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进入了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的重点、难点在于农村低收入群体。职业教育能够改变农村低收入群体命运,共享社会改革发展成果,创造公平就业机会,提升其可行能力,为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赋能。目前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存在着体系的功能性缺陷、层次结构重心偏低以及职业教育和培训模式缺乏适切性等问题。为使职业教育真正成为助推农村低收入群体迈向共同富裕的有效通道,必须构建高质量的县域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建立区域一体化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健全面向特殊群体的职业教育干预制度;以数字化嵌入多场景职业教育和培训,赋能农村低收入群体发展可行能力。  相似文献   

2.
帮助低收入群体缩小贫富差距,一直是政府从公平角度干预经济的主要理由。本在对我国10000余名在校大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调查的基础上,考察了我国高等教育公共支出的公平性。实证分析表明,高等教育公共支出的主要受益是高收入群体,而低收入群体的受益程度却相当有限。因此,以实现公平为理由支持政府在高等教育上承担较大的财务责任缺乏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3.
保障性住房是国家为解决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而出台的一系列住房政策组成的政策体系.近年来,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随着国家一系列不断完善的政策的实施,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这些保障性住房的相关政策在实施成效上仍然存在问题,保障性住房覆盖面积少,供应比例偏少,加上一些地方政府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形成"重市场,轻保障"的惯性,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难题仍然存在.本文主要阐述我国保障性住房的现状,我国保障性住房政策运行中的问题、成因,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城市低收入群体援助政策的理论源于福利经济理论、公共经济理论、补偿理论。援助以生存保障为主、就业援助不足,援助对象以城市低收入家庭的父代为主,缺乏对子代的援助。解决城市低收入群体援助政策问题:一是提高对城市低收入家庭子代的教育援助;二是加强对城市低收入家庭子代的就业援助。  相似文献   

5.
杨竹 《毕节学院学报》2010,28(5):86-90,96
廉租住房保障制度的实施使城市低收入人群聚居在一起,在低收入人群与城市其他普通居民之间划出了一条清晰的地理边界,客观上起到了社会分类的作用。同时,低收入人群在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了群体认同。社会分类与群体认同的交互作用促成了廉租住房住户的社会认同。社会认同有利于增强低收入人群的群体凝聚力,但其中的消极认同却会削弱该群体的生存信心与能力,不利于他们自助能力的培育。社会工作的优势视角强调发现、探索和利用服务对象的优势和资源,协助他们达到自己的目标,有助于廉租住房住户培育积极的社会认同,提升自助能力。  相似文献   

6.
我国个人所得税收入增长较快,但是收入增长幅度与我国经济发展和市场化程度极不相称。我国个人所得税占当年储蓄增长额的比例甚至远远低于低收入国家的比重。作就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且就完善个人所得税法提出了对高收入群体加强监控、调整税率、规范税收优惠政策等方面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什么叫群体?幼儿群体有些什么特点?幼儿群体的教育价值如何?教师怎样发挥幼儿群体的教育作用?本文试图说明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教育与职业》2007,(34):12
近日,威斯康星州获得了一项4亿美元的捐赠,用于帮助低收入家庭的学生进入大学深造。  相似文献   

9.
居民取得住宅权需要借助国家义务的履行才能得以实现,这是对住宅权保护的理解之一,笔者基于本理解对低收入群体住宅权的实现进行论述。解决好低收入群体基本生存的住宅权不仅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还能抑制房价飙升、拉动内需等。对此,笔者从行政法视角明确地提出国家对居民住宅权保障应承担相应义务和失范所带来的法定责任,以保障实现低收入群体住宅权。  相似文献   

10.
一、弱势群体家庭大学生的现实状况何为“弱势群体”?简而言之,就是在社会各个群体中处于劣势地位的人群。在当前,随着社会结构的急剧转型,弱势群体已经由生理性弱势群体或由于自身因素导致社会生存能力低弱的人群(残疾人、孤寡老人、失去父母的未成年人)扩展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生贫困群体(城镇失业无业者、企业下岗者、农民工等)。从群体的基本特征来看,当今社会弱势群体具有“经济上的低收入性、生活上的贫困性、政治上的低影响力和心理上的高度敏感性”。[1]这些都成为影响弱势群体家庭培养和教育子女的直接或间接因素。受家庭因素的制…  相似文献   

11.
幸福是人类永恒的追求,收入是提升幸福感的关键要素,但“伊斯特林悖论”的提出引发了诸多莫衷一是的争论。教育作为提升收入的主要途径,其经济价值对幸福感的影响也日益凸显。基于中国社会综合调查CGSS(2018)数据分析发现,文化消费在教育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不同类别文化消费的中介效应存在异质性,而家庭收入在文化消费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中具有负向调节作用,调节效应检验表明,文化消费对高收入群体和低收入群体的主观幸福感均具有正向影响,但低收入群体在文化消费对主观幸福感的调节作用比高收入群体更加显著。因此,新时代教育应注重提升教育的消费性价值,强化教育“致幸福”实践路径;加强文化消费教育,提高全社会消费素养;构建差异化的文化消费模式,满足不同经济群体消费需求,避免“伊斯特林悖论”再次出现。  相似文献   

12.
【正】近两年,"蚁族"成为了社会热议的一个话题。"蚁族"就是"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蚂蚁具有25万个脑细胞,是昆虫当中最聪明的物种。用蚂蚁的高智商来描绘这个大学生群体的"受过高等教育"的特点也十分贴切。此外,蚂蚁很弱小,往往容易被人忽略,但蚂蚁也可能造成严重的灾害。蚂蚁的这些特点与这个群体高知、弱势,不被人关注的...  相似文献   

13.
我国城市低收入群体问题日益凸显,已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本文结合以城市贫困群体为研究对象的文献资料,从规模、生存现状、演变趋势、解决策略等四个方面分析我国的城市低收入群体。试图从理论上对其做出清晰的概括和解释,为城市反贫困的政策推行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经济的发展促使人们家庭收入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低收入家庭开始关注理财.随着理财观念的普及,家庭理财在低收入家庭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然而,在当前面临不断上涨的通货膨胀,低收入家庭如何理好财是门技术也是门学问.鉴于此,本文站在低收入家庭的角度,对当前经济形势下低收入群体的家庭理财之道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数字     
《福建教育》2005,(6A):4-4
[28]亿2004年.中央财政用于补助免费教科书的支出达11.7亿元.这项政策的落实已经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缓解了当前全国2900万特困群体以及5600多万低收入群体子女上学难的问题:据悉,2005年.中央用于该计划的资金将达28亿元。  相似文献   

16.
弱势群体是需要他人帮助、支持,甚至是救助的群体。相对强势群体而言,他们具有经济上的低收入性、生活质量上的低层次性、政治上的低影响力和心理上的高敏锐性。了解弱势群体的需求状况,分析弱势群体需求结构的形成原因,对于探索与制定正确的弱势群体社会保障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通常认为私立学校主要为中、上等收入家庭服务,然而最近的研究发现,发展中国家大量低收入家庭选择私立学校来获得教育服务.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在于公立学校教育质量不如人意,教育开支在私立学校和公立学校之间的差距并不大,以及公立学校的高限制性入学要求等.发展中国家应致力于改善低收入群体的受教育条件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教育补偿投资;优化教育投资分配比例;规范对私立学校的管理;提高公立学校的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8.
本文使用2017年和2019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以育龄群体为分析对象,研究了家庭就业稳定性对不同收入群体生育意愿的影响。使用两层混合效应逻辑斯蒂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等收入群体的生育意愿高于低收入群体;家庭就业稳定性对不同收入群体生育意愿的影响有所不同,对于低收入和高收入家庭,家人无业或不稳定就业对其生育意愿有正向影响,而对中等收入家庭的生育意愿有负向影响。由此表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与释放生育潜力在总体上是一致的,但在政策实施层面,需要注意日趋不稳定的就业对中等收入群体生育意愿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城市低收入群体存在明显的社会冲突心理,高焦虑、多抑郁,心理健康状况堪忧,主观幸福感低,生活满意度差,心理平衡能力失调,被剥夺感强烈,心理自助能力弱是低收入群体社会心理发展嬗变的脉络,分析此特征对调整和完善有关社会政策、研究城市贫困问题可提供有益的心理依据。  相似文献   

20.
“蚁族”是“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的形象描述,是指毕业后无法找到工作或工作收入很低而聚居在城乡结合部的大学生.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为什么找不到体面的职业而沦落到农民工之境地?大行其道的人力资本理论是否失去了解释力?文章利用人力资本模型对“蚁族”进行了理论分析,利用郑州市“蚁族”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是:“蚁族”现象的存在并不是教育与收入的背离,而恰恰说明了较低的教育投入形成了较低的人力资本,从而导致低收入.大学的急剧扩招导致大学生源规模膨胀、质量下降,学生学习投入不够,高校人均资源投入减少,导致部分大学生人力资本存量低于临界值而沦为“蚁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