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彭丽华  邓胜平 《知识窗》2011,(4X):56-58
商务英语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其实践教学水平在专业的生存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商务英语办学特色的关键所在。而加强产学合作是解决实践教学难点问题的有效途径。但是商务英语优势学科的建设还存在许多困惑,如何以就业为导向采建设商务英语优势学科,需要在实践教学中不断探索。  相似文献   

2.
李尔洁 《内江科技》2006,27(8):61-62
商务英语是一种特殊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ESP),是一门以语言学为主导,吸收了其他学科研究方法的综合性学科.本文通过对一节课例的处理来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技能.  相似文献   

3.
黄家炜 《知识窗》2023,(2):111-113
在当前中职教学体系中,商务英语函电是国际贸易相关专业的重要学科,涉及大量英语知识和国际贸易实务知识,且实践性较强。要想保证学生全面了解与掌握学科内容,教师必须摒弃传统的“填鸭式”“一站式”教学方法,积极采用项目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文章针对当前中职商务英语函电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内涵和运用的重要性展开分析,并结合中职商务英语函电教学现状,提出项目教学法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4.
了解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集中就业岗位、主要工作任务等就业情况和用人单位对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专业能力、职业素质等方面的评价信息有利于推动商务英语的专业建设、课程设置、课程建设、教学管理和教学改革,培养更适合相关工作岗位需要的高端技能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更好地服务地方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建设中普遍存在学生提升语言能力与商务技能的提高不能兼顾的情况。针对这一情况,从学生核心竞争能力、课程资源及专业特色三个方面提出了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建设的对策,即打造英语能力过硬的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整合专业课程资源即打造特色专业。  相似文献   

6.
商务英语专业校内模拟仿真实训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务英语专业是一个培养实用型人才的专业,如何建设和开展实践教学尤为重要.通过探讨和实践,文章分析了创设模拟商务环境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进行校内综合实训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就如何在模拟商务环境中开展实训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田南竹 《科教文汇》2013,(19):116-117
商科联盟的建立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科研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的提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给商务英语专业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依托商科联盟,商务英语专业能够充分发挥群体优势,产生组合效应。在专业建设中,商科联盟院校间顺应社会经济发展,共享发展成果,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动态调整课程体系;高校充分依托联盟内的行业企业将大大加速产学研步伐,不仅如此,通过校际、高校与企业间互派教师进行交流将有助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8.
商科联盟的建立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科研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的提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给商务英语专业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依托商科联盟,商务英语专业能够充分发挥群体优势,产生组合效应。在专业建设中,商科联盟院校间顺应社会经济发展,共享发展成果,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动态调整课程体系;高校充分依托联盟内的行业企业将大大加速产学研步伐,不仅如此,通过校际、高校与企业间互派教师进行交流将有助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9.
丁怡  余敏 《科教文汇》2010,(17):25-26
目前商务英语专业正开始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存在,制定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广州地区商务英语人才需求分析的调查研究,探讨社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期待与展望,拟在建立一个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体系,为广州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0.
《科技风》2016,(22)
近年来,商务英语专业在全国各大高校开设的热度不断提高。湖北科技学院早在2006年就开始着手商务英语专业的建设,从早期的商务英语方向,到商务英语专业,再到现在的商务英语系,经历了十年的发展历程。我们对商务英语的教学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对商务英语专业建设的完善性也进行了打磨。在这一过程中,人文知识素养与商务英语专业技能的课时博弈一直在进行着。其中涉及到英美文学课程的废立,文学作品阅读能力的要求等多方面。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建设要遵循五个原则:师资建设要以双师型教师为目标;专业设置要以职业岗位为要求:课程建设要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人才培养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训基地建设要以实践为重点。所有的这些原则都要体现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和应用性,使得商务活动知识和英语基础知识有机地结合,并有效地转化为商务技能。  相似文献   

12.
李睿 《科教文汇》2011,(20):115-116
随着全球一体化和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国际商务交往变得越来越频繁.商务英语成为许多英语或经贸类专业的必修课。本文主要就商务英语教学中几个比较具有争议的话题进行探讨.如商务英语的教学目的.教材的选择和编写以及教学法(词块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这些对高校商务英语教师提高课堂效率将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刘慧 《科教文汇》2013,(20):18-19
我国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人才非常少,现在不论是社会,还是高职院校都需要大量的商务英语人才,但是现在很多商务英语学生却因为专业不精或者是能力不强,并不能胜任高职院校英语师资队伍的工作,所以需要对高职院校的师资方面的素质、能力和知识各方面进行培养,需要建设一支素质优良,而且结构合理多能的教师队伍。这是我们高职院校急需解决的课题,本文根椐高职院校英语师资队伍的建设情况,分析出我国高校英语师资匮乏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4.
刘亚东 《科教文汇》2011,(13):163-164
近年来高职教育在全国各地都取得了较大发展。高职英语教学是高职教育中的重要环节,然而笔者相信许多从事高职英语教学的教师都和我们一样面临着许多难题。学生入学成绩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入学英语成绩比较差,词汇量比较小;同时又没有比较合适的教材和参考资料。因此,怎样改进教材建设,把握好高职英语教材,迅速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水平是全国大部分高职英语教师共同面对的一个课题。本文拟从高职英语教材的现状及问题、解决问题的对策等方面展开讨论。本文旨在通过一个单元的实践为例,从而寻找到高职英语课程教材模式的改革途径,为今后实践教学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杨帆 《科教文汇》2013,(2):78-79
本文的理论依据为Halliday和HaSan的语域理论.在此基础上作者分析作为专门用途英语之一的商务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和大学英语的不同之处.进而提出在新形势下商务英语人才所应具备的能力。另外,在这样特殊的背景和要求下,教师应如何回避商务英语教学的误区以便更有效地培养适应商务活动的人才也是此篇论文研究关注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6.
赵丹 《科教文汇》2014,(23):95-96
商务英语学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更好地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培养更多优秀的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本文以武汉学院商务英语课程设置为例,综合各个角度分析了普通英语与商务英语课程的学时调配,先修课程与后续课程的互补关系,开设特色课程的可操作性;并探讨了与课程设置相关的教学方法与教师队伍的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7.
杨帆 《科教文汇》2013,(1):78-79
本文的理论依据为Halliday和Hasan的语域理论,在此基础上作者分析作为专门用途英语之一的商务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和大学英语的不同之处,进而提出在新形势下商务英语人才所应具备的能力。另外,在这样特殊的背景和要求下,教师应如何回避商务英语教学的误区以便更有效地培养适应商务活动的人才也是此篇论文研究关注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8.
黄顺丽 《科教文汇》2012,(26):122-123
随着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力度不断加大,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对商务英语口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使口语教学和社会需求相结合,如何探索出适合高职高专的商务口语教学策略,有效提高学生的商务英语交际能力,成为摆在英语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教学中运用"视听"策略,输入有意义、可理解的商务内容,在模拟的商务场景中,开展小组活动,进行仿真实训,培养学生"说"商务英语的能力,同时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以及引进"双师型"教师,是提高高职高专商务英语口语教学的有效对策,可增强学生毕业后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加入WTO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社会对于一专多能的商务英语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强,各地高职院校也纷纷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然而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商务英语人才的传统培养模式也亟待进行改革。本文主要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分析了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论教师在高校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概述了教师在高校科技创新中的成就,指出教师应当成为高校科技创新的主体;分析了影响教师主体地位的主要问题,提出确立教师主体地位的基本任务与基本思路,探讨了确立教师在科技创新中主体地位的主要政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