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博客(简称“微博”)是近年来诞生的一种网络应用形式,由于它极快的发展速度和不断增加的用户量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本文以新浪微博为例,着重研究微博中的网络文化和文化偶像,即微博中的文化名人,在文化视角下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特点和作用,并对微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正借助手机的移动性与网络的自媒体性双重结合,微博已经融入到现代人的生活当中,并极大地改变了现代个体的生活圈子,微博文化已经成为媒体文化的最新产物。"微博控"的出现足以说明微博的控制力和影响力,这些人对微博产生了强烈的依赖性,对微博极度狂热,沉浸于微博平台所塑造的虚拟空间里,并且行为方式受到微博言论的强烈影响。鉴于此,可将微博文化定义为:多元而分散的社会主体在微博技术平台上所从  相似文献   

3.
微博时代的到来,带来了传播方式的极大变革。人们从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变成信息主动传播者,而公共开放的网络空间不仅使得信息传播变得快速便捷,也赋予了人们话语权,使之参与到社会问题的讨论中来。总体而言,微博时代带给我们诸多"狂欢",然而,微博时代还潜藏着文化上的巨大隐忧。具体而言,人们话语权的获得,传统文化的失落,微博时代的利弊同在,忧喜参半,恰恰是微博时代的"喧哗众声"。  相似文献   

4.
朱祖熠 《今传媒》2014,(12):118-119
微博作为一种社会化媒体,凭借其信息简短、传播迅速、交互性强、操作便捷、用户规模庞大等优势,已经成为了传播公共事件,引起公众讨论和参与,甚至影响政府决策和行动的一支重要力量。广义的参与概念,不仅增大了它的范围包括公共形式的接触,甚至延伸至公众所有的特权,因而以微博等网络交流平台的政治参与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不同于国外集中于选举的讨论,中国的微博用户的公众参与政治参与范围得到了极大的延伸。  相似文献   

5.
张爱凤 《新闻大学》2012,(3):100-105
从文化研究的视角来看,在中国,微博的崛起和发展是一个具有变革性的文化事件。在当代,"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阶级政治理论已经过时,以文化身份、个体欲望、多元价值诉求为核心的文化政治既显现在现实生活中,也活跃在微博空间。微博重新建构了一种新型的文化权力关系,那就是在传统媒体时代被忽略、被压抑、被定义的弱势方依靠话语"释放"和"聚合"的力量,对权力关系的强势方发起了挑战。这种嵌合在日常生活中的微观文化政治一方面释放了大众传播时代被抑制的大量平民话语,在某种时刻成为社会压力和矛盾的减压阀,另一方面也对宏观社会政治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6.
郭明义借助移动互联网进行自媒体公益传播,把自己平时的生活与工作情况、参加爱心活动的感受都发布在微博上,形成了独特的微博公益品牌。郭明义微博传播社会公益文化,汇聚向善的力量,拓宽了社会公益传播的新渠道,用新媒体聚合向善的力量,巩固了新媒体平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彰显了公益传播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微博作为一种以发现和分享为基本特征、极具互动性的网络传播手段,大大增强了普通民众的话语力量,加速了社会话语权的分流倾向。本文以2011年春节的热点事件微博打拐为研究对象,从文化研究的角度剖析微博的特性,以思考其对于公民意识和公共领域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李开复微博:转发评论是一种力量更是一种责任,我们传播但不传谣,我们围观但不盲从,我们尖锐但不违背事实,我们率性但不出口成脏,我们是微博人在微博的舞台上,你我不只是看客,积极参与分享互动,从自己做起,让我们的微博更清澈、更温暖。  相似文献   

9.
季节 《报刊之友》2012,(2):94-95
7.23动车事故发生后,网民在微博上形成了前所未有强大的舆论力量,微博集结了最广大群众的救援力量,人民群众在网上网下同时开展及时有效的救援直播和爱心传递。对比三年前的4.28胶济铁路特大事故,前者死伤亡人数远远超过此次7.23动车追尾事故,但是影响和传播面要远远小于这次动车事故,原因主要归功于微博力量的介入。本文从微博“先声夺人”、“调动力量”、“传递民心”三个角度分析微博在此次动车事故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提出微博作为一种新媒体,必将在中国社会网路舆情上起到里程碑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微博作为新型的信息传播平台,凭借其庞大的应用群体,简单易用的操作模式,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在信息交流方面为人们所接受并异常热捧,影响并改变着越来越多的人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微博文化,微小的只是形式绝不是力量。大众传播视阙下的微博文化正在改变着传统的传播理念和传播方式。本文在分析大众传播视阙下微博文化社会影响力的基础上,探讨了大众传播视阙下促进微博文化发展的策略,以期为发展微博文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微博作为网络媒体一种崭新的应用功能,凭借着其入网门槛低、互动性强、信息传递快捷、多媒体融合等特征,一经面世便立刻吸引了诸多网友的追捧。然而,微博给网民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存在虚假新闻和信息的泛滥、不正当的舆论导向、非主流文化集散地、精英化的趋势愈来愈明显等方面的缺陷,从而对微博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秩序的维护带来了极大的冲击。针对微博“新闻道德”缺失的现状,本文提出应从网络媒体运营商、政府相关管理部门、普通大众的社会道德和新闻素养教育、新媒体法制建设等几个方面进行改进.从而保障微博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微博在中国的发展虽然时间不长,然而,这个由140个汉字组成的交流平台迅速吸纳了2亿用户,其发展之快、影响之大、对社会生活参与之深,不可小觑。鉴于微博正变成最热门、最时尚的互联网应用之一,各类媒体为构筑全媒体战略,相继开辟了自己的微博平台。同样不容忽视的是,微博是一把双刃剑,信息碎片化且鱼龙混杂。媒体如何运用微博平台,发挥舆论引导作用,便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刊《前沿关注》栏目讨论媒体微博的价值与功能,希望有助于我们辩证、全面地看待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3.
《新闻前哨》2012,(1):8-8
朱继东在2011年第12期《新闻实践》上撰文,指出微博越来越显出其巨大的影响力。也暴露出了谣言不断、辱骂遍地等很多问题,这对我们如何“善待善用善管”微博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应该从4个方面努力规范、管理、引导微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微博改变了传媒生态和传播方式.它不但正在成为重要的新闻源头,还以传统媒体不能比拟的速度,传播着各种各样的信息、观点.一种传播媒体普及到5000万人,收音机用了38年,电视机用了13年,互联网用了4年,而微博只用了14个月.美国学者谢尔·以色列将这股新生的力量命名为“微博力”.我们要正视这般力量,正如谢尔·以色列在他的著作《微博力》中所说:“我们正处在一个转换的时代——一个全新的交流时代正在代替老朽的、运转不灵的传播时代.在这个由微博推动的、正在到来的交流时代,如果我们还没能跟上它的脚步,那么就可能会被这个时代所抛弃.”  相似文献   

15.
《新闻天地》2011,(8):11-12
当联合国开始在新浪微博含蓄地向中国催款,当美国驻华新大使来华前先对中国的微博产生兴趣,我们有必要在2011年刚刚过半的时候,回头看看这些日子微博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好人好事微博打拐这恐怕是微博在2011年的第一声呐喊,也是迄今最有力的微博行动之一。从春节前开始.著名学者于建嵘开设了“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微博.倡议网友拍城市街头的年轻乞讨者.解救其中的被拐儿童。  相似文献   

16.
2010年,被称为中国微博元年,微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传播。由于信息源丰富、传播速度快、扩张力度强、影响力大.微博正在带来一种新的媒体格局。短短百余字.就将身边的一件事.用微博体的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成为一种“新新闻文体”。毋庸置疑.作为“全民记者”所创造出来的“微新闻”.肯定不如专业记者所采写的新闻那样“规矩”。但作为一种新兴传播载体.微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目前微博的注册用户是1.4亿.访问用户规模已经突破了2亿。这足以说明“微新闻”存在的价值和作用。那么.今天我们军队新闻工作者应该向“微新闻”学点什么呢7  相似文献   

17.
张颖 《新闻传播》2012,(4):144-145
微博作为社交型的新媒体,以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是新闻传播者的自主性、交互性特点,正在悄然改变我们信息接收方式。同时,随着智能手机应用、3G技术的发展、微博用户量激增,微博成为当代传播格局中不可忽视的新力量,其不断彰显的传播力、影响力、冲击力,使传统媒体面临挑战。基于以上原因,本文对微博时代,传统媒体该如何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作为新媒体的一种代表性形态,方兴未艾的微博对于过去由传统媒体把关的舆论生成机制形成了极大挑战。本文从传播学和叙事学角度对微博作了一些审视,分析微博叙事的草根性、即时性和互文性,并就新的舆论环境下如何加强舆论引导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微博给我们带来了新的体验,微博直播也逐渐成为人们发布信息的方式之一,但微博"直播自杀"却引起舆论的旋风,随之掀起网络语言暴力、网络戾气的愈演愈烈,对网络与现实两个空间都造成极大冲击,对社会和某些个人带来了巨大的伤害。我们应该多考虑一下"微博直播自杀"带来的负面效应,采取措施来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20.
微博是时下网络一大热源,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这一平台来抒发个人情感、关注国家大事、评议社会热点。微博也是一把双刃剑,随着这种载体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日增,如何辨别真相与谣言,让微博真正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正面力量,值得媒体人深思。怎样看待微博对记者调查报道的影响及记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