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秀斌 《大众科技》2011,(7):206-207
体育教学理念贯穿在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要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制定符合学生的教学模式,把握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定位并且运用"复合主体"的理念,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学会自主选择、自主管理。终身学习具体到体育教学中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为未来的体育锻炼大好基础,这也是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的理念之一。  相似文献   

2.
笔者在教学班开展了研究性学习活动——自主学习"双杠"。这是一个关于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能力和终身体育意识活动。在这个活动中,体验教学是核心。通过这一活动,使学生从"被动体育"转变为"主动体育",将知识运用于实践,在"自主体验"中发现、发展和完善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体育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程艳 《科教文汇》2011,(30):153-154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对体育教学中信息的传递结构进行了探讨,深入分析了体育教学信息传递结构中"主导"与"主体"以及"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信息源的关系,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优化体育教学中信息传递结构的方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王延龙 《内江科技》2011,32(9):174+172-174,172
随着体育教学技术的不断普及,学生的身体素质、接受能力、体育技能的差异越来越大。在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是从学生的差异来考虑,是真正实施"因材施教"的一种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5.
在体育教学中发现,影响学生体育成绩的一个主要因素是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不高造成的。本文结合体育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从自身教学实践出发,探讨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重要性及途径,为实现"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和终身体育的目的提供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学生发展为本,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这种新理念越来越被贯穿于体育教学中。新理念要求教师教学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使学生寓教于乐,学有所长。我们运用优势视角,发现学生的体育优势,将他们的自身发展特点与体育教学相融合起来,安排针对性强的适宜的教学方式,达到体育教学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黄小娟 《科教文汇》2011,(21):155-155,158
"任务驱动"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通过任务引导学生进行探究问题、寻找对策与解决问题的操作,并在活动中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本文论述"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体育教学领域的应用,为体育教学实践提供教学方法上的演示与参考。  相似文献   

8.
赵燚 《科教文汇》2010,(33):145-147
采用文献资料法、自然观察法、自我观察法和访谈法,考察了24名教师和50名中学生,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各自的行为与态度的相互作用对中学体育教学目标的影响。结果发现:(1)教师的教学态度和行为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行为的相互影响可以从教师的威信、情感、温暖、语言交流、相互参与性这5个维度做出评价。从这5个方面可以得到教师的态度和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行为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从而作用于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2)在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态度的相互作用对教学目标的影响,可以从访谈的结果中得到评价,教师和学生的课前心理态度直接影响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相似文献   

9.
吕衡平 《内江科技》2011,32(4):208-208
本文所提的"课件"是指各类技术动作通过动画、影象、声音等形式利用多媒体技术在学生面前的展现。它是直观教学的一种手段,是学生建立正确技术概念,形成良好运动表象的有效形式。本文根据体育技术教学规律,从运动心理学和运动生理学的角度,对"课件"在体育教学的重要作用进行理论分析,并结合体育教学特点简单阐述了"课件"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0.
薛屹 《科教文汇》2010,(1):152-152
在高职体育教学中,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需要进行多方面的尝试和改革。本文就各种能有效培养高职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途径,做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1.
以人为本教学观念必将成为转型时期新型体育教学模式的主旋律。在构建新型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时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教学观念,同时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必须更新教育思想观念,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改革现有人才培养模式,才能更好的实现体育教学的"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2.
徐培锋 《内江科技》2011,32(5):198-199
近年来,随着终身体育思想和实践的发展,体育兴趣的培养策略问题更加引起大专院校的高度重视。学生的来源、素质、兴趣等因素的不断变化,给体育教学工作带来很大的压力。在"素质教育"和"健康第一"的思想指导下,根据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和体育课程的自身规律,从培养大专生体育兴趣的重要性出发,分析影响学生体育兴趣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大专院校学生体育兴趣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3.
王志健 《科教文汇》2011,(21):157-158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运用"小群体"教学法,有力地促进了学生间互帮、互助、互争、共同学习、共同交流、共同提高的能力,从中体验到合作、思考、解决问题的快乐,从被动接受体育知识的地位,推向主动探究获取体育知识的前台,有利于学生群体意识的培养、学习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是当前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因此在现代的学校中都开设了体育课程。开设体育课程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且还能够为我国的体育事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然而在当前的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使得学员产生运动损伤问题。教学中运动损伤问题不仅给学生的身心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还威胁到学生的生命安全。因此对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和预防措施进行研究不仅意义重大,而且迫在眉睫。通过研究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的产生原因,找出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能够有效的促进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并且也为学生的生命安全建立起一道坚固的屏障。通过对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产生原因的分析,然后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5.
高中体育课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把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真正做到以体促质、以体辅德、以体益智、以体育美、以体娱乐的目的,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形成正确的体育态度,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相似文献   

16.
刘郑利 《内江科技》2009,30(12):208-208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我国体育理论界关于师生关系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针对体育工作者在师生关系认识上存在的误区,运用矛盾论的相关原理重点对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以期为体育工作者正确认识体育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从我院体育教学改革的成果入手,综合分析改革后我院体育教学的实施现状,对比目前在各高校开展的"三选课"体育教学模式,结合高职学院自身特点与实际情况,认为"三选课"体育教学模式更加适合高职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它对于激发"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推动学生课余体育活动和运动竞赛的开展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三选课"体育教学模式的应用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8.
在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将教学大纲与教学目标作为教学依据,死板的教学方法使得体育课程郁闷而无生气。这种传统教学方法,虽然学生获得了技能和体能,但体育课的其他功能(如文化性、娱乐性、品德教育等)难以得到发挥,学生缺少的是情感上的成功感和愉快体验。高校体育教育必须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应在社会健康观和体育观的基础上形成新的体育教育思想,因此,"快乐体育"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9.
贾丽芹  马彦学 《内江科技》2009,30(12):50-50,77
通过对普通高校体育教育近十年来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合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认为小学、中学、大学的体育教育必须协调发展,形成"三段一盘棋"的格局,竞技体育、社会体育、学校体育相融合的"大体育"观将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提出高校体育教育理念时代化、"三自选修"普及化、教学内容人文科学化、课内外一体化、教学评价多元化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0.
韩昌松  孙博 《科教文汇》2010,(24):146-146,183
以"三自主"为中心的教学改革使高校体育教学充满了活力,在学生个性培养、资源优化、模式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本文就高校"三自主"教学实施的现状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建议进行了探讨,旨在为高校"三自主"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