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4 毫秒
1.
陈建  宋绍京  王腾 《科教导刊》2024,(4):123-125
“电磁场与电磁波”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专业的重要必修核心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专业素养具有关键性作用。目前“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存在教学目标模糊、教学内容抽象、教学方法单一且陈旧以及教学评价指标不够全面等问题,应以OBE教学理念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以OBE理念为指导,重新制定“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的教学目标,加强针对学生个性化需求和职业发展的培养。同时,通过丰富教学内容、多样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构建一个多层次、多样性的考核评价体系,以确保该课程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2.
电磁场与电磁波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理论性较强,内容抽象,应用数学知识较多。文章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合理运用电子课件、精心编写实验内容三个方面对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研究电信学院专业基础课《电磁场与电磁波》优秀课程的建设过程,并进行经验总结,改进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电磁场与电磁波教学环节更加完善,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电磁场与电磁波是高等院校电子信息工程类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以麦克斯韦方程为基础,以电磁场和电磁波为主要内容,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它具有理论体系结构严谨、公式复杂、概念抽象、对高等数学特别是对矢量分析和数学物理方法要求高以及与普通物理中的电磁学有许多联系,特别是电磁场与电磁波在空间上的分布和在时间上的变化难以想象的特点,使该课程教学难度大,学生学习困难。那么怎样使该课程教学简单、学生学习较容易,这是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的任务。下面将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和目前光电信息类本科专业"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教学现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三方面提出了一些改革思路以提高"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教学质量和培养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6.
《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理论性强,公式计算复杂,是一门教学难度较大的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课程特点,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结合电磁场教学的实践,总结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除电磁场课程中的分析讨论、数学推导、逻辑推理外,还要积极引进现代信息技术,让学生进行必要的科技文献了解和翻译,接触现代电磁场与电磁波研究前沿。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内容体系结构改革,教学建设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等几个方面阐述了"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教学改革方案,以使电磁场与电磁波教学各环节更加完善,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电磁场与电磁波》是电子信息类学科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该课概念抽象,理论体系严谨,公式繁杂,涉及很多的物理知识与数学分析方法。针对《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结合教学实践,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科研促教学、考核方式等方面入手,对该课程进行了改革与创新。实践证明,通过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增强了学生创新与创业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了"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教学和实验教学遇到的有效课时不足、教学内容抽象等问题的基础上使用信息技术工具改造课程,根据学生学习和认知特点研发了具有交互功能的应用程序辅助教学,并开展微课和网络答疑系统建设等方面的教学改革。依托校园网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构建了一个网络化教学平台,整合并发布研发的课程教学资源,提高了"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的教学水平和效果。  相似文献   

10.
"电磁场与电磁波"与"大学物理·电磁学"这两门课程所研究的都是电磁场的基本问题,但是由于它们的课程定位不同,前者是专业基础课,后者是公共基础课,所以它们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本文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异同,探讨了教学中的衔接问题,对提高教学质量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1.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4):126-129
在"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教学中,引入MagNet有限元分析软件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屏蔽球模型和永磁同步电机两个实例,由浅入深地介绍了MagNet在该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实际教学效果表明,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加深学生对电磁场理论以及工程应用的理解,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MATLAB在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教学中理论性强、概念抽象等特点.利用Mathb强大的数值计算和图形技术,从电磁场和电磁波传播两个方面,通过具体实例进行仿真,绘制了静电场电偶极子及同轴电缆线电场线、等位线分布图,形象再现了自由空间平面电磁波和球面电磁渡的空间传播传播状态,有助于学生对电磁场和电磁波基本规律的掌握.  相似文献   

13.
《电磁场与电磁波》是高等院校电气信息类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理论基础课。该课程具有概念抽象、理论性强、公式繁多且复杂的特点,因此造成该课程教学难度大、学生难学的普遍现象。作为应用型高校,应注重课程与实际应用相结合,针对这个问题,本文在结合教学实践和目前我校《电磁场与电磁波》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三种教学改革方法:调整教学内容、微课案例教学法、与电磁仿真软件结合。其目的在于首先使学生愿意学,然后在掌握理论的同时更加明确该课程理论知识的应用场景,从而提高我校《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是电子信息类学生专业基础课,针对这门课程难学又难教的现状,文章分析了目前《电磁场与电磁波》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几条课程改革思路,以便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基本理论、基本规律,训练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科学方法,培养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针对《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公式繁多、理论抽象、学习难度大等问题,利用Matlab工具设计了一款电磁波仿真软件。在该软件中对场的三个度、静态场求解、电磁波传播、传输等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进行了动态仿真。实践表明,该软件将《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的理论知识转化成三维立体动画。一方面,使得抽象的概念变的具体化、可视化,从而使教学过程变得形象、生动而有趣味;另一方面,很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相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6.
针对"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的"计算繁琐、模型抽象、时空分布复杂"等教学难题,提出借助Mathematica专业数学软件平台开展课堂辅助教学,详细探讨了辅助教学的目的、意义和步骤,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计算、公式推导和图形可视化仿真等学习和实践能力,加深学生对电磁理论的直观化形象化理解。基于经典电磁理论与现代计算工具的有机结合,开展该类辅助教学改革探索和实践将使课堂教学形象生动,教学手段更加丰富,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增加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7.
"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是通信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对该课程的难教难学现状进行了一些思考,从教学方法与手段、内容体系结构、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特点的研究,在分析该课程教学重点与难点的基础上,对该课程进行教改探索与实践。为使该课程与通信工程专业背景相适应,通过加大通信工程实例介绍,文章提出了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及考核方法的改革思路,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全面提升通信工程专业《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根据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的教学现状,在实验教学中利用Matlab软件的图形技术对时变电磁场的三维空间分布进行仿真,对矩形波导中的TE10模的场结构进行了动态仿真,将抽象的电磁场概念形象化、可视化,有利于学生对电磁波传播特性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电磁场与波》课程理论性强、概念抽象。通过对典型实例的仿真研究,利用电磁仿真软件设计出适合该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形象演示了电磁波在空间的传播和分布,学生加深了对电磁波传播特性的理解,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