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颔传》的成功,至少一半得益于使用了访谈体闫文盛(以下简称"闫"):韩先生您好,今天访谈的重心是《张颔传》,一个大的主题背景,是您的传记文学。我知道迄今您已出版了三部传记作品,除《张颔传》外,另有《李健吾传》和《徐志摩传》,我认为这三部传最能体现您的文学风范。可以说是您此  相似文献   

2.
3月10日,古巴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访谈传记《卡斯特罗访谈传记:我的一生》中文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引进出版。  相似文献   

3.
蔡佳佳 《新闻前哨》2022,(16):55-56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网络访谈节目层出不穷:《奇遇人生》《十三邀》《圆桌派》《立场》等在访谈节目领域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访谈不再是传统电视上的演播厅模式,主持人也不仅局限于科班出身的主持人。访谈在人际传播的过程中发生,在这过程中涉及到主持人与嘉宾的情感互动、话语交谈、眼神交流等方面。本文从情感互动的角度,分析易立竞在网络平台播出的明星访谈节目《立场》中的谈话技巧和主导魅力,并分析网络访谈节目相较于电视访谈节目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亦杰 《今传媒》2007,(8):42-42
在《世纪中国》一书中,读到了一篇《白岩松访谈》,对了解传媒的现在与未来很有帮助,我经常疑惑的几个关于网络的问题,从访谈中找到了答案.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记者韩阳)3月10日,古巴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访谈传记《卡斯特罗访谈传记:我的一生》中文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引进出版。  相似文献   

6.
张海英 《今传媒》2011,(6):125-126
这篇论文围绕凤凰卫视的《一虎一席谈》、《鲁豫有约》、《冷暖人生》等访谈节目,分析其谈话方式和主持风格体现出的不同的采访特征,对这些特征的分析能够为当下谈话类节目的发展提供借鉴,有利于访谈类节目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央电视台十频道2月16日在《讲述》栏目中,重播了栏目主持人采访郑州圆方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薛荣女士的访谈后,这个事件再次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作为这个节目的重要角色之一,我和我采写的报道被主持人当作节目的主线和脉络贯穿到访谈的始终。我采访的系列报道《施恩图报,我咋张口?》,在一年前,  相似文献   

8.
自从1993年《实话实说》开播并热播以来,中国访谈节目呈现出了蓬勃的发展势头。一时间,电视荧屏上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一番热闹景象。电视访谈节目深受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影响,笔者以电视访谈节目《鲁豫有约》为个案,拟从文化品格的角度来解读电视访谈节目如何使用持续不断的符号互动来设置议程、生成与传播共同意义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建构电视访谈节目的符号互动模式。  相似文献   

9.
时统宇 《视听界》2011,(4):114-114
《旗帜》是央视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而制作的10集大型文献纪录片。播出前夕,为了加大该片的宣传力度,央视3套的《文化正午》做了几期访谈,其中有关《旗帜》的航拍和史料的两期节目,我是嘉宾之一。就电视研究而言,这算是一次典型的用电视的手段研究电视。  相似文献   

10.
打开电视,我们可以看到不少访谈节目,中央电视台的《艺术人生》、《咏乐会》和湖南卫视的《背后的故事》,还有深受大家喜欢的《鲁豫有约》等。而在郑州收听广播的听众,很少能够说出郑州本土的人物访谈节目。这是因为广播和电视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荆天 《新闻传播》2010,(5):61-61
明星访谈类节目是综艺娱乐类节目的一种。它的根基是娱乐,是在取悦受众,娱乐受众上,是受众对娱乐节目的消费。近几年来不管是港台还是大陆,在明星访谈类节目上都有很大发展,台湾的如《康熙来了》等都是非常好的节目。近些年来大陆的明星访谈节目也得到了飞快的发展,类似《艺术人生》、《超级访问》等节目也有自己的固定受众群。那么明星访谈类节目是如何做到如此深受喜爱的呢?下面我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去分析。  相似文献   

12.
赵尚 《新闻知识》2007,(5):75-77
2004年12月28日,央视社会与法频道《心理访谈》栏目正式开播,这是作为国家级的中央电视台第一个,也是全国第一档现场个案访谈的心理栏目。到今天,央视《心理访谈》连同江苏卫视的《调解》、北京卫视的《真情互动》、湖南卫视的《真情》等栏目的部分或全部节目,部分或全部地关注并解决人的情感心理问题的一些节日,  相似文献   

13.
资讯     
人文社《推拿》、《河岸》入选《中国时报》2009开卷中文创作奖本刊讯新鲜出炉的台湾《中国时报》2009开卷好书奖5个榜单中,苏童的《河岸》和毕飞宇的《推拿》均入选分量最重的华文原创图书榜十大好书·中文创作类。《河岸》和《推拿》均由人文社出版,占据8部获奖中的2部,足见该社在华文原创出版界中的地位。其他6本入选该奖项的图书分别是:龙应台的《大江大海一九四九》、王鼎钧的  相似文献   

14.
赵尚 《新闻知识》2007,(5):75-77
2004年12月28日,央视社会与法频道《心理访谈》栏目正式开播,这是作为国家级的中央电视台第一个,也是全国第一档现场个案访谈的心理栏目。到今天,央视《心理访谈》连同江苏卫视的《调解》、北京卫视的《真情互动》、湖南卫视的《真情》等栏目的部分或全部节目,部分或全部地关注并解决人的情感心理问题的一些节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3月7日,凤凰卫视中台的《名人面对面》,是许戈辉访谈陈佩斯。我最感兴趣的并不是陈佩斯恳切感人的话语,而是发现这是一期足可以作为教学个案分析的很成功的访谈节目:在结构安排上,脉络清晰,错落有致;人点,结尾,都构思巧妙,堪称佳作。  相似文献   

16.
《失明症漫记》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若泽·萨拉马戈的代表作,在该作品之中,作者将人性中的恶与善表现得淋漓尽致。《推拿》则是毕飞宇的长篇小说,获得过茅盾文学奖,书中讲述了一群盲人的情感、责任、尊严以及梦想的生活故事。在文中以《失明症漫记》与《推拿》为主体,对这两本书中的"看"与"被看"进行分析,去看隐藏在社会现实之下的各种真实。  相似文献   

17.
钟玉 《声屏世界》2006,(2):37-38
《张越访谈》是女性栏目《半边天》的子栏目,在央视推出的时间不算短了。作为谈话类的节目,《张越访谈》从形式来说并没有特别新奇的地方,但是这档节目却以平和而深入的思想交流,淡泊却宽广的谈话氛围给人以沁人心脾的美好享受。与央视众多声名显赫的谈话节目相比,《张越访谈》恰似盛宴之中一份精致的小菜,给人以无穷的回味。  相似文献   

18.
李锦 《青年记者》2016,(24):19-21
8月9日,《经济日报》在时评版头条发表我的文章《央企“瘦身健体”是为“轻装上阵”》.这篇文章连同《人民日报》7月23日发表的访谈,是针对《华尔街日报》的错误引导而发的.此前一个月时间,我发表31篇文章,基本都是对国企改革发声,是围绕学习和落实习近平关于国企改革论述精神这个主题而写的.如果实践中对央企“瘦身健体”认识没有完全到位,对国企改革的负面舆论是很强大的.  相似文献   

19.
主编札记走近神圣单波先生三四个月前就对我说过想访谈郭吝勇教授,因为师生二人都忙,访谈拖了下来,我是8月20日才收到访谈录的。与访谈录同时寄来的有单波先生的信。信中说,郭先生首先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看完了我寄去的几本《现代传播》,作了访谈的准备。访谈那天...  相似文献   

20.
张斌 《视听界》2004,(2):66-68
作为一档人物访谈节目,《面对面》在短期内获得电视观众的高度认同和专家学者的共同关注,这在中国电视的发展历程中是不多见的。《面对面》是单纯的,只有一个采访对象和一个主持人作面对面的交谈,《面对面》又是内涵丰富的,不然就难以解释观众对两个人说几十分钟话有如此大的兴趣。《面对面》的成功在于用人来解读新闻、见证历史,这既是栏目的理念,也是其魅力所在。从“人”的身上展现新闻2003年1月10日,《面对面》悄然开播。它是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中的第一个长篇人物访谈节目。虽然它脱胎于《新闻调查》和《东方之子》,但又不同于这两档节目,它的节奏与主题都发生了变化。作为新闻人物访谈节目,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