文献   

7.
傅望华 《初中生》2004,(11M):22-24
说白了,考场作文是写给阅卷老师评定成绩用的。面对成百上千内容与形式都似曾相识的文章,阅卷老师能感到新鲜有味吗?能给高分吗?无庸讳言,答案是否定的。然而,在众多的文章中,如果出现一篇或观点新、或内容新、或形式新、或语言新的文章,无疑会使阅卷老师双眼为之一亮。这样让人耳目一新的考场作文往往鹤立鸡群,夺得高分。  相似文献   

8.
话题作文 ,是用一段提示语启发思考、激发想像 ,限制范围的一种作文命题形式。与材料作文相比 ,它为考生创设了更开放、更宽松、更自由的写作情境 ,更有利于考生写出有个性、有创意的作文。因此自 1 999年以来高考作文一直用这种形式。话题作文一般要求考生自己拟题 ,拟得好 ,阅卷老师一见 ,就会产生一种良好的心绪 ,就可能把文章的分数提高一个档次 ;拟得差 ,阅卷老师立即会在心里形成不好的印象 ,自然会把文章的分数打低一档。这样看来 ,话题作文的拟题应从两方面着手 ,即拟题的要求和方法。下面笔者就此谈谈拙见。一、拟题的要求1 .根据…  相似文献   

9.
四忌越多越好,宜适中稳妥
  在考前,老师一般都会嘱咐考生说:“要尽量多写。”因此,有的考生将整个卷面写得密密麻麻,甚至将抬头及页尾也写满,有的正面写不下,还写在了背面,用各种箭头标明自己的答案在哪里,更有甚者违反规定另加纸答题(这种情况算违纪不能得分),弄得阅卷老师根本找不到哪里是头哪里是尾,或者弄不清哪些是哪道题的答案。现在电脑阅卷,每道题被切割成单独的一份文档,如果答错位置根本找不到答案。这些做法实为大误,不仅不能得高分,反而画蛇添足。原因有二:1.高考答案都被总结为一条条精简的得分点,无论简答题还是论述题都一样。阅卷老师在阅卷时不是一字一句地抠着读,那样可能一天只能阅十来份卷子。阅卷老师基本上都是快速地找到你的答案的得分点在哪里和正确与否,而不是依据你写的量的多少来给分。答案写得太多,只会将你的得分点句子埋没在众多无用的废话里,找都找不出来。2.高考试卷是经过科学设计的,一题与一题之间的空白距离足够你写完所答的内容。一般而言,能将空白距离的百分之七八十用适当大小的字写满,就已经足够了。因此,多写只有坏处没有好处,徒增阅卷老师的烦躁厌恶而已。至于作文,如果写太多了,不仅不能多得分,还要被扣分。  相似文献   

10.
正对于新材料作文来说,写好开头尤为重要。古人云:"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文章开头写得好,一下子就能把阅卷老师吸引住,从而能大大刺激阅卷老师的给分欲望。而且,一个好的开头,也给全篇文章定下基调和主旨,下面的正文就好写多了。那么,什么样的开头才是好的开头,才能达到"大大刺激阅卷老师的给分欲望"的效果呢?好的开头,当如"凤头",精巧而优美,引人入胜。当然,文无定法,文章开头的技法很多,本文着重谈谈以环境描写开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一、一笔好字考生给阅卷老师的第一个视觉冲击力是考生的字,能写出优雅的汉字肯定会受到青睐,其在无形中就给阅卷老师留下了良好的印象。良好的第一印象  相似文献   

12.
一、炼标题——芳草满园花满目俗话说得好题好一半文。文章的标题就好比一篇文章的眼睛,通过它,我们可以窥见文章的灵魂。古今中外许多优秀的作家,为了给自己的文章拟一个靓丽标题,直至为伊消得人憔悴。毫不夸张地说,题目拟得如何,不但是给阅卷老师第一印象如何的问题,甚至直接影响到阅卷老师对文  相似文献   

13.
曹春齐 《语文天地》2010,(11):27-28
师:又是一年高考时。高考作文作为语文的“大块头”历来备受重视.“得作文者得语文”,甚至可能得高考。特别是高三的学子非常希望自己的文章赢得高分。但是众口难调,作文要想符合每一个阅卷老师的审美心理是非常困难的。我们只能从总体上去把握。只要做到以下四点,我们的高分就能实现。下面我结合近几年的阅卷感受谈一下看法。  相似文献   

14.
文为谁而作     
这是作文教学中的一段时话:师:我觉得你这篇文章中司马迁的例子该换一换。生:为什么?这个例子不能证明人生要直面生活的打击吗7师:这个例子有些老套.很多人会用,会让阅卷老师觉得烦。生:能证明观点的不就是好例子吗?为什么老师会觉得烦?师:因为阅卷老师会看很多作文,看多了会有审美疲劳的。所以议论文的论据要有新颖性.让阅卷老师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相似文献   

15.
高考作文属主观题,其评分不同于客观题,阅卷老师的主观印象也是影响考生作文得分的因素之一。下面介绍几种取悦阅卷老师的办法,以供参考。一、一见钟情法拟一个漂亮的标题,巧用文章题记,写好文章开头,让阅卷老师“一见钟情”。(一)拟出漂亮的标题高考作文往往要考查学生的拟题能力,尤其是话题作文。标题好就如人有一个好面容,新颖别致、文采飞扬的标题,能给阅卷老师赏心悦目的感受。如:《还地球一张俊俏的脸》,就借助话题“脸”来命  相似文献   

16.
<正>高考阅卷时间紧,任务重。阅卷老师希望在最短时间内判出作文优劣。一般情况下,会围绕平均分打个"保险分"。如遇到离题文、残篇文会"愉快"地打出低分,同时也欢迎无可争议的高分作文。所以,考生心里要有阅卷老师,要为阅卷老师提供视觉上的方便,让老师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握作文的内容。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在考场作文中要注意打造亮点,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一、自拟标题要亮眼一个好的作文题目首先要蕴含题旨,让阅卷老师看到作文的题目,就能把握你的中心观点;其次标题要  相似文献   

17.
许多作文在文体方面是“四不像”,在思路方面是“一团麻”,在结构方面更是一盘散沙,阅卷老师读到最后也看不出考生的写作思路,因此很难得高分。其实在高考阅卷现场,清晰的思路、严谨的结构会让老师用最短的时间看明白考生的作文,那么如何做到结构严谨、思路清晰,让阅卷老师对文章的“骨架”一目了然呢?切分中心论点便是一个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选材新颖     
【阅卷老师叮嘱】 作文由材料构成。如果一篇作文所选的材料基本上能够围绕中心,并且也满足了字数的要求,篇幅适中,那么我们就可以说选材没有什么问题了。这里说的没有问题,当然是指作文基本分可以确保,但不等于一定能得高分;如果所选的材料很能打动人,对阅卷老师有足够的吸引力,让阅卷老师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那么,高分就容易来了。  相似文献   

19.
判断一篇文章写得如何,语言是关键性因素之一。以中考作文为例,阅卷老师通读一篇文章的时间不会太长,如果考生语言能力突出,文章文采飞扬,无疑会让阅卷老师体察到作者较好的语文素养,自然而然会提高给分档次。那么,如何提高作文语言能力呢?同学们在平时的作文训练过程中,要注意掌握哪些方法或技巧呢?  相似文献   

20.
作文难!不少学生常这样抱怨。如果学生在写作中掌握以下的五个要领,那么,就可以写出有质量的文章。要写好作文,第一个要领就是“拟好作文题目”。近两年来,话题作文逐渐成为各地中考作文命题的一大热点。考生就话题构思立意,有一定的灵活性,也确实写出了不少好作文。但笔者发现,不少考生文章写得不错,但拟题却有些不尽如人意。俗话说得好:“题好一半文。”“看书看皮,看报看题。”题目的好坏,不仅制约着全篇的写作过程,而且还会先人为主,给阅卷老师第一印象。如果“题”不对文,甚至有毛病,无疑会影响阅卷老师对文章的评分,进而直接影响到考生的作文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