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习题教学是物理教学程序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环节.审题能力培养又是习题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审题的好坏直接关系着解题的成败.不少学生深有感慨,物理学有趣,物理课动听,物理题难解.究其原因,是他们做题时不善于对题目作深入细致、全面准确的审题分析,不舍得在审题环节上下功  相似文献   

2.
高考《考试说明》中明确表示学生应具有五个方面的能力.即: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这些能力通过审题而开展.审题看似一种阅读能力,实质上是多种能力的集中体现.物理解题的审题过程,就是破解题意的过程,它是解题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第一步迈不开,具体的解题也就无从谈起.审题是解题的灵魂,审题正确,条分缕析,所向披靡;审题失误,南辕北辙,满盘皆输.可以说审题的质量直接决定着解题的成败,“成也审题,败也审题”.高考经常有读不懂题、读漏题或读错题意等等情况,从表面上看是“粗心、马虎”,实质上是审题能力不高的表现.因此,如何指导和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相似文献   

3.
物理是高中课程中重要的基础科目,也是高考的必考科目,所占的分数比例很重,物理成绩的好坏直接决定了高考分数的高低.提高物理能力有助于学生提高物理分数,物理能力主要包括物理思维能力、审题能力、分析问题和解题的能力等等,其中解题能力是高中物理的关键点.高考的物理题量大、难度大,这就要求学生有较高的解题能力,本文结合实际例题,分析了物理解题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培养解题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审题能力是高中物理解题的基础和关键,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是解题成功的根本。所谓审题,不只是读题,是从题目的陈述中正确分析出题目所给的条件、物理过程和形成的物理情景,准确建立物理模型,从而找出遵守的物理规律。审题是要把题目的具体条件和过程审出来,把遵守的规律审出来,把具体模型审出来。审题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包括阅读、理解、分析、判断、推理等多个思维过程。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对物理审题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卢海兵 《物理教师》2010,31(9):55-56
高考的命题是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都是从审题开始的,迅速、准确地读懂题意是解题的良好开端.审题能力,实质上还是理解能力,这是高考能力要求的第一点.有不少学生在平时复习过程中草率看题,审题毛糙,只关注具体的已知数据,而不注意分析物理过程、状态以及隐含条件,粗心大意,更有甚者对某些考题根本看不懂,这其实都是审题能力不高的表现.本文拟从3个方面谈谈如何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相似文献   

6.
在初中学生的物理教学中,物理老师对学生起的引导作用固然十分重要,但学生自身对物理习题所描述意思的理解能力也很重要。就目前很多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而言,有很多学生没有足够的物理审题能力,而审题的偏差给他们解题带来了严重的困难。因此,本文对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相关的研究,便于促进初中学生物理学习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陈奎 《中学理科》2007,(3):56-57
高考物理考试中,审好题是最终解答好题的关键.在平时测试或各类考试中,我们时常能听到这样的话,“××道题我看错了.”“×××道题我看不懂”等等,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些考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审题习惯,不清楚审题的基本方法.2007年高考又将到来,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广大考生,本文从三个方面谈谈物理审题的基本方法,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物理解题中的审题就是要了解时间、位置、对象、过程、已知条件和所求结果.审题的质量直接决定着解题的成败,是解题的第一步,是求解问题的关键.下面归纳出审题中应注意的六个问题,配以实例作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9.
俞荣山 《物理教师》2000,21(5):43-43
高考中,对大多数考生来说,物理概念、规律虽掌握得比较好,数学功底也不错,但在考试中屡屡失误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在考试中没有仔细审题或不会审题.物理解题中的审题是通过审阅题文和题图,理解题意,弄清题目涉及的物理过程,想象物理图景,明确已知条件与所求问题的关系等从而进行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活动.审题的质量决定着解题的成败. [例1]如图1所示,在空间存在着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和竖直方向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为E,磁感强度为B,在某点由静止释放一个带电液滴a,它运动到最低点处,恰与一个原来处于静止状态的液滴b相撞…  相似文献   

10.
年复一年的物理教学中,我常听到学生向我说起“一拿物理题目总是无从下手.听老师讲解或一提醒我其实全会”;“物理学会容易但做题难”;“物理题目容易做错”等.原因在什么地方?我想这主要是我们不会审题造成的.那么.何为审题?如何将审题环节做得更好呢?在此也谈谈关于审题方面的几点个人看法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审题是制约很多学生考试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一个普遍的实际问题.审题说到底是方法、习惯问题,要过好物理审题这一关,笔者认为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2.
解题总是从审题开始,迅速、准确地读懂题意,对于解题是非常重要的.有人把审题中出现的错误都归结为粗心,其实粗心只是一种表象,实际还是能力问题.提高审题能力,不能靠突击,不是一两次讲座所能解决的,更不能靠临考前的叮嘱,只有平时严格训练,才可能逐步实现.平时每做一道题时,都要先认真读题,再进行分析、理解,不断总结审题的经验和教训,在实践中逐步提高自己,审题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如下5个环节。  相似文献   

13.
审题看似一种阅读能力,实质上这是多种能力的集中体现.审题的质量直接决定着解题的成败.准确、迅速地审题,是正确解答问题的基础和开端,在审题时既要注意从整体上把握题目所述的物理过程,又要认清在整体中所包含的子过程,同时还要能准确找到各子过程之间的联系.考生经常有读不懂题、读漏题或读错题意的情况,从表面上看是“粗心、马虎”,实质上是审题能力不强的表现.因此,如何提高审题能力,养成良好的审题、解题习惯,必须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张正成 《甘肃教育》2009,(16):49-49
审题能力是思维能力的一种,它要求学生能够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将实际问题分解、迁移和重组,使问题得到解决。在教学过程中,根据物理学科认识的形成和发展规律。我认为应从三个方面来着手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即:审题能力的形成、发展和运用。  相似文献   

15.
分析解决物理问题不仅是对所学知识复习巩固的有效措施,也是培养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途径.物理题蕴含着概念、公式、规律间关系的多样性,决定了物理题目的无限化.1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无论是平时单元测试,还是高考,出现的各种失误中,审题错误可算是最常见,而又最令人惋惜的失误了.审题能力差说到底是习惯、方法问题.要提高审...  相似文献   

16.
徐勇 《物理教师》2005,26(5):30-32
近年来部分省市为更好地考查学生的探究、自学能力和发展能力,其中考物理试题中经常出现一些以高中物理知识为载体而对学生进行探究能力和物理研究方法考查的考题,不妨称其为“下放题”,此类题目的背景是高中物理中某些与初中物理联系较密切的内容,题型看似“起点”较高,难度较大,但其中所含的物理问题一般并非太难.分析此类问题时关键是需要细心阅读审题,在初中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加以推断,努力找到知识的“落点”,从而准确分析出问题的答案.本文略举几例加以分析,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7.
傅秋红 《农村教育》2006,(11):61-62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虽然这句话已被贬意地互传了好几代,但在高考当前,有谁能否认“考试”“分数”的份量。在培养能力的同时,如何学会考试,争取更高的分数,便成为教师、学生共同的目标。在物理考试中.我认为关键在于破译题意,即我们通常说的“审题”。所谓“审题”就是通过阅读试题的文字,观察图示、图表.并经过加工整理。找出题中的关键词语,把出现的物理现象、过程与物理知识联系起来,建立起相应的物理情景,根据各状态或各过程所遵循的规律.架没起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关系的桥梁.最终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与方案。审题是解题的首要环节,是提高正确答题和答题速度的前提条件。审题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8.
物理解题一般包括识别现象、建立模型、选用规律、列方程、演算结果以及审视答案等几个基本过程.识别现象是通过审题来完成的.审题是解题的第一步,同时也是解题成败的关键。不少同学认为“审题只不过是读几遍题目而已”,这是对审题的误解.审题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不但包括阅读、理解、分析、综合等多种能力,而且还包含严肃、认真、细致的态度等非智力因素.  相似文献   

19.
夏飞 《理科考试研究》2006,13(11):43-44
在物理习题中,有一类习题,题设巧妙,前面的信息为后面的问题巧妙设置了铺垫,看似不相关的两个问题,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若能巧用暗中架设的桥梁,问题便会迎刃而解.这类习题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审题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现推荐几例。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20.
1问题的提出 实际教学中,不少学生反映物理课堂听得懂,可是习题做不来,甚至不知道怎么思考.其实这个问题也同样困扰着老师.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学生缺乏基本的审题能力,缺少分析问题的方法,或者这个知识外延性很强,以学生目前的认知水平确实不能完全掌握等等.无论是哪个原因,如果不能在短短几堂课内解决,我们怎么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