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武术文化中武德的继承和发展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通过近年来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在充分认识武德的基础上,对武德的内容、作用进行研究,得出了武德的重要内容有:尊师重道,保家卫国;重义守信,急人所急;立身正直、谦和仁爱。在此基础上提出武德的发展要与现代文化进程同步;要与社会道德相结合;要与爱国主义精神相结合;并要重视武礼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武德是武术文化内容之一,优秀的中华武德对大学生的德育建设有积极的影响。高校大学生德育教育要充分利用和吸收优秀的传统武德思想,让武德思想服务于高校大学生的德育教育。  相似文献   

3.
武术教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体现之一,中华武德作为武术教育的核心内容,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实现路径。基于此,武术教育中武德传承内容需从“仁爱、正义、礼仪、诚信、勇敢”五个方面进行探究,并提出在立德树人视阈下武术教育中武德传承路径:引入中华武德文化教材、打造中华武德特色课堂、加强武术教师的武德修养、开展武术竞赛活动和注重课堂教学评价,以更好地促进中华武德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和逻辑分析法,对现在的学校武术教育,尤其是对武德方面的教育现状进行分析,以求促进学校教育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实现。研究发现:学校武术教学很少将武德内容纳入教学中;现今学生的道德品质情况不容乐观;体育教师队伍师德问题时有发生,应该加强武德教育的管理;丰富武德教育的内容;渗透武德于技能训练中。  相似文献   

5.
《体育文史》2000年第3期发表了程大力同志的《“武德”是一个历史范畴—兼论“武德”在现代武术界之不合时宜》一文,观点新颖,令人耳目一新。在武术界人人讲武德、武术报刊杂志处处提武德的今天,作者石破天惊,提出与之截然相反的观点,有“治学不为媚时语”之勇气与胆识。然而,细读此文,笔者心中的疑团愈来愈强烈,“到底还要不要提倡武德?”一程文认为在明代以前,武德只不过是战争伦理学;武德渊源于清代民间秘密结社组织,不适用现代法制社会,现代武术界提倡“武德”是荒唐可笑的事情。然而笔者认为武德起源很早,不能简单地理解…  相似文献   

6.
对武术概念的再认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谭炳春 《体育学刊》2004,11(4):65-66
结合武术发展历史、现状,从人文精神、武德方面研究武术的概念,认为对武术概念的认识是发展的,武术概念就是以技击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武德兼备,培养全面发展人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相似文献   

7.
武德教育是武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武德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运用文献资料、访谈法和综合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武术教学中武德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武德培养进行了探讨。认为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开展武德教育工作是对素质教育的深化和改革。寓武德教育于教学、训练之中...  相似文献   

8.
针对武术界不少专家学者对武德缺乏应有的认识的实况,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武术文化为出发点,重点以字源为逻辑起点解析了中华武德的内涵,得出以下结论:(1)"德"字的本意是心正、目正、行正,是以仁爱为核心而发自于心、表现于行的一个内外统一的概念;"武"字的本意是持戈而立、举戈而动、荷戈而行,具体到武打技术,其核心是技击能力。(2)就核心层面而言,武德是限制习武者使用武力的内在制约机制,其存在的前提是习武者具备一定的技击能力,其核心是习武者发自内心地不随便使用武力,其根本是习武者具有仁爱之心。(3)拓展之后的武德涵盖了习武者在为人处事方面应遵循的各种日常道德规范和在习武过程中应具有的各种意志品质等方面的内容。(4)升华了的武德是习武者追求的一种"高尚精神境界"。(5)武德中有些内容已经不合时宜,但其主体内容值得深入挖掘,继承创新,特别是在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力建设文化强国的当今时代。  相似文献   

9.
析中华武术中的传统武德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5  
采用哲学研究与逻辑分析的方法,对中华武术中传统武德的俗文化特征,传统武德主体内容的三重结构、传统武德的实践程序等问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0.
采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文献资料以及专家访谈等方法,调查和分析福建省部分高校武德教育的现状。结果表明:当前习武大学生对武德缺乏足够的认识;对武德的内涵、内容理解不够;大学生在习武过程中武德修养还不够完善;教师在武术课教学中武德教育的实施还不全面。针对这些问题,结合武德教育现时代的内涵和价值、积极作用和意义,提出加强武德教育,开设武德教育课程,创设武德教育情境等措施。  相似文献   

11.
运用口述史方法、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老一辈武术家群体进行访谈,研究当前我国学校武术教育中武德传承的主要内容及对策。研究认为,在学校武术教育中武德传承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其传承内容的选择既要符合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又要符合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学校德育的价值取向,应该把仁、义、信、勇作为学校武德传承的主要内容。并提出应重视武德伦理规范教育、加强武术礼仪教化功能、强化学生意志品质的磨砺、注重教师口传身授的潜移默化和突显武术历史人物典故的激励作用,以更好地促进学校武术教育中武德的传承和弘扬。  相似文献   

12.
信息     
9月21日,时逢九九重阳节,著名武术家李子鸣的高徒、八卦掌传人王桐邀请各门派代表,在京举行尊师重道联谊会。此次联谊会是继1992年尊师重道联谊会之后又一次盛会,旨在发扬中华武术,弘扬习武重道的优良传统,加强武术界精神文明建设。在会上还举行了王桐老师收徒仪式,来自全国各地的14名新弟子正式拜师,并接受了武德教育。参加联谊会的有北京市武协主席刘哲、常务副主席范宝云及各拳种研究会会长近百人。  相似文献   

13.
武术文化中的道德规范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武德是中国武术理论观的核心,表现为以道德规范武术行为与方法,使道德观念成为武技之准则。武德以尊师重道、重义守信、立身正直、谦和仁爱为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4.
“文以评心,武以观德”,说明了武德在中国武术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武术在长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突出地强调了道德修养的作用,并以传统的崇德扬善的道德观来协调习武者与他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达到“德”与“艺”(武技)的统一。文章以武德的概念,传统武德的主要内容为出发点,来分析武德在武术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价值。以此来激励更多的人注重对武德思想的关注,及学习。  相似文献   

15.
周伟良 《武当》2015,(1):46-49
(接上期)二、考评问题段位考评条件和要求,是武术段位制的核心所在,文件中也对各级段位的考评标准与条件提出了种种要求。但是,其中不少规定或是徒为虚设,或是囿于一端而未加详察,所以问题比比皆是,社会上不少关于武术段位制的指责,有不少正是由此而发。1、匪夷所思的"武德"在武术段位制文件中,"武德"是考评各级段位的重要内容,被屡屡提到。如《中国武术段位制》的"段前级标准"中要求"接受武德教育","初段位标准"中要求"遵守武德","中段位标准"中要求"注重武德修养","高段位标准"要求"武德优秀"和"武德高尚"等等。《(中国武术段位制>管理办法》对武德的表  相似文献   

16.
李铁 《精武》2014,(36):218-218
武术是我国一项传统的体育项目,有着较好的群众基础,武术也是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武术课教学。教师在上武术课程时不仅仅是要向学生传授武术的基础技能,更要注重在教学中渗透武德教育。该文主要就武德的含义、武德教育的内容以及高校武术教学中武德教育的必要性进行论述,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校武术教学中进行武德培养的方法,希望为高校武术教学的改革提供一些理念参考。  相似文献   

17.
伦理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以"仁"为核心,强调道德义务,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忠恕之道的行为尺度,其对民族的繁衍和文化的延续起着重要作用,而武德就是习武群落中的行为规范,是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探索伦理思想下的武德内容及其表现特点,在现代社会失"和"状态下,武德是武术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之一,是构建社会价值体系的内容,是解决人类问题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18.
武德是武术在几千年的实践和发展中,习武者不断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和智慧,逐步形成的传统道德准则。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分析探讨武德的主要内容,结合自身教学实践阐述了在武术教学中对当代大学生武德的培养及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19.
通风报信     
缅怀先贤 振兴意拳燕侠2000年11月25日,数百名来自海内外的意拳(大成拳)门人汇聚北京凯迪克大酒店,共同纪念意拳宗师王芗斋先生诞辰115周年.。参加这次纪念活动的有亚洲武术联合会第一副主席、香港意拳学会会长霍震先生,中国武术院副院长王国琪先生,北京武术院副院长毛新建先生,王芗斋先生的女儿、北京意拳研究会名誉会长王玉芳以及北京市武协各门派的代表冯志强、刘学勃、李秉慈等人。北京市意拳研究会会长姚承光先生首先致了开幕辞.接着,霍震先生做了题为《立武德为首》的讲话,他回顾了意拳走过的80年的历程,肯…  相似文献   

20.
《湖北体育科技》2020,(2):185-188
本文旨在调查其起源及明确武德精神具体代表的内容,并探究其继承和发展的方式与当今价值观是否相吻合。通过文献资料法和调查法,调查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武德培养的现状。武德就是历代习武之人在实际行为中总结出来的,它广泛吸收了我国各种传统文化思想,尤其是儒家文化思想的影响颇深。就目前来说,可以肯定的是武德在高校的德育建设中起到了特殊的作用,培养了学生尊师重道、重信守义、立身正直、谦和仁爱的思想,也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道德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