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热点     
一位老院士眼中的学界“瘟疫”——科技浮躁为什么中国没有自己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为什么我国科技竞争力国际排序连续下滑?为什么学术腐败现象频繁发生?这一系列刺痛人心话题的病因,被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医学科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秦伯益教授一言蔽之:科技浮躁产生的恶果。  相似文献   

2.
新元 《世界发明》2010,(12):58-58
在文艺界普遍存在的浮躁情绪影响下,制片方重“量”轻“质”、重“名”轻“实”,导致当前的儿童影视作品大多创造力匮乏、内容空洞  相似文献   

3.
当前大学生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和自身心理的偏差,浮躁之风盛行,因此而产生的危害较多。文章分析了大学生浮躁之气的表现及其所产生的危害,以及就如何克服浮躁之气进行了简要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4.
近日读到科学网转载的《中国青年报》的一篇报道:《科研领域.“70后”将成被“抛弃”一代?》.文章提出:“60后”年富力强.“80后”后生可畏,“70后”遭遇前后夹击.因此“70后”将成被”抛弃”的一代。这篇文章提出的”70后”问题值得有关部门和人员关注,但是这种”将被抛弃”的提法是要慎重的。我们不希望在已经很浮躁的大环境下.再去人为地制造新的浮躁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5.
排除浮躁 坚持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科技界的浮躁现象近年来时见报端,有揭露事实的,有探讨危害的,有分析原因的.我认为,科技浮躁不是孤立的,它是社会各方面浮躁的一个表现.这种社会浮躁严重地妨碍着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科学生活》2014,(2):50-51
古人头发多典故 《管子·国准》云:“童山竭泽。”又陈康祺《郎潜纪闻》载:“凡所过,童山沙碛,不生草木之区。”《孟子.告子上》日:“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东汉经学家赵岐注日:“濯濯,无草之貌。”是以后世多用“童山濯濯”引申为秃顶、脱发之意。  相似文献   

7.
作为科技创新主体的科技人员创新态度和行为直接关系到科技创新的实际效果,但是目前在科学研究中科研人员产生的浮躁心理是令科学界十分担忧的问题,它严重阻碍了科研工作的健康发展。本文试图就科学研究中科研人员浮躁心理表现、危害及成因进行分析,并就如何克服这一浮躁心理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8.
市场经济撩拨起人们赚钱致富的欲望,在中国这个拥有12亿人口的大国中,一旦能有“赚大钱”的机会,便出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浮躁心态和投机心理,使得一些人对投资回报率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总期盼着一夜之间就能抱一个大金娃娃。也正是这种浮躁心态的投机心理,使得有人慌不择路或不择手段去赚钱;有的人一个猛子扎进商海,呛了一肚子的“海水”;有的人懵  相似文献   

9.
潘静  苏丹 《科学中国人》2007,(2):114-117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怠慢则不能研精,险躁则不能理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戒子篇》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院士日前在接受《光明日报》采访时,就高等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圈地运动”和盲目追求“大而全”等浮躁现象发表了看法。他认为,高校学科建设也需要“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11.
科研项目运行管理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我国科研项目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较多,主要表现为游离于市场需求之外的“封闭”科研模式;不正常的科研项目“分包”、“转包”运作方式;科研项目大与实际投入不协调的“浮躁”;科研项目与有效成果“倒挂”等。本文就这些问题的形成及其致因作了较为详细而深入地探讨。  相似文献   

12.
面对“木子美”现象,我们浮躁的心灵不应只停留在它的表面,深究其中的“质”,会使很多问题变得富有内涵。本文总结了当前对“木子美”现象的各种观点,并从文学与性的角度对“木子美”现象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3.
张小失 《知识窗》2006,(4):41-41
“世界很复杂,充满变数。”中文教授说,“包括那些看似简单的事物。” 马上就要毕业了,大学生们心情浮躁,来上课的人并不多,而且似乎都心不在焉。  相似文献   

14.
提倡有据求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科技管理学术界,浮躁现象也是存在的。这有其主客观原因。本文列举了相关的现象,并指出其产生的原因,呼吁科技管理研究界反对浮躁,提倡有据求实。  相似文献   

15.
梁钦水 《科教文汇》2009,(16):100-100
“非零起点”是高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中一种常见的现象,是指课程学习对象中存在已具有相当课程基础的学生。由于人们对“非零起点”现象的广泛关注,这种现象已经变成“非零起点”问题,并对课程教学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本文从高职层面对“非零起点”现象的认识现状及其对课程教学的影响进行剖析,以期消除因缺乏客观认识,而导致对课程教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自1978年 Koros 和 Orban 首先报导以苯酚和苯胺及其衍生物为底物的非催化反应振荡现象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可用 OKN 机理或修正的 OKN 机理来解释此类以有机物为底物的反应振荡行为.但我们在详细考察了苯胺-溴酸钾-硫酸体系的反应振荡现象(反应物浓度、反应温度对振荡诱导期、周期、寿命和振荡周期次数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以及对振荡时间参数动力学作了分析后,发现无催化剂时,振荡存在浓度“分界”和温度“分界”点,而在有催化剂时,“分界”现象消失.这些独特的行为是很难用 OKN 机理作出合理解释的.  相似文献   

17.
贴吧     
《世界发明》2007,(12):94-95
没有调查就没有创意权;明星产业中的广告媒体应用;“浮躁”的中国动漫产业;创意人才怎么管;旅游产品的文化创意;文化岂能娱乐  相似文献   

18.
面对“木子美”现象,我们浮躁的心灵不应只停留在它的表面,深究其中的“质”,会使很多问题变得富有内涵。本文总结了当前对“木子美”现象的各种观点,并从文学与性的角度对“木子美”现象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9.
《发明与创新》2006,(4):5-5
“要把钱用在刀刃上。” “浮躁虚假已不是个别现象。” “现在还有许多不利于创新的地方。” 3月4日,政协大会小组讨论第一天,无论是在科技组还是党派联组讨论会上,政协委员们纷纷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言献策,忧国忧民之情溢于言表。  相似文献   

20.
“都+X+了,S?”句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是探讨“都”前无主语,后续句为问句,且在口语中出现的句式。“都”在句首,非重读,前无任何成分的句式常常在口语中出现.本文从结构分析的角度,用客观描写的方法,将此句式的各个成分逐一分析,力求得出规律性的结论,研究目的,就是为方便留学生掌握这一句式的运用规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