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长期以来,人们对教育历史认识活动的研究优先于对教育历史实践活动的研究,现实的人的教育活动由此被抽象化理解。实践唯物主义承认历史是人的活动,并且从主体与实践的方面去理解人的活动,这启示教育史研究须相应地完成从认识论到实践活动取向的转换。实践活动取向的教育史研究,关注教育历史上人的活动与活动的人,将教育史学术实践视为视域融合与历史构境的过程。它以理解的心态对待过去的人与活动,从当代日常生活经验入手感知曾经的教育生活世界,在对教育活动及其过程的把握中重构历史情境,并由此拓展出在传统的教育思想史和教育制度史之外的第三条研究路径——教育活动史研究。  相似文献   

2.
社会变革,观念为先.教育史学变革,亦以教育史观的变革为前提.教育史观是人们对于教育历史实践活动的总观念,反映的是教育历史理解的目光与视野.教育史学变革,从根本上说,是教育史研究者目光与视野的变革.中国教育史研究一直接受唯物史观的指导,实践唯物主义是当代马克思哲学研究的新领域,是唯物史观在当代的新发展.实践唯物主义视野下...  相似文献   

3.
社会变革,观念为先。教育史学变革,亦以教育史观的变革为前提。教育史观是人们对于教育历史实践活动的总观念,反映的是教育历史理解的目光与视野。教育史学变革,从根本上说,是教育史研究者目光与视野的变革。中国教育史研究一直接受唯物史观的指导,实践唯物主义是当代马克思哲学研究的新领域,是唯物史观在当代的新发展。实  相似文献   

4.
教育史学是一门有关人的学问,它关注教育实践场域中的人及其活动。这一内在逻辑决定了教育史研究将以人为中心进行历史活动的理解与叙述。以人为中心的教育史研究,以马克思承认人的本质是实践而非观念的人为前提,将人视为具体的人而非抽象的人,进而关注活动的人与人的活动,彰显教育史学的人学意蕴。活动的人是教育史的主体,教育历史与教育史学的主体间交往共同构成教育史,教育史学实践是主体发现美的过程,作为主体的人的活动生成教育史。  相似文献   

5.
现代小说里的教育叙事,生动地记录了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某些片段,形象地反映了某个特定历史时期教育变革的时代主题。这些变革虽然只是通过现代小说体现的,但这种观念形态的呈现对于研究现代教育史有着特殊的价值。它不仅可以拓宽教育史研究的视域、丰富教育史研究的资料,还可以完善教育史著作的文本写作。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前人已经取得了一些开拓性的成果,但仍需要进一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6.
20世纪关于中国教育史分期问题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国教育历史的分期问题是有关中国教育史研究和学科建设的基本理论问题。合理地划分中国教育发展阶段,有助于把握教育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判定特定时期教育的变革与性质和合理地编排教育史论著体系。20世纪中国的教育理论界先后有过依据朝代更换、社会形态、时代特征、教育实践、阶级斗争等多种中国教育史分期法的探索,展现出面貌各异的中国教育发展史,合理的中国教育史分期应以教育实践为主要依据,也对历史年代、社会形态等外部变化因素有所依据。  相似文献   

7.
从预成性思维到生成性思维的转换,是现代哲学的最强音,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生成性思维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需关注人的生成性,关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生成性。生成性思维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观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出了崇尚过程民主、崇尚整体价值、崇尚整合方法论、崇尚生活经验的实践诉求。  相似文献   

8.
对陶行知及其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从开始到现在,已经有八十多年的历史了。我们今天研究陶行知,无论是研究他的生平,研究他的政治思想及其发展轨迹,研究他的生活教育理论,研究他的教育教学思想及其教育实践活动,还是研究同他关系密切的师生、同行、友人,研究生前生后人们对他的各种评论,研究他在中国教育和世界教育史上产生的重大影响,实际上都是在研究历史。因此作为以研究陶行知及其学说为主的《生活教育》杂志,理所当然要以凝重的历史感,用一定的篇幅高奏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由陶行知谱写的这段多姿多彩、跌宕起伏的华彩乐章。为此本刊从本期起增设了“陶研春秋”和“行知故事”两个栏目,欢迎有志陶行知历史研究的同志们踊跃来稿,共奏华章。  相似文献   

9.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围绕"社会大变革下的教育史研究"这一主题展开研讨.主要议题有:社会变革 期教育史研究的困境与出路;视野下移、教育活动史研究;全球视野下的中外教育史研究;教育发展与教育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历史上的社会变革与教育应对等.与会代 表通过热烈地研讨,对社会大变革下的教育史研究达成了共识:教育史研究不仅要主动适应社 会变革,更要以积极的心态和行动去影响社会变革;教育史学者要以开拓创新的精神,不断拓展 教育史研究的领域,以提升教育史学科地位,掀起教育史研究高潮,为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教育是人的实践活动,其本质是实践的,教育的问题不能单纯在认识领域解决,必须要在实践领域探索。西方当代实践哲学将视域从认识领域转向实践领域,从研究认识的可能性和条件转向关注人的行为和活动,为我们探讨教育的本质和意义提供了根源和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