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了减少掘进工作面超前钻孔施工量,降低巷道干扰影响,提高井下超前探测范围和精度。开发了一种煤矿井下钻孔中电磁波透视探测仪器技术。该技术以无线电波透视原理为理论基础,利用现有的井下掘进工作面超前钻孔进行孔间地质探查。该技术具有受巷道干扰小,距探测目标近,探测范围不受巷道空间制约等特点。仪器在某地面钻场进行了不同工作频率的孔间透视能力测试,证明了研发的仪器功能良好,具备一定的孔间透视能力。  相似文献   

2.
《科技风》2017,(14)
随着钻机技术的发展,该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瓦斯抽采、钻孔施工等领域,但在钻孔施工中,但由于不同原因经常会造成钻机事故的发生。煤矿井下钻机事故是影响煤矿正常开采的重要因素,本文对煤矿井下常见的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处理方法进行了探讨,希望为处理煤矿井下钻机事故提供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3.
随着煤矿开采水平向下的延伸,井下施工条件日益复杂,地压、瓦斯、水等问题逐渐成为煤矿生产最大的安全隐患,大直径钻孔技术为煤矿生产中部分巷道施工开辟了新的施工途径。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和工作经验,就大直径钻孔的施工工艺、应用范围及优缺点做了重点阐述。  相似文献   

4.
井下巷道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煤矿安全生产,通过提出井下巷道工程施工质量缺陷的诱发因素,分析其形成机理,在此基础上得到质量缺陷形成的控制办法和已形成缺陷的处理措施,为井下巷道工程质量提供有力的保障。针对近年来我国矿井开采水平的不断延深,面临着地质岩层构造进一步复杂,岩层赋存条件进一步变差,提高巷道施工质量,对提高矿井掘进水平,矿井质量标准化水平,降低矿井生产成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了确保煤矿开采的安全性就需要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对瓦斯进行抽采,这样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矿井内瓦斯的含量,在煤矿井下进行瓦斯抽采的过程中通常使用的是钻孔抽采,但是对于不同类型的钻孔要使用不同型号的钻孔施工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瓦斯抽采的效果,本文将详述高位瓦斯抽采钻孔施工技术、本煤层瓦斯抽采钻孔施工技术、穿层瓦斯抽采钻孔施工技术以及瓦斯抽采钻孔施工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煤矿井下巷道掘进施工中的安全问题是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掘进过程中事故发生频率在众多的煤矿安全生产事故中占比达了三分之一,属于特别关注的安全问题。近些年来有关煤矿井下掘进课题时总结出三个重点,分别是煤矿井下巷道爆破钻孔施工技术、煤矿巷道支护技术和煤矿巷道掘进中的顶板保护问题,这三点在煤矿巷道掘进中最容易发生安全生产事故,也是导致不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本文将围绕以上三点问题展开论述,发现问题并及时改正,为我国煤矿井下巷道掘进安全问题的解决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水仓作为井下排水巷道,其对防渗水要求尤为严格,余吾煤业南风井外水仓不仅涉及外水仓巷道自身防渗水,还有对为避免外水仓探揭煤,而设计的水仓措施巷的堵水处理。现外水仓已施工完毕,因水仓的用途及井下通风系统稳定等原因,需对南风井水仓措施巷进行堵水处理,通过采取外水仓防渗水技术,按照技术措施施工外水仓防渗水效果优良,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8.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对能源需求的增长,同时也促进了煤炭开采规模的扩大,但在煤炭开采工作的进行过程当中,由于综采工作面常常经受多重压力的叠加,因此为了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保证工作面稳定和井下巷道施工过程安全,通常使用超前支护的方法对工作面巷道进行加强。超前支护是维持井下开采工作安全,巷道稳定的重要措施,能够有效保护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但许多开采现场的超前支护工作依然存在机械化程度低、安全性不高等问题,影响了超前支护效果的充分发挥。本文将对超前支护的主要内容进行阐述,分析问题并探讨问题出现的原因,与实际相结合,找出有效的应对方法,促进超前支护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煤矿井下爆破作业作为一种传统的煤矿井下作业形式,在现今的煤矿开采工作中任然有着重要的作用,其在煤矿井下开采的实践中主要应用在井下硐室开挖、巷道掘进和炮采工作面落煤等工作环节,由于煤矿井下爆破的地质、气候等环境条件的复杂性加大了煤矿井下爆破的施工难度,所以,本文主要从爆破技术与安全的角度对煤矿井下爆破做一下介绍。  相似文献   

10.
《科技风》2015,(18)
为了使煤矿的开采工作更安全,更可靠,本文对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瓦斯抽采钻孔施工技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首先从瓦斯抽采钻孔层位和抽采的目的两个方面对瓦斯抽采的钻孔方式进行了简单的分类,其次重点对每种类型的瓦斯抽采钻孔布孔方式和施工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后在此基础上对未来井下瓦斯抽采钻孔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简单的展望。  相似文献   

11.
在处理海量数据的过程中,变量的选择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大批变量,需要进行适当的处理。本文结合数据挖掘的一些方法论,提出了对候选变量的选择方法,并在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过程中,提出了具体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生活垃圾逐年增多,但也带来了不可避免的问题。生活垃圾的处理让人头疼。本文就生活垃圾的处理现状阐述了一系列问题及对策,望相关部门做好保卫工作和健全软硬件设施,望引起全社会对生活垃圾处理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基于北京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现状和问题,系统分析了抑制和阻碍垃圾处理产业发展的问题根源在于长期传统供给体制所造成的供给不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有效供给依靠市场化、社会化的多元主体来实现,在公共服务多元主体供给中,政府职能的重新定位是实现政府改革和转型的关键。结合北京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政府作为公共产品供给市场机制的建设者和监管者的职能转型,借助市场机制构建一套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市场多元主体供给的新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戴湘毅  刘家明  唐承财 《资源科学》2013,35(12):2359-2367
城镇型矿业遗产与所在城镇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存在多方面的密切联系,也因此面临更多压力,对其开展专门研究极为必要。本研究在字词释义分析和相关概念回顾基础上,提出了城镇型矿业遗产的定义。通过对世界遗产名录和国家矿山公园中矿业遗产的分析,认为城镇型矿业遗产可以分为物质性和非物质性两大类,其下又可以分为多个亚类;通过对典型项目的归纳和比较,认为城镇型矿业遗产构成较为多样、遗产整体区域融合程度较高、在空间分布上多呈点块状集聚分布、遗产环境复杂且风险较大。最后,研究将城镇型矿业遗产利用模式归纳为3种,即教育-博物馆模式、游憩-公园模式和多功能-综合体模式。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进入了海量数据时代,从这些海量数据里挖掘出有用的模式具有非常高的商业价值。常规的数据挖掘模型会依赖于特定的数据挖掘平台,而目前的数据挖掘平台并不能做到随时随地跨平台交换数据挖掘模型。文章提出基于PMML的电子商务数据挖掘方法,只要数据挖掘平台兼容了PMML规范就可以真正做到跨台平交换数据挖掘模型。文章重点研究了PMML语言是如何表示完整数据挖掘模型,并就某电商平台挖掘潜在客户的数据进行实验并分析实验结果,从而验证了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文章建立一个把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和古诺竞争的废弃物处理市场镶套在一起的模型对庇古税制是否有效和企业该选择何种废弃物处理技术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禁止性干预的高庇古税将促使企业对废弃物实行自处理;如果废弃物处理技术具有较强的规模经济,还会催生第三方废弃物处理市场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矿业发展周期理论与中国矿业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矿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矿业发展理论是科学判断矿业发展趋势的重要理论支撑。本文以产业经济学理论为指导,提出了资源禀赋和矿产资源需求两大影响矿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了百年来全球矿业发展历史,并将全球矿业发展历史划分为缓慢发展期(1900-1945年)、黄金发展期(1946-1972年)、矿业低迷期(1973-1994年)、矿业繁荣期(1995-2008年)和矿业平台期(2009-至今)五个阶段。本文提出了理想状态下的矿业发展周期模型,揭示了经济发展与资源供需、资源价格和矿业发展的内在关系,认为一国的矿业发展一般经历萌芽、发展、转折和衰退4个时期;并通过分析澳大利亚、美国和英国等不同资源禀赋的发达国家矿业发展历史,总结了矿业发展的3种模式:“澳加”型矿业模式、“美德”型矿业模式、“英日”型矿业模式。最后,结合中国资源禀赋与经济发展特点,分析了中国矿业发展趋势,认为中国矿业正处于重大转折期,2020年后中国矿业将全面进入衰退期。  相似文献   

18.
耿殿明  姜福兴 《软科学》2003,17(3):26-31
本文从系统论出发,建立了矿区RESE系统的概念模型,在对煤炭矿区内涵及其特征描述的基础上,运用自组织原理,阐明了矿区RESE系统演化的非线性动力学机制,进一步完善了矿区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9.
我国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核工业体系,但随着核能的发展,产生和积存的放射性废物总量不断增多,放射性废物的处置能力与核能的发展不相匹配,废物超期贮存所引起的安全、社会和环境等问题日益突出。通过对美国、法国等核电装机容量高、在放射性废物处置方面有着丰富经验的国家进行调研分析,分别从政策及立法、监管及实施、资金筹措及激励措施3个方面将我国放射性废物管理体系与国际进行对比,给出对我国放射性废物管理体制与机制的经验启示,并提出了完善我国放射性废物管理体制与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A challenge for sentence categorization and novelty mining is to detect not only when text is relevant to the user’s information need, but also when it contains something new which the user has not seen before. It involves two tasks that need to be solved. The first is identifying relevant sentences (categorization) and the second is identifying new information from those relevant sentences (novelty mining). Many previous studies of relevant sentence retrieval and novelty mining have been conducted on the English language, but few papers have addressed the problem of multilingual sentence categorization and novelty mining. This is an important issue in global business environments, where mining knowledge from text in a single language is not sufficient. In this paper, we perform the first task by categorizing Malay and Chinese sentences, then comparing their performances with that of English. Thereafter, we conduct novelty mining to identify the sentences with new information. Experimental results on TREC 2004 Novelty Track data show similar categorization performance on Malay and English sentences, which greatly outperform Chinese. In the second task, it is observed that we can achieve similar novelty mining results for all three languages, which indicates that our algorithm is suitable for novelty mining of multilingual sentences. In addition, after benchmarking our results with novelty mining without categorization, it is learnt that categorization is necessary for the successful performance of novelty min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