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赵文强 《今日教育》2014,(11):72-72
朋友们,你还记得“苏轼与佛印打坐论像”后苏小妹对苏轼说的话吗——哥哥就你这种悟性还参禅。你知道参禅的人最讲究的是什么?是明心见性,你心中有,眼中就有。佛印说看你像尊佛,那说明他心中有尊佛;你说佛印像牛粪,想想你心里有什么吧!  相似文献   

2.
田丽霞 《班主任》2013,(5):65-67
苏东坡和佛印一起打坐,问佛印看到了什么,佛印说看到一尊佛。佛印转而问苏东坡看到了什么,苏东坡说看到一摊牛粪。苏东坡自觉占了便宜非常高兴,回到家便和苏小妹说起此事。小妹笑道:“佛印说看到佛,说明他心中有佛;你说看到牛粪,那说明你心里只有牛粪。”好一个睿智尖刻的苏小妹。这个笑话揭示了一个道理——境由心生。作为班主任也是如此,学生是“牛粪”还是“鲜花”,你是“刨粪者”还是“赏花人”,从某种程度上说,不取决于学生,而取决于你自己,取决于你的内心。所以,班主任要有一颗锦绣之心!  相似文献   

3.
苏东坡和佛印和尚是很好的朋友,但是两人也喜欢彼此嘲讽。有一天,两人坐着打禅。一会儿工夫,苏东坡睁开眼问佛印:“你看我坐禅的样子像什么?”佛印看了频频点头称赞:“嗯!你像一尊高贵的佛。”苏东坡窃喜。佛印反问道:“那你看我像什么呢?”苏东坡故意气佛印,说:“我看你简直像一堆牛粪。”佛印居然只是微微一笑,没有提出反驳。回到家中,苏东坡得意地跟妹妹苏小妹说:“我今天取笑了佛印一番。”  相似文献   

4.
苏东坡和佛印和尚是很好的朋友,但是两人也喜欢彼此嘲讽。有一天,两人坐着打禅。一会儿工夫,苏东坡睁开眼问佛印:“你看我坐禅的样子像什么?”佛印看了频频点头称赞:“嗯!你像一尊高贵的佛。”苏东坡窃喜。佛印反问道:“那你看我像什么呢?”苏东坡故意气佛印,说:“我看你简直像一堆牛粪。”佛印居然只是微微一笑,没有提出反驳。回到家中,苏东坡得意地跟妹妹苏小妹说:“我今天取笑了佛印一番。”  相似文献   

5.
苏东坡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他生平有一大爱好,就是参禅道佛。交一好友,名曰佛印。有一次,苏东坡到金山寺与佛印一起坐禅,问佛印:"禅师,你看我坐禅的样子如何?"佛印看了一下苏东坡,点头赞道:"像一尊佛。"东坡非常高兴,佛印随口也问东坡:"你看我的坐姿如何?"苏东坡揶揄地说:"像一堆粪!"苏东坡高兴地回家,告诉苏小妹说:"我今天赢了佛印禅师!"苏小妹颇不以为然地说:"哥哥,其实今天输的是你。禅师的心中有佛,所以才看你如佛;你心中有粪,所以才视禅师为粪。"  相似文献   

6.
<正>前不久,笔者游览西湖,在欣赏"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美景的同时,听导游小姐讲了一个"心有莲花"的故事,引发颇多感想。这是关于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的一则轶事。一天,苏东坡与好友高僧佛印在一起闲聊。东坡问佛印:"我在你眼里像什么呢?"佛印双手合十,郑重回答:"像一朵莲花。"东坡听后大笑,对佛印说:"你知道我看你像什么吗?"看着佛印疑惑的目光,东坡故意顿了顿,笑日:"我看你就像一堆牛粪。"佛印不语。东坡自以为占了便宜,  相似文献   

7.
心态见高低     
苏东坡在一次游玩时开起了玩笑,他嘲笑佛印说:"我看你像牛粪。"然而,佛印当即回应:"我看你像一尊佛。"苏东坡顿时语塞。两人的对话看似不搭茬儿,实则是境界高低的体现。看人似粪,是否自己内心也如粪便一般呢?看人像佛,是否说明心中也坐着一尊佛呢?苏东坡当然知道这其中的道理,所以语塞,想必心中有愧。可见,心之所想,决定境界的高低。心善则善,心恶则恶,心态见人之高低。  相似文献   

8.
<正>先讲一个故事:苏东坡与佛印是一对好朋友,两人经常斗智,但每次都是东坡落了下风。一次,两人又在路上相遇。东坡就问佛印:你看我像什么?佛印双手合十,答道:我看你像座佛。东坡微微一笑,然后又问:那你猜我看你像什么?佛印老实地答道:我不知道。  相似文献   

9.
正苏轼与佛印一起参禅,佛印看苏轼像佛,而苏轼笑称佛印是牛粪。故事不难看出人生就是一种态度,一个人心中有什么他看到的就是什么。心中有一个什么样的学生就会看到他那样的一面。做班主任的经历中笔者信奉只有关怀才能把自己变成一把钥匙走进孩子的心中。一、关爱较差的学生后进生、潜能生、待优生就是他们和别人相比是有差距的,需要改进和提高学生。这些学生有的是基础知识差,有的是品行差一些。怎么对待他们反映出班主任  相似文献   

10.
内心的影像     
《中学教育》2004,(4):6-6
民间故事中有不少关于苏东坡和佛印的故事。其中的一则是佛印问苏东坡:你看我是什么?苏东坡说:你是一泡屎。而苏东坡问佛印,佛印说:你是一尊佛。占完了嘴上的便宜,苏东坡得意地回家向苏小妹炫耀。哪知道苏小妹却说:哥哥,你完完全全地输给佛印了!眼睛里看到的别人,恰恰是自己内心影像的写照。  相似文献   

11.
善待生活     
拉伯雪说:“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不是吗?如何看待生活,的确与人的主观世界有关:心中没有阳光的人,势必难以发现阳光的灿烂,心中没有花香的人,也势必难以发现花的明媚。  相似文献   

12.
许多年前,苏轼和佛印曾有过一次对话。苏轼问佛印:“我在你眼中是什么?”佛印说:“是鲜花。”佛印问:“我在你眼中是什么?”苏轼说:“是牛屎。”佛印说:“你在我眼中是鲜花,是因为我心中装着鲜花。”曾经,我的双眼看到的是琐碎,双耳充斥的是抱怨,身心更是倍觉疲惫。可是本学期初的“阳光体育”,尤其3月3号那天完美得犹如神话般的展示,让我深切感受到了“事在人为”的力量。  相似文献   

13.
心中有善念     
苏东坡信佛。 有一次他与一高僧论经。高僧问:“我在施主你眼中是什么?” 苏东坡存心捉弄一下高僧,就说:“高僧你在我的眼里只是一堆牛屎罢了。” 高僧微微一笑,道:“施主你在我眼里是一朵花。” 苏东坡归家后,与小妹言及此事。小妹说:“佛家有言,心在地狱缘恶念。你心中有牛屎,才会把别人看成牛屎。”苏东坡听罢,满脸愧色。 心想行恶的人,心中充满愤怒,他虽人在人间,心却在地狱之中;而心有善念之人,光明磊落,与人为善,心却早在天堂之上。所以说,善与恶只在自己的一念之间。C心中有善念@黄海飞…  相似文献   

14.
一、要心中有爱。如果说人生是个受爱和施爱的过程.那么.写作当是运用爱、挥洒情感的活动。作在行时必须时时处处把埘生活的挚爱、对真善美的痴情灌注其中。这样,你的章才能打动人,感悟人,激励人。正如美国名教育家贺拉斯所言:“你自己先要笑.才能引起别人脸上的笑容。同样,你自己得哭,才能在别人脸上引起哭的反映。”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也说:“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  相似文献   

15.
宋代著名学者苏东坡和佛印和尚是好朋友,一天,苏东坡去拜访佛印,与佛印相对而坐,苏东坡对佛印开玩笑说:“我看见你是一堆狗屎。”而佛印则微笑着说:“我看你是一尊金佛。”苏东坡觉得自己占了便宜,很是得意。回家以后,苏东坡得意的向妹妹提起这件事,苏小妹说:“哥哥你错了。佛家说‘佛心自现’,你看别人是什么,就表示你看自己是什么。”  相似文献   

16.
狗屎与金佛     
宋代著名学者苏东坡和佛印和尚是好朋友,一天,苏东坡去拜访佛印与佛印相对而坐,苏东坡对佛印开玩笑说:“我看见你是一堆狗屎。”而佛印则微笑着说:“我看你是一尊金佛。”苏东坡觉得自己占了便宜,很是得意。回家以后,苏东坡得意的向妹妹提起这件事,苏小妹说:“哥哥你错了。佛家说‘佛心自现’,你看别人是什么,就表示你看自己是什么。”由于人都有一定的共同性,都有一些相同的欲望和要求,所以,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对别人作出的推测都是比较正确的,但是,人毕竟有差异,因此推测总会有出错的时候。《庄子》中  相似文献   

17.
趣味园     
1.猜杜诗。苏东坡与黄山谷、秦少游、佛印和尚同游一深山古寺,见壁上抄有一古人诗句“林花着雨胭脂”,而句末一字已被蜗牛涎液所侵蚀。侵蚀的是个什么字呢?东坡猜是“润”,山谷猜是“老”,少游猜是“嫩”,佛印猜是“落”。回来的路上,四人争论不休,你能猜出杜诗句中最末一个字吗? 2.猜哑联。有一次,佛印和尚与苏东坡在江上泛舟。东坡见岸上一条黄狗正在啃骨头,便用手一指,笑而不语。佛印顿有  相似文献   

18.
[话题] 苏东坡与惠崇和尚戏语,苏东坡说:“我看你像牛粪。”惠崇说:“我看你像如来。”东坡不解:这和尚怎么以德报怨呢?回家后问其妹苏小妹,苏小妹说:“心存牛屎,看人都如牛屎;心存如来,看人都是如来。”东坡有所悟。  相似文献   

19.
快乐是一种心态。法国作家拉伯雷说过:“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诚哉斯言。人的不快乐,常常是由不满引起的,如果降低欲望,减少需求,快乐自会“水涨船高”。  相似文献   

20.
我当出头鸟     
中国有许多让我们引以自豪的优良传统。比如有一个传统是这样的,当人们夸奖你、表扬你时,你应拱手谦让,虚心地说:“哪里,哪里。”而当我第一次学习英语情景对话时,老师说在回答别人的称赞时应该用“Thank you”,我不禁愕然:外国人怎么这样?其实,人就应该这样!就像于光远先生说自己是“爱表现和爱受表扬”的“二表人才”一样,其实每个人都爱表现自己,都爱受表扬。被人夸奖,每个人心里还不都喜滋滋的。表面上虽说装得像心如止水,波澜不惊,说不定心里正刮着十二级大风,回家躲在被窝里笑得连床板都经受不住了。恩格斯说: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