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百善孝为先     
我父亲喜欢用故事教育子女,尤其是在一家人吃饭的时候讲典故。他常常说,孝乃众善之始,做人之基。如果一个人连生他养他的父母都不爱,怎么能指望他有忠心,指望他为国家效力?在父亲讲的故事里,要数买肉孝敬爷爷的故事印象最深刻了——  相似文献   

2.
刘海洋 《科教文汇》2011,(20):10-11
中国传统孝文化是儒家宗教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在历史进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社会飞快发展、科技高度进步的今天.它仍然有着促进家庭和睦、社会稳定的重大作用。因此,对中国传统孝文化进行现代解构十分必要,具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西孝文化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文化土壤,但它们的内涵既有差异也有相似。因此,有必要通过两种孝文化的比较,认清孝的本质,并取长补短,从而促进中国孝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方海霞  金新元 《科教文汇》2014,(16):115-116
中西孝文化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文化土壤,但它们的内涵既有差异也有相似。因此,有必要通过两种孝文化的比较,认清孝的本质,并取长补短,从而促进中国孝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西周时期陇东与关中之间的道路可考者有三条:第一,共—豳(京师)—旬—焦获—泾阳—宗周,该道基本依循泾河上游的干支流河谷与中下游岸边的原或山地南抵关中腹地.第二,共—阮—密—岐周,这一道路穿越岍山,路途较为直捷.第三,芮—虞—井—岐周,这条路经由华亭-千河谷地,也是居于天水一带的秦人往来关中的必经通道.西周陇东与关中之间交通路线的推定,有助于深化西周政治、军事等领域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6.
李杨 《科教文汇》2014,(30):12-13
为了贯彻中共十八大精神,实现文化引领的价值,中国传统的孝文化和高校国防教育在实现"中国梦"的大背景下,互相作用。本文通过浅释"中国梦"来引导国防教育的发展和孝文化的传承,对国防教育的内涵和孝文化溯源都做了阐述,而对国防教育与孝文化互相耦合的作用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一是国防教育和孝文化都是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渠道;二是国防教育和孝文化都是增强大学生生理、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三是国防教育和孝文化都是为高校大学生实现"中国梦"务实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了贯彻中共十八大精神,实现文化引领的价值,中国传统的孝文化和高校国防教育在实现"中国梦"的大背景下,互相作用。本文通过浅释"中国梦"来引导国防教育的发展和孝文化的传承,对国防教育的内涵和孝文化溯源都做了阐述,而对国防教育与孝文化互相耦合的作用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一是国防教育和孝文化都是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渠道;二是国防教育和孝文化都是增强大学生生理、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三是国防教育和孝文化都是为高校大学生实现"中国梦"务实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对人的不同理解和对人性的不同看法是儒家伦理与基督教伦理呈现各种差异的前提,仁与爱分别是两者最核心的概念,仁植根于人性与人伦,爱源于上帝与神性;仁有差等,爱无差等;仁的实现依赖人自身的努力,爱的实现要靠上帝的恩宠。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宏观结构、中观程序、微观契约三个维度探析和谐社会之制度伦理诉求,显示社会正义的制度性内涵及其现实体现。  相似文献   

10.
技术伦理、利益伦理和责任伦理是工程伦理研究的三个基本维度。其中,技术伦理即工程技术活动本身的伦理问题,集中关注工程质量与安全,主要涉及工程师与管理者、技术标准、伦理标准与管理标准之间的关系;利益伦理也是工程活动的基本伦理问题之一,其基本要求是有效协调工程活动中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实现效益与公平的统一;责任伦理则是工程伦理的灵魂和内核,主体及限度是工程责任伦理首先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王凯 《科教文汇》2013,(30):20-21
尊重长者,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无孝敬父母的习惯,不单单是子女对父母的关系,其实质是一个能否关心他人的大问题。在家里能养成孝敬父母的好习惯,到社会上,才能关心同事,也才有可能做到对祖国忠诚。因此我们千万不能忽视培养孩子尊敬长者,孝敬父母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12.
戴婧 《科教文汇》2014,(35):156-157
"孝道"精神是儒学思想的核心价值之一,亦是作为人安身立命的内在修养。"敬养兼施"是儒学孝道的世俗涵义,表明了子女对父母不仅存在着供奉养育的责任,并且应当从心底里尊敬爱戴自己的父母;而当代"尚青爱幼"的思想成为父母与子女相处的主要法则,子女在父母的单向爱护下,缺失了"反哺"的渠道。所以我们应当重视儒学孝道的精神内涵、实施孝道教育,重塑儒学孝道教育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3.
孝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孝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谚道:“德为成事之本,孝为入德之门。”[1]孝对于每个人都具有深重而长远的意义。新时代的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国青年人的代表,是推动国家繁荣发展的新生力量,更应该适应时代的发展,将孝文化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14.
刘婷 《科教文汇》2014,(34):108-110
好儿女志在四方。大凡忠臣义士,必然是志在千里,欲为国为民谋一番事业,名传千古,不可能一辈子呆在家里承欢父母膝下的。然而,很少有人说他们不孝的,因为他们忠于祖国,为了祖国的安定和富强贡献自己的一切,所以才有“小家”的安康,才有他们父母平安幸福的生活。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尽忠的同时也尽了“孝”。  相似文献   

15.
黄耘 《科教文汇》2020,(5):38-39
孝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有珍爱生命、敬养父母、承志立身、忠孝相通等多重含义,形成了极具中国特色的孝文化。孝文化在中学德育中的继承和弘扬有助于中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树牢责任意识。为更好地促进传统孝文化融入中学德育,要坚持以思想政治课为主渠道,加强对孝文化的时代解读,以校园文化为主要载体,增强学生孝文化意识,以家庭教育为主要支撑,促使孝文化付诸实践。  相似文献   

16.
孝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孝道为基本内核的传统孝文化,奠定了我国传统伦理型文化的基础。但是当前社会对孝文化的忽视,和当代大学生的特殊性,造成了大学生孝文化的缺失和推广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探讨孝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意义和如何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推广孝文化,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吴霏 《科教文汇》2014,(29):22-24
西周是我国奴隶制社会的全盛时期,它所践行的六艺教育包括礼、乐、射、御、书、数。虽然这些教育内容不可避免地具有阶级的烙印,但也从不同方面反映出西周的教育目标,即德艺兼具、文武兼备的彬彬人才。六艺教育的形成表现了西周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的形成,对其的探析在一定意义上讲是以古为镜为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