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高民生新闻质量之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贵平 《新闻前哨》2005,(12):40-41
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重塑国家媒体亲民有信的公众形象。但是不容回避的是,当下中国的电视民生新闻并不是一种成熟且具有独立新闻品质的新闻样式,如何正确认识和报道好民生新闻,如何在把握好民生新闻民本理念的同时,警惕新闻的“庸俗化”倾向,还有很多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1.突出个性化,规避同质化。 电视民生新闻的同质化主要反映在不同地区的节目类型相似、缺乏地域特色和本土文化内涵;节目构成、主持风格、采编播手段、节目包装以至节目内容上都存在严重的趋同现象。  相似文献   

2.
金源  赵晴 《新闻前哨》2006,(9):70-70
民生新闻以其民生视野、民生态度和民生情怀日益成为新闻界的新宠,电视领域的民生新闻更是备受观众青睐。武汉电视台去年推出了该市电视新闻史上第一个民生新闻节目——《百姓连线》,如今收视率跃居武汉电视台所有自办节目的第二位,这证明它有助于地方电视台走出困境。但欣喜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表明电视民生新闻水平仍然有待提升。  相似文献   

3.
洪炜 《东南传播》2016,(11):32-33
民生新闻的形式日趋多样化,电视维权,电视调解,电视帮忙节目已经成为民生新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电视维权节目,因为有情节、有矛盾、有冲突,并确实能够一定程度上帮助百姓解决生活和消费过程中遇到的实际纠纷,因此成为民生新闻栏目发展的热点。同时,电视维权也会陷入不够客观,太过琐碎的误区。因此,做好选题关,重视平衡采访,是做好新时期维权节目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电视民生新闻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挖掘新闻止于表层、节目流于世俗、同质化竞争严重、栏目风格单一等问题,探讨电视民生新闻发展空间,在民生新闻深度和广度上进行挖掘、在新闻品位上进行提升,致力于栏目的个性化和多样化,可为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天地和更大的可持续发展能量。  相似文献   

5.
赵红勋 《新闻世界》2011,(1):113-114
电视民生新闻记者作为电视台传播信息的窗口,他们的素质关系到电视民生新闻的节目质量。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要想在媒体竞争的时代立于不败之地就要提高电视民生新闻记者的素质。本文把电视民生新闻记者细分为电视民生新闻文字记者、摄像记者和出镜记者,并对他们所应具备的素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试谈如何做好电视民生新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电视民生新闻的走热,成为电视新闻业界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那么,什么是电视民生新闻呢?正如“新闻”定义的众说纷纭一样,至今为止,并没有一个有关电视民生新闻的公认的权威定义。但是,有关电视民生新闻的核心要素,还是形成了其基本的共识,比如电视民生新闻叙述的角度、叙述的方式,电视民生新闻关注的内容等。本文试从这几方面着手,并结合电视民生新闻应注意的问题,对如何做好电视民生新闻谈几点自己的认识。一、平民的视角,平易的叙述传统的电视新闻节目是以传者为中心的。长久以来,媒体的镜头大都存在两种倾向:—是“仰视”,节目“官气”太重,给人一种遥不可及、高不可攀之感,  相似文献   

7.
解读电视“民生新闻”现象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近年来,“浪潮性”出现的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被誉为是中国电视新闻传播第三次革命的标志。就业界而言,自从江苏电视台《南京零距离》开创性地打出“民生新闻”的旗号后,相继引起了业内,尤其是城市电视媒体对其内容选择价值及节目组织样式的效仿。“民生新闻”也由此成为业界及学界广泛应用和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的发展对传统媒体形成巨大的冲击,针对这种情形我国不断加大对传统媒体改革的倡导,使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的优势助力下获得更好发展,并更好地发挥社会职能。电视媒体作为传统媒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观众信任,特别是民生节目为群众提供了更可靠的与自身息息相关的信息。但是新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信息结构,新媒体的信息获取更便捷、更及时,使电视民生节目难以满足群众的信息获取需求。针对这种情况传统媒体需要尝试与新媒体融合,加强对电视民生新闻编辑的创新,提升人们对电视民生新闻的关注。本文主要对电视民生新闻编辑内容进行分析,明确电视民生新闻编辑需要具备的能力以及当前民生新闻编辑现状,并探究融媒体下电视民生新闻编辑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9.
电视民生新闻以其短、平、快的风格摆脱了传统新闻刻板生硬、宣传味极浓的窠臼,为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开创了新的局面。但电视民生新闻对民生的关切,只是简单停留在快速反映民情、引起人们兴趣的层面,这使得电视民生新闻肤浅而趋于浅表化,对电视民生新闻的长久发展极其不利。本文以湖南都市频道《都市一时间》为例,从电视民生新闻浅表化的表现...  相似文献   

10.
电视民生新闻是以电视为载体,用民生的视角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形态,报道发生在普通百姓身边的人和事。如果以《南京零距离》为起点,电视民生新闻已经走过了六个年头,六年来,作为城市电视媒体具有核心竞争力新闻形态,电视民生新闻占有电视自制节目的无限风光,它以本土化的新闻内容和亲民化的传播理念,以及互动化的传播手段获得了社会的好评;  相似文献   

11.
随着网络媒体的兴起,特别是抖音、快手、微视等短视频平台的异军突起,传统电视媒体受到了巨大冲击,即使是收视率较高的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也不例外。对此,本文就全媒体时代电视民生新闻的传播价值、节目特点及面临的挑战,以及电视民生新闻的短视频化传播进行分析研究,探寻电视民生新闻如何强化互联网意识,发挥短视频制作优势,促进电视民生新闻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2.
王春艳 《新闻窗》2014,(4):81-82
电视民生新闻运作多年来,除了出现节目平庸化、娱乐化、同质化等弊端外,目前最突出的问题还是题材的琐碎化。这是由于部分记者编辑曲解了电视民生新闻的内涵,低估了观众对电视民生新闻的欣赏品位,把马路新闻当作民生新闻的主要内容,把短、平、快当成民生新闻报道的独有风格。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全国各地卫星电视渐次开播的民生新闻栏目呈现出百花齐放、迅猛发展的趋势。电视民生新闻一直在左手媒体、右手民生的行走中占领传媒市场,起着关注民生、服务大众的作用,受到群众的欢迎。然而,已经走过12年发展历程的电视民生新闻,今天,面临着新媒体的挑战和再次定位的困局。电视民生新闻出现了新闻报道价值低、节目内容庸俗化、娱  相似文献   

14.
刘红春 《今传媒》2006,(8):57-58
2002年元旦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推出《南京零距离》。随后全国各地方电视台纷纷推出自己的民生新闻栏目,这类节目深受观众喜爱,进而导致了全国各地的“电视民生新闻热”。与传统新闻相比,民生新闻最成功的突破在于受众本位的确立。无论是在节目内容还是节目形式上,民生新闻一改传统新闻高高在上的特点,转而以平民视角关注普通人身边发生的事。其节目内容的贴近性、主持人风格的平民性,受到观众的喜爱,各电视台的民生新闻节目也普遍赢得了较高的收视率。然而,在为民生新闻为电视业的发展做出贡献而欢欣鼓舞的同时,也不应该忽略某些民生新闻所…  相似文献   

15.
当电视民生新闻出现视点庸俗、形式单一、节目风格日趋雷同等问题时,如何突破瓶颈,补足民生新闻目前存在的短板,是民生新闻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尧弘 《今传媒》2013,(6):118-119
本文旨在探讨民生新闻的发展创新与提升。近年来,民生新闻已成为电视媒体提升新闻节目影响力和收视率的一个重要途径。该论文以北京电视台的知名民生新闻栏目《特别关注》为例,从三个方面分析民生新闻的发展趋势、民生新闻拓展空间、以及民生新闻的发展创新。同时,强调民生新闻一定要保持自己的节目特色,增加评论、利用网络等多媒体整合传播,多种形式寻求寻找民生新闻另类和谐的表达方式,来提升民生新闻的节目品质。  相似文献   

17.
在媒介融合发展的背景下,电视民生新闻面临着如何应对竞争环境、如何适应网络时代、新闻内容、新闻形式、从业人员职业素养等方面的问题与挑战。本文以《零距离》为例,就电视民生新闻存在的上述问题,认为应从新闻内容、节目形式及品牌等方面着手,让电视民生新闻获得新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8.
邹梨 《东南传播》2013,(7):71-73
目前几乎所有的电视台都开办了民生新闻节目,福建本土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就达到数十家。如今民生新闻的生存状态尴尬,普遍陷入了报道同质化、题材雷同化、观众审美疲劳的局面,本文以收视率屡创新高的综艺类真人秀节目的表现形式、互动手法为研究对象,结合电视民生新闻的自身特点进行分析,探讨电视民生新闻《新闻达人脱口秀》的表现形式的创意和执行。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新疆电视台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直播民生》来探讨民生新闻的美。笔者认为电视民生新闻应从选题美、视角美、形式美等方面来入手思考,从而体现节目整体的美。电视民生新闻要时时刻刻发现美、记录美、呈现美,达到追求美,亦即以美求真、以美向善,让真善美相互交融,给百姓带来更多、更高级的快乐。  相似文献   

20.
从一开始,人们对民生新闻的质疑就没有停止过。原因主要有: 节目内容琐碎。电视民生新闻一开始觉得新鲜,少了习以为常的“硬”新闻,多了有趣的“软”新闻。但时间长了,观众就会感到,节目里充斥着琐碎而又没有多少价值的信息,心生厌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