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依据语言接触过程中,外来词必然要被本族语化这一语言规律,从维语中汉语借词的语音、构词方式、词义的本族化三方面分析了汉维语接触过程中不可忽略的"本族化"语言过程。  相似文献   

2.
从语言接触看英语借词对汉语词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词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语言现象。英汉语言接触对汉语最直接、最明显的影响莫过于外来词的借用与吸收。借词的使用丰富了汉语语言,使汉语表述更加方便,简洁;同时,也对当今汉语词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从语言接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英语借词产生的原因以及对汉语词汇构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清末民初时期维新人士在中国引入日本文学,成为日语进入中国的开端.随后通过留学生和国内知识分子对日本文学大规模的翻译活动,日语词汇大量的进入中国.日语借词主要包括自创汉语词汇、借用中国古籍中的词语赋予新含义的词汇、用汉字音译西文产生的词汇、传入汉语后词义发生变异的词汇、日语生造汉字等5种词汇.现代汉语中的社会及人文科学方面的名词和术语约有七成是源于日语的,日语借词的传播更广,速度更快,载体更加大众化,内容形式更加多样化.  相似文献   

4.
中日两国有着悠久的文化交流历史,汉语词汇、日语词汇相互借用,互相渗透。近现代大量的日语借词进入汉语,成为了汉语词汇的一部分,为中国引进、吸收现代文明提供了便利。日语借词增加了汉语词汇的数量、丰富了汉语词汇的表现力,对汉语词义和语法都产生了影响。汉语在吸收日语词汇的过程中,对日语借词进行了改造和同化。日语借词的不断进入,会增加汉语词语结构的复杂性,需要开展日语借词使用的规范工作,以提高语言交际效率。  相似文献   

5.
语言变化是不可避免的。对语言变化的态度和看法也是因人而异的。在语言相互交流中,不断吸收新成份,逐步发展、完善自身,促进语言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6.
中日交流可谓源远流长。汉唐时期,日本以中国为学习对象,汉字由中国传入日本。而到了近代,中日交流却出现逆转,日本的"汉语"大量地融入到中国的日常用语当中,日语的借词成为汉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拟从现代汉语中日语借词的传入的几个阶段展开考察,力图对日语借词有一个更准确的认识,从而对日语学习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汉语的借词与双向借词孙玉溱(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关键词:语言,汉语,借词,双向借词从另外一种语言借来新词,这类词叫“借词”。这在任何语言中都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借词又叫外来词。由于一个统一国家内各民族之间相互借词的现象很多,叫“外来词”容易产生歧义...  相似文献   

8.
英语民族在同汉民族的接触过程中,借入了一些汉语词汇。这些词汇主要来自中华文化、生活习俗和地理概貌三个方面。从英语的汉语借词中,我们可以窥察出英汉两个民族文化接触的历史轮廓。  相似文献   

9.
讨论了汉语和维吾尔语中互相借词的情况,阐明现代汉维语中这些借词的词汇体系,在各自语言词汇系统中所占的比重和地位,以及借词所指事物的范围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汉维两个民族的语言接触情况以及两个民族的文化影响情况的不平衡性。  相似文献   

10.
汉语与维吾尔语密切接触,相互影响。汉语借词的借入对维吾尔语构词方式、词义以及词义演变方面产生了很大影响。文章总结并分析研究汉语借词对维吾尔语词汇的影响,有助于更好的推进维吾尔语发展和演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国.在长期交往过程中,文化、语言相互影响、相互容受.早期汉语传入日本,在语音、文字、词汇等方面对日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是,进入晚清尤其是在甲午战争之后,在“西学东渐”的潮流中,“日语借词”作为载体将近代西方的新知识、新思想传入到中国.随着五四运动的深入,出现的“日语借词”则对近代汉语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梅州客家话粤语借词的语言接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托马森七个机制的接触性理论,对梅州客家话中粤语借词产生的条件和方式进行研究分析,认为梅州客家话由于地理、经济文化等因素使得客家话和粤语的接触比其他地区深入,其粤语借词的产生主要受到语码转换和语码交替两个机制的影响。通过与江西(赣南、大余)客家话进行比较,列举出34个梅州客家话中特有的粤语借词,最后得出梅州客家话借用粤语词的分布情况:借用最多的是名词,其次为动词、形容词、副词。  相似文献   

13.
汉语词在日语词汇中所占的比例接近半数,包括来自汉语的借词和自造词两部分,其中绝大多数是名词,也有动词、形容词、副词等。汉语词多用于公开和正式场合。从读音上可以分为吴音词、汉音词、唐音词以及惯用音词。日语中的汉语词跟汉语相对比,有同形同义词、同形近义词、同形异义词及汉语中不存在的词四种。  相似文献   

14.
斯大林曾经明确地指出:“语言,主要是它的词汇,是处在差不多不断改变的状态中。工业和农业的不断发展,商业和运输业的不断发展,技术和科学的不断发展.就要求语言用工作需要的新的词和新的语来充实它的词汇。语言也就直接反映这种需要,用新的词充实自己的词汇,并改进自己的法构造。”  相似文献   

15.
汉语中日语借词的涌入有诸多方面的原因,如社会变迁的需要、文化失衡的结果、留日学生和政治人物以及各种媒体的作用等。根据其借用特点可分为音译、意译、借形、音意兼译四大类型。日语借词对汉语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增加了汉语词汇量,丰富了汉语词汇的表现力,日语的一些构词法对汉语语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并且,日语借词在输入和使用的过程中发生了语义演变,使汉语的词义发生了扩大、缩小或者转移等变化。  相似文献   

16.
根据表现形式、借用方法、渗透程度,可以将哈萨克语中的汉语借词由低到高分为四层:低层、半低层、中间层、半高层,不同层级汉语借词之间的联系体现为:上层汉语借词是下层汉语借词的深化。不同层级汉语借词的进入过程反映出汉语、哈萨克语在接触中显性——隐性——异质的跨界,亦即语音——词汇——语法的渗入,汉语对哈萨克语的影响过程为吸收——改造——趋同。  相似文献   

17.
借词也叫外来词,通常认为它指的是音或者义借自外语的词。民族之间的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移民杂居、战争征服等各种形态的接触,都会引起语言的接触。语言的接触有不同的类型,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词的借用。只要民族之间有接触,就会有词语的借用,每一种语言都有一定数量的借词,汉语也不例外。一、汉语借词现象在汉语史上的借词现象的高峰时期概括起来主要有七段。1.汉代从西域借词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讨论壮侗误族语言的汉语借词。旨在通过壮侗语族各语言汉语借词的横向比较,找出它们在音节结构、声调、声母和韵母方面的共同特征,并透过壮侗语族诸语言汉语借词声母或韵母的变异现象,追溯汉语语音历史演变的痕迹。通过比较我们发现,壮侗语族语言汉语借词的音节结构相似,声调、声母和韵母都有比较整齐的对应关系。这种现象并非偶然,这是壮侗族语言在历史上长期受汉语影响的结果,是汉语语音史研究的重要佐证材料。  相似文献   

19.
借用外来词汇是一种语言与异质文化交往时不可避免的普遍现象,是语言接触的必然结果。对比分析英汉语言的借用方式,语源特征,借用语域,借用效应和借用态度,探讨英汉语言中相互借用词汇的关系以及这些借词有助于提升英汉语言文化价值、丰富文化内涵、促进彼此文化交流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0.
词汇相互借用是各种语言所共有的现象。英语在发展过程中吸纳了众多的汉语借词,借入方式不拘一格,所折射的文化色彩斑斓,独具特色,而且有其深刻的文化成因。从分析英语中汉语借词的文化渊源入手,可了解汉语借词的语言特点、词法特征、借词的借用方式以及借词的借用特点,进而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运用借词进行语言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