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要把古诗改写成记叙文,对小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但也是一个训练作文、开阔思路的好方法。这里以《宿新市徐公店》为例谈谈指导改写的点滴体会。诗人杨万里是南宋诗坛上别具一格的作家,他的写景诗清新活泼,富有生活气息,号为“诚斋体”。这首《宿新市徐公店》作于1192年,以诗前两句描写了春夏之交农村明丽的景色,后两旬描写了儿童扑蝶嬉戏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在春天里的喜悦心情。  相似文献   

2.
《宿新市徐公店》是宋代杰出诗人杨万里写的一首诗。全诗通过对暮春景色以及儿童捕蝶嬉戏情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农村春天景色的赞美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诗题中的“宿”,指过夜、夜里投宿的意思。“新市”,地名,在现在湖南省攸县。“徐公店”,店名,姓徐的人开的客店,“公”对上了年纪的男子的尊称。这首诗有两句共四行。第一行“篱落疏疏一径深”。“篱落”,即篱笆,用“落”比用“笆”显得更文雅,且合诗律的平仄。“疏疏”,稀疏,指篱笆枝条不紧密,写出了篱笆的自然形态,体现了田园风味。“径”,小路,“一径”,即一条…  相似文献   

3.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这是同学们熟悉的、宋代诗人杨万里所写的《宿新市徐公店》诗。色彩鲜艳的黄蝶翩翩起舞,引来好奇的儿童嬉笑追扑。正要抓获的当口,黄蝶突然飞入一片金黄色的菜花丛中,顿失踪迹,再  相似文献   

4.
《宿新市徐公店》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杨万里的代表作,也最能体现"诚斋体"的特点。《宿新市徐公店》有景趣、情趣、理趣等各种"趣"味,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则凸显了景物活、意趣活,表现手法活等"活法"。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八册第八课,选了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七绝《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我们在教学这首诗时,觉得与课本相配套的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下文简称《教》)中的讲解有三处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6.
一个值得倡导的教学原则:美感性每当我看到春天的原野被油菜花儿渲染得金灿灿的时候,我便会想起南宋诗人杨万里写的《宿新市徐公店》中的诗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眼前即展现出农家孩子在田野上奔跑着,追捕蝴蝶的画面;也仿佛看到了追蝶的孩子,面对...  相似文献   

7.
一、复习导入,以诗入文 同学们,上一课,我们学习了三首古诗词《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宿新市徐公店》《清平乐·村居》,感受了乡村清新美丽的田园风光和宁静纯朴的幸福生活.你最喜欢哪一首呢?用你的朗读再现乡村画卷,表现诗人之情吧.  相似文献   

8.
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必须要有良好的氛围。教学时 ,教师可以采用生活再现、表演展示、CAI课件演示等手段 ,并用轻松、诙谐的教学语言或录音 ,创设自由和谐的教学情境 ,诱发学生创新热情。如在教《宿新市徐公店》一诗时 ,教学伊始 ,我通过轻松的谈话导入新课 ,并通过CAI课件出示清代著名山水画家王原祁的一幅《王维 <送梓州李使君 >诗意图》告诉学生 :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古人 ,研究一下怎样为《宿新市徐公店》这首诗配上画。学生都觉得挺新鲜 ,跃跃欲试 ,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学的开始 ,教师为了迎合学生的内心深处希望自己能成为…  相似文献   

9.
在古诗教学中,怎样发掘诗中美的因素,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我的办法是:"一诗一画一曲",即每教一首古诗,把诗与画结合,诗与曲结合,使学生既学到语文知识,又受到艺术美的感染.教《宿新市徐公店》时,我在学生释题、释关键词、串句、了解全诗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想象,在头脑中形成一幅暮春时节农村儿童扑蝶图,并把这幅图画下来.然后,举行诗画评论会.学生一边吟诗,一边评论贴在墙上的画.有的说:"这个扑蝶儿童的头发不象古代孩子的.不应该扎成羊角辫,而要扎牛角辫,也可以在脑顶上扎个象毽子一样的辫."有的说:"诗中说'树头花落未成阴',而  相似文献   

10.
编辑同志:小语课本(人教社)六年制第八册中有一首古诗《宿新市徐公店》。人们对诗中“树头花落未成阴”的“花落”说法有二:一曰,树上的花已经凋谢了;一曰,“花落”应译为“花开”。哪种解释都允许,不伤诗的主旨,但也让人无所适从,因为“落”字也有“初开的”意思。如《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又餐秋菊之落英。”  相似文献   

11.
《宿新市徐公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佳作,作者通过景物描写,讴歌了春满人间的勃勃生机,并寓意规劝人们珍惜时光,小诗语言明白流畅,构思新巧别致,蕴藉含蓄。正确理解诗意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想象诗人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和领悟诗中的哲理,是教学的难点。这首诗的教学,宜以“读”为主,通过多角度、多层次、多种方法的读,引导学生理解诗的含义,进入诗的意境,领悟诗的真谛,从而获得美的情趣,受到美的陶冶。  相似文献   

12.
王芳 《教学随笔》2008,(1):32-32
[教学片断]苏教版12册第四课《宿新市徐公店》 师:请你们读读诗,想想如果概括诗意作画,可以画些什么?  相似文献   

13.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解说]这首诗写的是诗人住在新市徐公店时所见到的暮春景色。在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小路通向远处。枝头的花已落了,由于叶子还未长大,所以没有形成树阴。儿童奔跑着追逐黄色的蝴蝶,可蝴蝶飞到金黄色的菜花地里,怎么也找不到了。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  相似文献   

14.
1 利用多媒体手段 ,诱发创新热情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必须要有良好的氛围。教学时 ,教师可以采用生活再现、表演展示、CAI课件演示等手段 ,并用轻松、诙谐的教学语言或录音创设自由和谐的教学情境 ,诱发学生创新热情。如在教《宿新市徐公店》一诗时 ,教学伊始 ,我通过轻松的谈话导入新课 ,并通过CAI课件出示清代著名山水画家王原祁的一幅《王维〈送梓州李使君〉诗意图》 ,研究怎样为《宿新市徐公店》这首诗配上画。在教学的开始 ,教师为了迎合学生内心深处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探索者、研究者和创造者的学习心理 ,积极运用多媒体手段 …  相似文献   

15.
六年制第八册8课《宿新市徐公店》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古诗,课后习题要求学生根据这首诗想象出一幅图画来。在学习理解诗句以后,老师并没有急于要求学生画画,而是引导他们展开了讨论——师:同学们,你们学习完这首古诗以后,头脑中一定出现了一幅图画。现在请你们讲一讲,你头脑中的图画上都有些什么?生:有一座房子,房子前用竹竿挑着一面布帘,  相似文献   

16.
一、联系实际理解字词,是培养想像力的基础教学《宿新市徐公店》时,为了使学生深刻体会诗意,我引导学生把诗意和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如讲到“树头花落未成阴”一句,我提问:“阴”是什么意思?“未成阴”又是什么意思?诗中指的是什么“未成阴”?在自然界中,一般花草树木的生长规律总是先长树叶再开花的,诗中这种现象有吗?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各抒己见。有的说:我见过的梅花,当花开得特别旺盛的时候,梅树上的叶子还很小很小。有的说:我见过的桃树也是这样……同学们通过议论,丰富了想像,理解了“树头花落未成阴”的诗意。教学中联系学生生活实…  相似文献   

17.
一、由读引情,想象古诗画面美古诗的语言极为精练,在学习中既要重视理解诗句的意思,更要重视有感情地朗读,通过朗读,加深理解。如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荫,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读时要注意重音的恰当停顿,读出节奏。  相似文献   

18.
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的素质决定了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与利用的程度以及发挥效益的水平。一个语文教师,只有树立资源意识,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语文教学才会走向开放,才会绽放勃勃的生机。一、重组教材,穿越千年对话(一)设计思路和特点1.把握儿童心理,重组教材。人教版课标教材第四册的第二课《古诗二首》中《宿新市徐公店》,写的是诗人看到的儿童捉蝴蝶的游戏景象:儿童追赶黄蝶,黄蝶飞入黄色的菜花中,分不清哪是蝶,哪是花。全诗充满着浓浓的生活气息和雅致的审美情趣,宛如一幅飘着花香的画,画中人物栩栩…  相似文献   

19.
“写一处景物”是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一单元中的作文训练要求。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这个类型的作文有一定的难度。根据学生生活知识面窄,词汇贫乏的特点,我采取了如下办法。 引入意境,激发情趣 指导作文前,我先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春游活动。然后,组织学生学习《宿新市徐公店》,在要求学生背诵全诗的同时,分析诗人是怎样通过四句古诗,把暮春景色有重点的结合个  相似文献   

20.
1 “假设”的问题。用“假设”这个关键词引出对人、事、物、时的假设发问。例如 :假如我是教师 ,对这件事情我会怎样处理?2 “列举”的问题。用“还有……还有”这个关键词罗列出对符合某个已知条件或属性的事物。例如 :“柳”字是“木”字旁 ,是一种树 ,还有哪些字是“木”字旁 ,是不是也跟树木有关?3 “比较”的问题。用“有什么相同” ,“有什么不同”比较两项或多项事物的特征、性质的异同点。例如 :五年制上海教育出版社五年级第二学期(S版)第9课中 ,有三首古诗《宿新市徐公店》、《村居》、《游园不值》都是以春天为题材的七律诗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