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997年10月30日,是陈宗武难忘的日子。这天下午4时许.由他主持开发完成的天轮式长冲程抽油机,通过了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的技术鉴定。鉴定书上这样写道e。…“该机增程方式独特,平衡方式先进.整机结构新颖、台理,且动载小、冲程长、平衡效果好、耗能低、工作效率高而且运输安装方便。与其它相同提升力的抽油机相比,该机具有明显的节能、省钢材、加工简单、吨能耗低等特点……总之,天轮式长冲程抽油机总体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2.
根据油田开发需要和抽油机发展趋势的要求,研制了一种干扰平衡抽油机。该干扰平衡抽油机具有结构简单、可靠耐用、性能稳定、维护方便 等优点,还具有节能显著、制造容易、生产成本低(材料利用率大于95%)、安装迅速、平衡调节和冲程更换快捷省力、冲程长而体积小重量轻等特点,是一 种性能良好的现代理想换代抽油机。  相似文献   

3.
抽油机每年需要大量的电能,由于抽油机的负载特性,所配电机的功率大于实际使用功率,使其效率很低,存在巨大的浪费电能现象。下冲程的发电现象对电网造成很大冲击。利用可控制技术研制的抽油机用智能节电器能有效地减少抽油机不必要的有功浪费.对油井节电具有深远意义,而且具有过流、过压、短路、断相、过载等多重保护功能,使系统工作可靠、使用寿命长。  相似文献   

4.
针对东辛油田营11区块丛式井组开发采用一机一井抽油,能耗高、投入大的问题,开发应用了塔架式双井节能抽油机新技术。该技术是利用一套动力系统为两口油井提供动力,依靠双井井下负荷互为平衡原理,实现两口井同时抽油生产,具有运行可靠、高效节能、成本低等特点。通过在营11区块3个井组6口井的现场应用表明,节能效果显著,平均节能43.5%。  相似文献   

5.
塔架式抽油机是无游梁式抽油机的一种,因其具有结构简单、控制方便、耗能少和占用空间少等优点,使它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它存在调整参数复杂,存在信号死点等缺点[4]。通过实施变频调速技术,在抽油机上安装冲程差速控制器,采集油井上下行负荷及上下行死点信号,判断油井是否正常运转,从而自动调节油井上下行速度,解决油井上行负荷过重或下行脱抽造成的设备损坏及钢丝绳跳槽等问题,保证油井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6.
赵贵明 《金秋科苑》2010,(20):49-49,50
本文通过对油田抽油机技术发展状况进行了概述,针对抽油机存在的问题,研究了直传动双轨迹链条抽油机,该机支架为立式长方体桁架结构,天轮位于顶部前端,两被动链轮位于支架中上部,两主动链轮位于支架底部"U"型输出的减速箱上,双轨迹链条将主动链轮与被动链轮连接,双轨迹链条中间设有滚动链通轴,安装在平衡箱底部滑道内,平衡箱沿导轨上、下运动,平衡箱上部与悬重带连接,悬重带通过天轮与悬带器连接。输入轴与电机由液力耦合器联接,电机采用变频器控制。该机传动效率高、寿命长,液力耦合器有效实现过载保护,可满足油田稠油开采长冲程、低冲次、节能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易文君  罗权 《内江科技》2014,35(8):51-52
常规型游梁式抽油机具有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维修方便等优点,但其存在工作效率较低、能耗大的缺点,这使得节能型抽油机备受青睐。给常规型游梁式抽油机加装节能辅助平衡装置,对抽油机的自身结构改造小,改造费用低,节能效果好。因此,人们对抽油机辅助平衡技术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在此,文章主要对游梁辅助平衡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曹鲁 《内江科技》2006,27(4):137-137
针对深层低渗油层能量较低的抽油机井,研制了可以在低沉没度下工作的液压充油泵。研究及应用表明,由于其动力活塞的作用,在抽油机上冲程活塞两端压差降低,解决了气体影响抽油泵泵效的难题;其可在低沉没度下工作的特点,使其在一定范围内上提泵挂成为可能,从而减小了抽油机的冲程损失,提高了系统效率,降低了能耗。  相似文献   

9.
《内江科技》2016,(8):33-34
正抽油机采油井目前约占我国总油井数的86%,这其中,游梁式抽油机约占抽油机采油的70%,在这些游梁式抽油机中,约有一半处于不平衡状态,通过游梁式抽油机平衡度调节,每年有2.3×109 k W·h的节电潜力,因此抽油机平衡不仅是确保抽油机井安全、可靠运行的基础,也是油井生产节能的重要措施。本文研发了一种游梁式抽油机平衡度的自动调节新方法,为油田节能减排提供了新的技术和思路。  相似文献   

10.
<正>CYJ2-1.6-3HY型抽油机是我国当前最小的游梁式抽油机,根据我国国内油田抽油机使用现状及应用情况,对其支架进行有限元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该型抽油机的支架具有足够的刚度与强度,同时还具有良好的移运性。为了满足国内油田企业的需要,按照API标准,开发出了CYJ2-1.6-3HY型抽油机,它是目前国内生产的最小型抽油机,可以满足某些特殊地理环境的需要。下面,笔者将对这种抽油机的主要部件——支架进行有限元分析,以进一步研究该型抽油机主要承载构件的受力情况,供广大抽油机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油田抽油机井生产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抽油机井的工作状况,开发研制了抽油机井实时监测控制系统,该系统可实现人工智能控制,能够自动控制,自动适应负载的变化,实现无人看守;设计了GSM/GPRS方式的远程无线监控功能,实现数字化、网络化、集约化、可视化管理,实现遥控、防盗与故障报警等功能。经过几年来的试验与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了要求。  相似文献   

12.
抽油机减速箱损坏的主要原因是减速箱润滑油不足造成的,而目前抽油机减速箱内的油量情况难于实时发现并采取措施,减速箱缺油后,抽油机不能立即停机,而减速箱继续在缺油状态下长期运转,在大多数情况下将造成齿轮、轴承的损坏,甚至报废。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研制了一种实时报警装置,当油量少于设定最小值时,它可以在现场发出报警信号,并对抽油机按要求采取强制停机等措施。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给出了抽油机井间歇抽油时,间抽时间的确定方法,并用Deiphi语言编制了相应的实用软件.经过大庆采油一厂14口井的使用,具有方便、快捷、实用等优点,日节电7028kwh,泵效提高17%,对低产井开采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结合泵送砼的特点,针对温度裂缝、塑性裂缝、干缩裂缝、化学裂缝深入分析了其成因,并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5.
综合运用产业转移理论、技术创新理论以及产业竞争力理论等构建"双转移"、"双提升"循环促进模型,结合广东省实际情况从模型各个链条及各环节分析制约广东实施"双转移"、"双提升"的循环促进模式的核心障碍,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海洋石油领域采用的离心式原油外输泵多采用API PLAN53或PLAN 54的双端面带压机械密封方案。近年随着上游泵送机械密封技术及产品的不断成熟,此种形式密封得以在国内海上采油平台应用。本文针对上游泵送机械密封的原理及在国内海洋石油平台原油外输泵上的使用情况进行了描述,为今后此种形式密封在国内海洋石油领域推广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中缅印度洋新通道建设,对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适应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和破解“马六甲困局”意义深远。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课题组基于智库双螺旋法的逻辑认知并站在战略、全局、时代和历史的高度,系统性研究、创造性提出“双Y字形”中缅印度洋新通道战略布局新构想:近期赋能现有交通设施发展海公铁跨境多式联运模式,中远期通过投资建设发展海铁联运模式,打造中国西南直达印度洋乃至大西洋的战略通道。目前,中缅印度洋新通道建设正朝着常态化、规模化、专业化、效益化方向积极推进。  相似文献   

18.
通过横县新型地埋式污水泵站和传统半地下式污水泵站的工程实例对比,总结出地埋式污水泵站具有占地省、投资低、臭味少和运行维护简便等优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贺廉云 《科技通报》2011,27(5):682-685
为了解决多变量系统模糊控制器规则组合爆炸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融合函数的多输入模糊控制器设计方法,以降低模糊控制器的输入变量维数,简化多输入模糊控制器的设计过程,有效地处理多变量问题.二级倒立摆系统控制实例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