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常昕 《声屏世界》2013,(4):10-12
2013年1月1日,央视《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进行全面改版后正式与观众见面。运行近一个月以来,笔者发现,这两档新闻节目的选题、视角、文风、节奏等方面都在悄然间发生变化。本文将通过具体案例重点对《新闻联播》的内容变化进行分析。过去,民间流传着《新闻联播》"三段论"的说法,即"领导人开会出访+国内形势一片大好+境外局势一片混乱",尽管这种总结带有戏谑和夸张的成分,是观众长期观看过程中形成的  相似文献   

2.
曾经坚信优质内容必定拥有王者价值的传统媒体从业者,自然而然产生了一种基于传统"内容为王"优势而延伸出来的转型方向选择,那就是,在新媒体环境下,继续守住"内容为王"的信条不变,无论互联网新媒体的冲击波如何来袭,未来媒体环境如何变化,我依然保持优质内容的输出不变,传统媒体成功探索出一条具有特色的新媒体转型之路只是时间问题. 然而,事实又是怎样的呢?昨天的"内容为王"能等同于今天的"内容为王"吗?"内容为王"的路线真就能够救赎传统媒体吗?  相似文献   

3.
闫肖锋 《青年记者》2010,(19):93-93
新媒体攻城略地,刊社的出路在哪里?原来的"内容为王"变成"渠道为王",内容只为"王后".现在"王"多了起来,"王后"则不知所措.  相似文献   

4.
如今,以网络、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态势,有兼并传统媒体形式的势头,于是有人提出"纸媒消亡"的论断,然而,无论媒体形态如何改变,传统媒体的内涵和灵魂却是不会消亡的,纸媒的灵魂是"内容","内容为王"是纸媒不变的主题,文摘类报纸更是在内容的精制中凸显优势。  相似文献   

5.
"微内容"传播作为Web2.0的典型应用,正在显示着它独特的传播价值和影响力。本文试从社会学角度对"微内容"的传播特点进行分析,还原出"微内容"传播的本质特征,并对其发展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6.
《声屏世界》2016,(1):117-117
河北经视是河北地面第一综合频道,频道秉承"直播+原创"的节目理念,节目类型涵盖法律、娱乐、民生资讯等诸多内容,致力于拓展频道品牌营销、增强频道品牌影响力,力求打造"资讯传播平台+产业链延伸平台"的复合式传媒渠道平台。  相似文献   

7.
李梦龙 《新闻世界》2014,(5):106-107
新媒体时代,网络媒体的发展也在由web1.0的门户网站发力革新,汲取交互性、个性化等特点,以求自身的发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新浪体育"为例,通过对其用户流量、网页版面和新闻内容的分析,可以得出其"大内容+全渠道+巧营销"的"新浪标准"。同时,由于商业网站的局限性,也使其存在诸如新闻选题娱乐化、低俗化和同质化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李悦 《新闻世界》2011,(3):105-106
"读图时代"的到来,使得公交车车体广告作为一种新型的户外流动媒体,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笔者通过对2010年4月在北京街拍到的39幅车体广告从内容、广告文本内容、广告的形式三大方面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以期对这种新型户外媒体的媒体特色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9.
美国的主持人在内容生产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极少数的主持人会仅仅作为"最后一棒"——只念编辑写好的稿子,绝大多数会同时作为记者、编辑等深度参与到节目内容生产中,少数优秀主持人会作为编辑主任、制片人等掌握内容决策权。主持人深度参与内容生产能更好地理解和传播内容,有利于塑造主持人的传播个性,提升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0.
张鹏杰 《新闻世界》2014,(5):154-155
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当下新闻传播的主渠道。在新闻信息的传播流中,党报等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渠道功能减弱,而内容生产者的身份被加强。在网络信息传递中,党报内容常常难逃被"二次编辑"的命运。党报内容的政治隐喻被不断强化,党报也经历了从大众媒体到"政治代言人"的"他者化"过程。这一改变对我们思考党报内容改革,应对时代挑战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1.
社会化媒介时代企业内容营销效果影响因素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平 《新闻世界》2014,(8):212-213
近几年,随着消费者媒体习惯的改变,内容营销成为社交媒体运营的核心。在单纯曝光不再有效的背景下,企业似乎在"内容营销"上看到了出路:企业成为媒体,不仅生产产品、提供服务,还负责生产内容。因此,创造出满足受众需求且激发其主动分享和传播的内容成为企业面临的新营销挑战。本文总结了如何利用新平台的优点,用恰当方式推送受众喜闻乐见的营销内容的方法,以对企业在社交媒体内容营销方面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2.
在新闻报道中,时政新闻被认为是最难有所突破的报道领域。其存在的宣传味浓、不够"亲民"等问题一直被受众所诟病。本文阐述了地方台的时政新闻在传播理念、传播内容、传播手段三方面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当前,许多都市类报纸都开辟了股市版面,意在扩大报纸内容涵盖面,吸引股民类读者的关注。但这些版面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内容缺乏可读性,形式较为单一,主要是“股评+K线图+汇市”,用“证券专业化”和“股评性”代替了“大众化”和“新闻性”,没有相当财经知识的读者很难看懂。  相似文献   

14.
卢漪 《新闻世界》2012,(7):221-223
"广告符号化传播"是近些年随着数字互动营销的发展而逐渐兴起,成为被国内符号学研究学者广为关注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为依托,对近年来"广告符号化传播"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朱尉  郝婷 《新闻世界》2010,(11):232-233
本文在"2+2"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大背景下,对编辑出版专业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相关分析,并针对性地探究了目前学生专业能力发展的原因,以期本专业能够在"2+2"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下获得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江春燕 《新闻窗》2011,(3):63-63
广播谈话类节目及其分类谈话类节目在西方叫"TALKSHOW",港台媒体又称之为"脱口秀"。是一种由主持人引导,谈话参与者围绕某一主题阐述和讨论观点的节目。参与者包括特邀嘉宾和现场听众,他们是节目的主体,节目内容则由问题和观点构成。广播中的谈话类节目,以其内容针对性强,主题明确,互动性强,在广播节目类型当中占据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7.
三网融合是个"大融合"的概念,它不仅是传播网络的融合(相互兼容与渗透),而且还包含技术平台的融合(跨平台的运行)、终端屏幕的融合(一个屏幕览天下)以及业务和服务的融合(内容资源和服务的共享)。说到底,三网融合只是个手段,其最终目的是为了给广大民众提供丰富多彩、便捷价廉、更具个性化的内容和服务。因此,在实施三网融合的过程中,必须同步地加强内容资源的建设,否则,就有可能发生像有些人所担心的那样"高速公路修好了,就怕没有车跑"。内容建设是个大题目,这里仅就报业的内容建设谈一点个人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杨天宇 《新闻世界》2014,(11):13-14
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在迅速改变人们的生活,而作为人们一直以来获得信息的重要渠道的传统纸媒在新媒体的环境下如何生存与发展,值得我们探究。本文分析了现阶段纸媒发展过程中的窘境,并从"内容"与"渠道"两方面对纸媒今后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浅析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社交化阅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激烈的数字化浪潮中,信息通信技术以及智能筛选技术将帮助人们更加容易获取自己最想要的内容,而基于书的"出版"终将被基于人的"阅读"取代,过去的2011年社交化阅读可谓星光闪耀,众多应用纷纷杀出。本文试通过对社交化阅读概念的界定及国外Flipboard及国内扎客的差异比较,探讨社交化阅读的趋向特征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融媒体又称作"全媒体""混合媒体"等,是利用互联网这个载体,把广播、电视、报纸、手机报等多种传播媒介,在人力、采编、互动、营销等方面整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容、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如果把电视媒体比作树,那么内容是根、渠道是干、受众是果。在这一轮的媒体融合浪潮中,电视媒体如何勇立潮头,笔者认为正确把握"根、干、果"至关重要。关键词一:根"根"的核心是内容。电视媒体在与新媒体嫁接过程中,内容制作一直是电视媒体的竞争利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