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优是新闻工作上台阶、上水平、出精品、出名牌的必由之路,也是新闻媒体砥砺队伍、锻造人才、提升实力、扩大影响的有效方法。从丹阳日报20多年的新闻实践以及历年来涌现的精品力作中,我们深刻体会到,新闻创优离不开基层的肥沃  相似文献   

2.
周潇 《新闻知识》2007,(10):11-13
2003年中央提出新闻宣传工作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四年多的时间,新闻媒体从传播方式、传播内容、传播效果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近步。各地的电台、电视台、报纸涌现出一批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反映群众心声的好栏目,好节目。民生新闻近年来的迅速崛起就是  相似文献   

3.
张翔 《记者摇篮》2007,(8):49-49,47
目前,全国的新闻媒体正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为突破口,积极推进和深化新闻改革。"三贴近"就是要求新闻工作者要从群众需要和关心的角度,观察、分析和取舍新闻。要从群众看得懂、听得懂、群众喜闻乐见出发来选择报道  相似文献   

4.
新闻工作“三贴近”是一个重要的指导原则。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才能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笔在长期的新闻工作中体会到:树立三个意识,是一条实践“三贴近”的通途。  相似文献   

5.
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广大摄影记者深入基层,把镜头对准基层群众.拍摄出了大量生动鲜活的新闻作品,受到广泛好评。但目前来看,仍有一些现象值得我们关注,迫切需要摄影同仁深入“走转改”,进一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保证新闻摄影的真实准确、增强新闻摄影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6.
马凤雷 《视听界》2013,(2):85-86
有人认为,电视民生新闻自诞生以来,一直与群众和生活贴得很近,没有必要“走转改”,其实,这是一个误区。不可否认,电视民生新闻的核心是民生,因为贴近生活、贴近百姓、贴近实际,被群众喜闻乐见。自从电视民生新闻诞生之日起,它就在践行“走转改”的新闻理念。民生新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声、民心、民情、民意,但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人为本“成为媒体在新时期改进新闻报道的一个突出的时代标志。民生新闻便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其主要特征在于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民生取向,以平民的视角和态度记录百姓的生活实态。  相似文献   

8.
当下,市场竞争激烈,各家报纸纷纷举起"走转改"的大旗,探索新的形式,挖掘新的内容,力争把报纸办得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让读者喜欢。体验式新闻便是近几年继现场目击新闻之后出现的又一种新闻形式。特殊的时间、地点、人群,却上演着万千不为人知的故事。一个  相似文献   

9.
新闻创优,顾名思义就是创作出优秀的新闻作品。拿大奖、出精品已经成为各新闻媒体的常规和必备“节目”。因为这是对新闻实践的检阅。是提高新闻报道质量的主要手段,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个新闻记者或一家新闻媒体实力的展现。  相似文献   

10.
许海凌 《记者摇篮》2006,(11):64-64
所谓贴近性,指的就是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在企业宣传报道工作中,贴近职工是最为重要的。因为,职工是企业的主体,是生产经营活动的主要实践者。离开这个主体,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也就无从谈起了。  相似文献   

11.
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不仅是党对新闻工作的要求,也是受众对新闻工作的要求。媒体只有在新闻实践中坚持不懈地、认认真真地做到“三贴近”,才能赢得爱众,为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服务好。思想感情要贴近要坚持不懈地做到“三贴近”,新闻工作者首先要解决思想感情问题。大  相似文献   

12.
目前,电视新闻中的民生新闻节目,依托它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优势,以及极易被受众接受并口耳相传的特点,在实践中已显现出它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从民生新闻的传播效果可以看出,这种作用是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具体说,是依托民生新闻节目独有的特点表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13.
吴宛凝 《视听纵横》2006,(4):120-120
怎样做好新闻宣传工作?党中央提出,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三贴近”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实际,是社会生活的实际,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实际生活,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群众,是社会实践中的群众,实际生活中的群众。实际是根基,生活是源泉,群众是出发点和落脚点“。三贴近”的对象就是火热生活中的人民,因此,坚持“三贴近”原则的要求,就是强化民本意识。新闻工作者要强化民本意识就要弄清民本思想的由来。民本思想历经殷周、春秋、战国三阶段,历时千余年,到先秦时期形成完整的体系。民本从字面讲“是以民为国…  相似文献   

14.
新闻创优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岁末年初.又到了优秀新闻稿件的申报和评奖的时候.这也是优秀新闻工作者收获果实的时候。笔者在平硕山市广播电视局新闻中心从事电视新闻记者工作多年。近几年才在实践中摸索出一些规律。2005年至今。有3件作品分别在省好新闻评选中获奖,7件作品获市好新闻一等奖。  相似文献   

15.
民生新闻自诞生以来一直是吸引百姓的看点、媒体纷争的卖点和学界讨论的热点。它标举民生旗帜,把“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作为新闻的价值取向,内容上聚焦百姓的生活状态、生存空间,关注百姓的冷暖痛痒、喜怒哀乐,形式上则充分利用各种传播手段,提高新闻的时效性和亲近性。应当说,  相似文献   

16.
李宏梁 《网络传播》2005,(10):46-47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中央对新闻宣传工作提出的要求,坚持“三贴近”.是新闻宣传工作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的重要保证,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长期坚持的工作原则。  相似文献   

17.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提出的一个重要原则,也是对新闻宣  相似文献   

18.
一直以来,各类新闻媒体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准确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忠实反映现实生活,在感动了受众与社会的同时也感动了自己。然而,也有个别媒体发布了一些虚假新闻,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引起广大受众及人民群众的不满,给新闻事业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基于这一情况,笔者认为,维护新闻真实性是新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所有新闻从业人员都必须牢固树立一种意识,即新闻真实是传媒的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甚至可以说是生命线。  相似文献   

19.
本文所阐述的"创优意识",主要是指中国地市报人深入思考、精心采写,争获优秀新闻作品奖的"创新意识"。争获优秀新闻作品奖,是许多地市报人,特别是中、青年新闻采编人员孜孜以求的强烈愿望。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新闻改革的深人进行,不断增强新闻采编人员的“创优意识”,在当前新形势下又遇到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吕巧云 《青年记者》2013,(20):127-128
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新闻战线的长期任务,要全力以赴做好新闻采编工作,使这项活动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一要精心组织开展好"走转改"活动。首先,加强组织领导。媒体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挂帅,分管同志要靠前指挥,参与策划,制定计划,排出进度,分解任务,提出要求,明确分工,落实到人。要在重要版面开设相关专栏,全面报道近年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