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比喻法打比方可使事物生动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课文《桂林山水》写桂林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  相似文献   

2.
某教师在教学《桂林山水》一文时,一边朗读课文,一边与学生品味桂林美景。为了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他让学生想象:"桂林的山,还有什么形状的?你们能用‘有的像……有的像……’来说吗?"问题一出,一个孩子就站起来说:"桂林的山有的像倒三角。"山峰像倒三角,虽然不是很  相似文献   

3.
1.表示比喻。比喻句由本体、喻体和比喻词组成,“像”在其中充当比喻词的角色,如“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在这句话中,作者把桂林的山比喻成“老人”“巨象”“骆驼”,表现了山的形态的多样性。2.表示类比。这类句  相似文献   

4.
桂林山的奇     
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山水》桂林,位于广西东北部,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和历史文化名城。地处漓江西岸,以盛产桂花、桂树成林而得名。典型的喀斯特地形让桂林的山平地拔起,桂林山的"无山不洞,无洞不奇",山多有洞,洞幽景奇。洞  相似文献   

5.
《少年文艺(南京)》2010,(11):F0002-F0002
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相似文献   

6.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把培养和训练学生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结合起来,使其互为促进,共同发展。如何结合呢?我的方法是落实两抓:一抓课文语言的拓展想象,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形象思维不能只停留在对事物的外部特征的认识上,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文章的语言表达,对人物、景象等加以符合情理的想象,从而抓住事物的本质,加深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使形象思维获得良好的训练。如讲述《桂林山水》一文,我抓住“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的生动描述,…  相似文献   

7.
联想的形式     
联想就是由某人或某事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由某概念引起其他相关的概念。联想常常用“他想”、“好像”、“仿佛”一类的词引出来。其形式,常见的有下述种种。一、比喻联想。如“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桂林山水〉)作者由洼林山的千姿百态,联想到“老人”、“巨象”、“骆驼”。这里,联想与比  相似文献   

8.
广西桂林的山水,是我们中国山水风景的一大奇观。这里的山,都是一座座的孤峰,有的像竹笋,有的像玉簪,有的像宝瓶,有的像剑戟(jǐ),有的像公鸡,有的像骆驼,有的像观音,有的像老人,有的像吸水的大象,有的像横卧的花瓶……真是千奇百怪,各有千秋,再加上碧水环绕,青山映照在碧水间,真是“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清朝诗人袁枚形容“桂林之山,多穴、多窍,多耸拔,多剑穿虫啮(niè);前无来龙,后无去踪,突然而起,戛(jiá)然而止”。但是这么秀丽的山水是怎样形成的呢?有一个传说:很久很久以前,秦始皇要到南海去取长生不老之药,但生长长生药的仙山…  相似文献   

9.
桂林山水很美 ,《桂林山水》也写得很美。如何使学生通过学习了这篇课文以后 ,对桂林山水留下一个深刻美好的整体印象 ,产生“我想去桂林”的渴望 ,让学生能够“在旅游中学习” ?笔者认为板书是个关键。这篇课文的板书可以从如下方面进行设计。一、板书整体构图再现桂林山水的特点桂林山水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山与水天衣无缝的完美结合 ,山与水变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也就是“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 ,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就像阳朔碧莲峰下的一首著名的石刻 :“桂林山水甲天下 ,阳朔堪称甲桂林 ;群峰倒映山浮水 ,无水无山不入神。”这…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上,我正在板书“山清水秀”,一位学生指出我把“清”写错了,他认为应是“山青水秀”。不单是这位学生,许多学生甚至有些教师都觉得“青”是一种颜色,常用来表现山的草木繁茂,郁郁葱葱,如“青山绿水”,而“清”常用来描述液体或气体纯净没有混杂的东西(跟“浊”相对),所以常常把“山清水秀”写成“山青水秀”。这些教师学生的想法似乎有些道理,但“山清水秀”的“清”我并没有写错,这是为什么呢?要弄明白这个问题,要从古人造词说起:古人常把两个双音节的词拆开来,重新穿插组合成一个成语。比如“山水穷尽”指山和水都到了尽头,前面再没…  相似文献   

11.
正桂林竟然不是世界遗产中学时,我就对桂林很是向往了。语文老师这样描绘桂林:"那里的山小巧玲珑,拔地而起;不像北方的山,高大魁伟,连绵起伏。"说桂林的山时,他的手从下向上划动,突然像交响乐的指挥遇到了休止符一样,停在了空中,接着他的手好像波浪一样画出一道连绵的曲线。紧接着他给我们读了诗人贺敬之的诗《桂林山水歌》。直到今天我还记得那美妙的诗句:云中的神啊,雾中的仙,神姿仙态桂林的山。情一样深啊,梦一样美,如情似梦漓  相似文献   

12.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这是唐朝韩愈描绘桂林山水的诗句.韩愈没有来过桂林,而诗句能高度概括桂林山水的特色,一定是有人提供信息.可见,在唐代桂林山水就享誉神州了.而1928年来桂林的名画家黄宾虹先生说过:"山可以任意画,画出来便算作山,如果说不像山,那便请他到桂林‘阳朔两处去找一找,一定可以找到"①222.这说明桂林的山不仅千姿百态,而且奇到极处,怪到极处.加之清澈的漓江及其支流汉港,萦绕其间构成人间极致的上水美景.由石灰岩构成的山体,不仅奇特多姿,而又石质细腻宜于铉刻.古人在身临仙境般的山水美景之中,往往不仅触景生情而形诸笔墨,刻石留念.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替代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有效生成是教学在预设的轨道中运行,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产生的结果是对预定教学目标的一种补充、修正、完善、升华。如今,我认为要想让生成在预设的轨道中释放光彩,教师必须正确把握课改理念,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抓住课堂的有利契机,对学生进行智慧启迪。一、找准切入点,深入生成北师大版第七册课本《毽子里的铜钱》讲一位卖烤山薯的老人送作者烤山薯的事情,刻画了一个慈祥、谦…  相似文献   

14.
教学中,教师的设问与学生的回答有出入是正常的。对学生的回答在教师也不能判断正误的时候,可以抓住其间的联系,引导学生转化到对文章的理解上来。例如一位教师教《桂林山水》提出的问题是:“漓江的水绿得像什么?”教师设想学生回答:“像无瑕的翡翠。”但一位学生的回答是:“绿得像青梅酒。”这位教师是这样处理的:  相似文献   

15.
有这样一个例子:著名教师支玉恒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在学生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问学生:“课文哪一个自然段写得最美?”然后他让学生自由议论。有的认为写“山”的那一段最美,它写出了山的奇、秀、险;有的认为写“水”的那一段最美,它写出了水的静、清、绿;还有学生认为课文第四自然段写得最美。这个意见出乎许多人的意料之外。我们来看《桂林山水》的第四自然段: 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一段将桂林那奇、秀、险的山和静、清、绿的  相似文献   

16.
一提起作文,学生们最感到头疼的是苦于无材料可写;教师们认为棘手的是没有良好的指导方法。笔者认为,学生作文就是把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或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本文就指导学生作文谈几点肤浅的看法。一、激发动机,培养兴趣一位三年级学生在一篇作文中写了这么一句话:太阳像喝了酒一样涨红了脸。教师在这句话下面画了个圈,并在旁边批了个好字,且好字后面点了一个长长的感叹号。这位学生上中  相似文献   

17.
一位教师教《荷花》一课时,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荷叶像什么?"一名学生回答说:"荷叶像扇子."唔,荷叶怎么会像扇子,不像."教师立即予以否定.这一来,学生们举起的小手又缩回去了.其实,教师的题目出得不错,有启发性,如引导得当,学生就能张开思维的翅膀.遗憾的是,这位教师却抑制了学生的积极思维.她的本意是想让学生说出荷叶像大圆盘,结果,学生不仅没有"就范",而且刚刚产生的跃跃欲试的热情,刚刚闪现的一点点  相似文献   

18.
<正>郑新蓉,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院长《中国教师》:有人说谭老师给学生下跪是道德恐吓或者是冷暴力,您怎么看?郑新蓉:在我看来,这位教师的行为谈不上道德恐吓,所谓的道德恐吓是一种有目的的手段。而根据各方的描述,这位教师是在情急之下一下子给学生跪下了,是发自肺腑、掏心窝地想把学生教好。就像有时候父母被孩子逼急了,可能  相似文献   

19.
权威效应美国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这位心理学家在给美国某大学心理学系的学生讲课时,向学生介绍了一位从外校请来的教师,说这位教师是从德国来的著名化学家,现在由他来给大家介绍他的新发明。然后,这位被请来的教师拿出一个装了蒸馏水的瓶子,对学生们说,这个瓶子里装的是他新发现的一种化学物质,有些气味,请在座的学生闻到气味时就举手,结果多数学生都举起了手。对于本来没有气味的蒸馏水,为什么多数学生都认为有气味而举手呢?这是因为有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现象——“权威效应”。所谓“权威效应”,就是指说话的人如…  相似文献   

20.
佝偻承蜩     
孔子是一位非常善于启发和引导学生的老师,他经常就地取材来教育学生。有一次孔子带着学生前往楚国,途中遇到一位驼背老人,这位老人手拿一根顶端涂有树脂的竹竿在捉蝉,只见他一粘一只,百发百中。大家在一旁看得入了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