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文需要积累,看多、说多、想多、做多,锲而不舍,方能水滴石穿,循序渐进,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有了丰富的生活阅历、厚实的文化底蕴,作文时就如探囊取物般便当,习作水平在同龄人的作文中就会脱颖而出,独占鳌头。  相似文献   

2.
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无疑是作文教学中最核心、最基本的任务。但是,为什么讲了那么多语言知识,做了那么多语言训练,学生作文表达能力的提高仍然举步维艰呢?笔者认为:长期以来,执教者忽视了语言的内化和外化这一问题,以为语言基础知识就是语言规律,遣词造句的技巧就是语言能力,记诵名家名言就是学习语言的唯一途径。其实,在作文的整个运思过程中,“物”的积累向“意”的转化,直至“意”向“文”转化之前,都运用的是内部语言,而表达用的是外部语言。这就有一个语言的内化与外化问题。本文试图从语言能力与认知能力的结合层面上来…  相似文献   

3.
小学生以学写记叙文为主。在写作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活动要经过这样一个过程:首先是搜集材料。从心理学角度看,这就是通过形象思维获得与写作有关的感性表象和典型形象。有了材料,学生就可以提炼主题、取舍材料、安排结构。完成这些程序,主要依靠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等抽象思维活动。但是这些抽象思维要从生动丰富的形象思维中孕育出来,而且每个步骤都须有鲜明的表象作为感性支柱。写作的最后一环,是选择适  相似文献   

4.
从作文的本质看,学生作文其实就是一种用笔来表达自己对生活、对客观事物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认知活动,同时也是一种情感、情绪体验活动。“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语文课程标准》),由此可见,作文是学生心理活动的全面参与。作文教学只有遵循学生作文的心理发展规律,依据学生年龄特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重视作文教学中的心理因  相似文献   

5.
作文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反映客观现实,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一种训练。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采取多种训练形式,如口头作文、书面作文等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在各种训练中,教师应做好引导这方面的工作,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愿望,从而使他们主动、自觉地进行写作。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当前中学作文教学中的情感激发问题,着重从五个方面进行论述:加强思想教育,培育高尚情感;利用媒体教学,诱发学生情感;勤于"下水"引路,沟通师生情感;把握高涨热情,激活学生情感;关注社会生活,升华写作情感。  相似文献   

7.
当前的小学作教学,对作语言仍缺乏应有的重视,教师普遍重内容而轻语言,指导乏力。不论在教学中,还是在辅导上,教师往往都致力于选材立意、谋篇布局等方面,很少看到对语言的具体指导、训练。这种现象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二:第一,应试作评价偏重于内容是否具体,中心是否明确,而对语言的要求较基础,分值也偏低。  相似文献   

8.
小学作文教学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便是作文修改。因为它既是学生作文成绩的体现,又是评价语文教师作文教学效果的依据,同时还是一种独特的联系教师和学生的桥梁和纽带。在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中,教师的作文评价对学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评价得当,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和动力;评价不得当,会把学生的创作欲望扼杀在摇篮中,让学生对作文课谈虎色变。所以,当学生满怀信心地把作文本交上来的时候,我们教师对每一篇作文都要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以使学生得到学习上的满足、写作上的动力。  相似文献   

9.
蔡恭凡 《教育评论》2004,(2):112-113
在作文教学中,我一直尝试着将情境教学运用到作文教学中去。情境教学的好处是把教材教活了,把课堂教活了,把孩子教活了,育人功能充分地体现出来,这是提高学生作文素质的一条有效途径。展现情境,积累素材。小学生对作文要么冥思苦想,杜撰成文;要么无病呻吟,缺乏真情实感。究其原因,乃是学生缺乏丰富的作文素材。受生活的局限,学生的接触面很窄。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忽视了对学生间接获得生活经验的指导。所以,学生缺乏写作材料,无话可写,言之无物。我在教学中尝试着采用“在活动中练笔”的方法,把学生引入富有情趣的活动之中,引导他们积极主动…  相似文献   

10.
李红叶 《新疆教育》2013,(1):110-110
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也明确提出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所以,我们应该也必须把批改作文权力的交给学生,让学生有一个修改作文的空间。在修改作文中,提高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1.
12.
农安明 《新疆教育》2013,(8):105-105
作文教学担负着培养学生具有现代的写作能力,以及在写作训练过程中提高觉悟、陶冶情操、净华情感、美化·心灵的任务,这些任务与审美教育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教师通过批改,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了解自己作文的优缺点,并从中受到怎样写好作文的启发;教师通过批改,可以了解学生作文的实际,便于总结作文教学的经验教训及时改进作文教法,又可收集素材对作文进行讲评。  相似文献   

14.
一、问题的背景《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部分着重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这句话告诉我们作文教学不仅要着眼于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而且还要关注学生自我意识发展和精神世界的建构,也就是健全人格的培养。然而,直面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似乎不是那么令人乐观。记得医学界的一位朋友有一次向我诉苦:“我的女儿每次作文都能得高分,可文章的内容几乎都是编造出来的,这真让我担忧。”仔细回顾,这样的现象在小学生中还真是大有人在。笔下写的一个样,心里想的…  相似文献   

15.
分项量化教批法即:把每次作文的具体要求分成若干项目,每个项目又分为优、良、一般三个子项,设有不同的分值并设有学生选择目标栏、教师批阅建议栏,以表格形式出现。学生进行作文活动时,按照这个基本构架根据自身不同的实际情况选择写作目标,教师教批时便根据学生选择的写作目标和完成作文活动的实际情况,将评析结果的分值填在表格相应项目的栏目中,然后根据所得总分评出优劣。通过作文教学的分项量化教批法,促使学生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学生施教,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16.
一、问题的背景 《语言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部分着重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这句话告诉我们作文教学不仅要着眼于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而且还要关注学生自我意识发展和精神世界的建构,也就是健全人格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部分着重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这句话告诉我们作文教学不仅要着眼于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还要关注学生自我意识发展和精神世界的建构,也就是健全人格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要设计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逐步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就会主动地寻找写作素材,并能自觉地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得到教益。一、创新作文教学,激发写作兴趣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灵感开发。从三年级开始,我就让学生开始写创新日记,学生随身带日记本,学做生活的有心人,记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只要有了想写的念头,就可以写,篇幅无所谓长短,时间不定,地点不限。时间一长,学生养成了习惯,积累多了,灵感也就多了。如一次在指导学生写“自己喜爱的一种文具、玩具……”的作文训练时,…  相似文献   

19.
作文教学实践表明,在成功的作文课中,往往正是一些积极的健康情绪有力地推动着全班学生自觉认真观察、积极思维、踊跃发言,兴趣盎然地投入写作活动,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相反,如果大多数学生在作文课上过着一种厌恶、紧张,甚至有些恐惧的情绪生活,体验着一种消极的情绪感受,必然导致作文教学的失败.基于以上认识,在作文课上,笔者总是十分重视学生的情绪生活,并为此而努力探索作文课堂教学的改革,力求生动、活泼、新颖,符合儿童特点,富有生活情趣,使学生的课堂情绪生活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写作困难已经成为小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一个严重障碍。有的学者认为,小学生写作困难是小学作文教学中的一个严峻问题。小学教师面对这一挑战,加强并积极改革作文教学,创造了一些独具特色的新教学方式和方法,对我国小学作文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在作文教学法中应重视以下环节:一、重视作文教学开放(1)活动开放,感受情境。学生活动也是学生所喜爱的活动形式,它不但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还让学生在实践过程的感知、体验中丰富了作文素材,培养了写作兴趣。如标本制作,科技实验,栽花种草,利用双休日深入社会;"三八"妇女节为母亲洗脚,教师节亲手制作贺卡送给教师。这样,不仅使学生丰富了生活,陶冶了情操,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