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对“三十而立”中的“而立”和“立”进行辨析,探索它们的可能演化过程,指明“立”和“而立”的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2.
周芳 《新闻前哨》2014,(1):38-38
从中央到地方.去年起对经济新闻报道的重视程度都提到了,一个新高度。  相似文献   

3.
周平  谢丽娟 《视听界》2001,(4):54-54
在电视诸元素中,解说、画面、同期声、音乐、字幕等都应相互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统一为主题服务。看电视讲的是一种感觉,观众不可能把诸多元素分隔开来去欣赏。观众看的是一种感觉,一种自我理解的感觉,即“观众感觉”。因此电视的各种元素都必须围绕你要给观众的感觉做文章。一、主观解说与客观采访相“融”。目前,电视纪录片大都采用解说与同期声互补的叙事方法。作为解说除应该避免与同期声的内容重复外,更应该讲究一个“融”字,即在不知不觉中解说与同期声准确并最简练  相似文献   

4.
方宏 《新闻实践》2007,(8):49-49
不久前,兰江导报6月15日2版《厚伦方村有腰鼓队还有坐唱班》一文中的时间问题在评报会上引起编辑、记者热议。文中的时间为"昨天"(即6月14日),但是记者真实的采访时间为6月13日,即"前天"。讨论中,大家争议的焦点是"如果不影响新闻事件的本质,‘昨天’是否有必要改为‘前天"’。  相似文献   

5.
1966年,"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日理万机的周总理挂念着我的父亲刘文辉。他对父亲说:"如果红卫兵来了,您就打电话给总理办公室,我马上派人来。"不几天,红卫兵来抄家,父亲还没有来得  相似文献   

6.
傅海 《新闻采编》2007,(1):27-28
千百年来,人类的思想者不停地叩问生命存在之价值,所谓“意义”与“虚无”,所谓“时间”与“空间”,所谓“有为”与“无为”……每一项讨论都带给我们一些光亮,同时也带给我们一些迷惘。2006年5月,中国大陆一所著名新闻院校的一位学业颇优的女博士抛夫别女,从八楼跃下,结束了她  相似文献   

7.
蒙辉  薛婧 《新闻传播》2007,(8):39-39
采访约时间,是每个记者都需要面对的问题,也是采访的第一步。选择合适的地点、合适的时间进行采访,可以说是采访能够顺利进行的关键。笔者就如何约定采访时间谈谈自己的小经验。  相似文献   

8.
如今,广播节目正以它丰富的内容、亲切的话语和真挚的交流深受听众朋友的喜爱。作为一名节目主持人。如何在节目中找准和把握好自己的感觉,直接影响着一档节目的可听性和宣传效果,甚至决定着一档节目的成败。那么,主持人该如何来找准和把握自己的感觉呢?下面,我从四个方面来谈一谈自己的看法。一、节目主持人应具有强烈的“责任感”。讲政治、讲党性是中国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无条件地服从、服务于党的领导,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也是广播工作者应自觉遵守的宣传纪律。尤其是引导舆论的新闻节目主持人,更要有强烈的时代责任感,要不断…  相似文献   

9.
周志强 《中国图书评论》2014,(8):M0001-M0001
《史记》把好官称之为“循吏”,是说这些官员乃是遵纪守法、遵循律令的人。其中记载的一个叫作“李离伏剑”的故事却颇令人感喟。李离“过听杀人,自拘当死”,  相似文献   

10.
朱鼎健有两个目标,一是要证明父亲是个好父亲,二是要把观澜湖打造成全球休闲旅游产业的一个领航者  相似文献   

11.
人们渐渐地被这样的“制度”同化,感觉不到自己身上人性与良知的力量。他们与制度一道.结成一张密密实实的大网.在遏制他人良知的同时,也遏制了自己的人性  相似文献   

12.
储瑞耕 《今传媒》2009,(10):1-1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写道:"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后谓"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自然要做很多很多的事情.但归结起来,高层次的,很有价值的,我看就是这"三立"、"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换言之,就是"三做"--"做人、做事、做文章".作为新闻工作者,"三立"、"三不朽"非常重要,而且不能偏废,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是全国新闻媒体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方针指引下,三网融合进程加快,为移动互联和视频通讯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移动互联和视频通讯,可以为媒体节省成本,提升运营效率,加速信息沟通,是媒体业务实现转型升级以及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必须具备的新技术,并以此为基础为社会和个人消费用户提供基于移动终端的更便捷和更强大的应用和服务,同时带给他们无缝和全新的个性化体验。  相似文献   

14.
15.
就眼下报刊上的文章而言,涉及“的”“地”“得”的使用,总的看是相当混乱的。我以为.根本的原因,是在有些地处不太容易撕扯清楚。  相似文献   

16.
汪欢 《今传媒》2020,28(5):145-146
安东尼奥·洛佩兹·加西亚是当代最重要的现实主义画家之一,他的新具象绘画是在西班牙传统写实绘画的基础上继承并发展的。他将刻画的对象作为情感的载体,在作品中流露真情实感,让创作出的每幅作品都服从对象与感知。然而由于绘画中的时间、光线、情感等因素,他的静物、城市风景和日常事物题材方面的作品常呈现出一种"未完成"的状态,这种未完成或许是画家有意识地追求画面所要呈现的一种状态,亦或是在无意识状态下作品最终呈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青年记者》2007,(6):17-17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首次直播两会分组讨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冯菲 《大观周刊》2012,(16):223-224
语文教学课堂需要“预设”,而实际教学中往往被“预设”束缚,老师总是想法设法把学生“引”进“预设”中来,这就冲淡了课堂上师生真正意义的交流和思想的碰撞。一堂课的经历,让老师和学生感受到课堂上的“生成”带来的阅读教学的新境界。作为语文教师,除了要认真细致地进行教学预设,还要充分重视和巧妙利用课堂生成的种种机会,追求更加优质、鲜活的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9.
张老侃 《出版视野》2008,(1):40-40,36
重庆出版社曾出过两本张老侃的书,第一本叫《张志侃展言子》,时间是1998年12月,第二本叫《重庆言子》,时间是2001年7月。这两本书都受到读者热烈欢迎,还真是火爆了一阵子,有关言子的磁带也一直热销。 如今张老侃回顾了“重庆言子观象”,好像言子要收场似的。据编者看.张老侃在文章结尾处的这句话是正确的:我相信,重庆言子儿是有其极强生命力的,它不但不会“下课”,它还会以新的内容和新的形势而“雄起”。为什么?《重庆言子儿》的序中作了最好的注脚:重庆言子儿是通俗文化.所谓通俗文化,就是大众文化,没有俗,就没有雅,俗是根,任何时候也动摇它不得。俗是“下里巴人”.和的人千千万万,雅是“阳春白雪”,和的人屈指可数。人民喜爱“阳春白雪”,人民更喜欢开心,喜欢开怀大笑.所以更喜爱“下里巴人”。[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分工逐渐细化,人才也有了各行各业的标准。编辑作为一种社会职业,对其中的佼佼者,即所谓人才,自然也有业内的评说。何谓编辑人才呢?答案因人而异,概括言之,论述的重点似乎都离不开人的“头”、“眼”、“口”、“手”这四大感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