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教育引导广大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党员领导干部肩负着党和人民群众的重托,必须不辱使命,不负众望,以身作则,争做模范。 一要做自觉学习的模范。党员领导干部要争做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模范,不仅要有饱满的工作热情,更要有过硬的工作本领。掌握过硬本领的途径就是要加强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经济、科技和法律知识。还要虚心向实  相似文献   

2.
加强理论学习 ,是提高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 ,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要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理论学习制度 ,不断提高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时期高校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高校各级领导干部应认真学习江泽民"七一"重要讲话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提高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重大意义的认识,从高校干部队伍建设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高校干部队伍,推进高教事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的十六大的灵魂。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首先要抓住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个中心环节,要全面深入地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必须牢牢把握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本文就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5.
胡锦涛同志《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就"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一些新概括、新观点,对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新要求,这些新概括新观点新要求,对我们进一步学习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了共产党的先进性和执政党的政治立场,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其内容全面体现了人民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各级领导干部要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目的和归宿,坚持人民的根本利益,执政为民,必须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到党的各项工作中去.  相似文献   

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指导思想,同时也是教育战线改革发展的行动指南.广大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学校的领导干部,应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努力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8.
加强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领导干部特殊的社会定位,加强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贯彻落实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任务,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地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9.
当前,在全党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治党管党的良策,利国利民的德政.其目标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其要义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企业的领导干部,要准确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切实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转变观念与作风,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提升驾驭市场的能力,在践行"三个代表"的进程中彰显党员先进性.  相似文献   

10.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十六大”的主题和灵魂 ,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指导思想。这一重要思想的提出 ,是对我们 80年来党的建设的科学总结 ,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十六大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是我们党在新时期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每一个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都应该认真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认真地加以思考和总结研究。学习贯彻十六精神 ,最根本的是全面深刻地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学习“三个代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通过时日本现代文坛中国历史题材小说创作渊源的梳理,从另一个侧面更清楚地展现中国历史文化在日本的传播、弘扬和影响情况。同时,深入发掘日本文坛中国历史题材小说繁荣发展的根源,以期时当代中国文学特别是历史小说创作有所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人本主义具有相通的世界观,三者的角度不同,侧重点有差异,但均统一于实践。因而,实践唯物主义是完备的世界观。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郭嵩焘是一位极为孤独的热眼向洋、寻求民族振兴之路的先进。其对外开放思想不管是在政治、经济方面、还是在对外关系或化教育等方面,都是独树一帜,远远地走在时代的前列,具有整体性、求实性、前瞻性、坚定性等鲜明的特点,是历史遗留给我们的宝贵的馈赠。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和合”文化主张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具有丰富的辩证思想,它决定了我国历史上对于国家统一的诉求。西方近代统一民族国家的建立,结束了西方各国内部的长期分裂状态,黑格尔的世界历史理论是对这一历史进程的思辩表达,它与中国文化中的“和合”观念有很多暗合之处。在批判继承黑格尔历史辩证法的基础上,马克思形成了自己的世界历史理论,它与中国文化中的“和合”思想一起构成了我们构建和谐世界的理论渊源。揭示西方文化中的“世界历史”理论与我国文化中的“和合”思想的内在关联,能为我们正确处理各种现实问题提供一个新的价值参考。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说:“坚持邓小平理论,在实践中继续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这个理论,这是党中央领导集体知全党同志的庄严历史责任。”江泽民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深入扩大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以自己创新的思维和实践探索,在关于抓住发展历史机遇,关于全方位、多渠道、多层次、多种形式对外开放,关于办好经济特区,关于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关于加快中西部地区开发开放等方面,努力继承和发展邓小平理论,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典范,也使我们认识到了对外开放是建国50年来影响最深广的战略决策之一。更使人们确信,只有把目光永远投向世界,进一步扩大开放,让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走进中国,才会有中国更加灿烂的明天。  相似文献   

16.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use of inquiry-based instruction for constructing historical understanding in historic site-based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rograms. In an historic site-base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workshop, fifteen teachers of grades 5 through 12 engaged in guided inquiry with documents drawn from said historic site. Participants showed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curiosity about the site and use of problem-solving strategies in interactions with the site and staff, but no improvement in other elements related to historical thinking at historic sites. Improvements correlated to neither length of teaching experience nor testing group characteristics, indicating broad applicability for improving historic site-base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rograms.  相似文献   

17.
“外察世界潮流”思想是孙中山变革思想的一个重要基石,孙中山坚持“仿效外国改革政治,成立民主政体”的主张,在“建立民国”和“捍卫民国”的斗争中,表现出对近代世界各国历史改革具有革种同一性的“从同”的认识,他坚持认为,“世界潮流已到了解决社会问题的时期”,一方面主张迎合世界潮流,“振兴实业,发达资本”;一方面强调“思患预防”,“以欧美为鉴,力谋社会经济之均等发展”。在化变革和化整合方面,他坚持“集合中外的精华,防止一切的流弊”的化兼取精神,主张“作成一中西合璧的中国”,用民族精神救国,以道德立国,憧憬“王道”国际政治,共创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18.
在20 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进程中, 列宁主义和邓小平理论都起到了极为关键的历史作用。它们都是在20 世纪世界社会主义处于大低潮时期为坚持、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而形成的决定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的重要理论; 都是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光辉典范, 是20 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最重大的理论成果; 都使社会主义价值得以充分展现, 指导社会主义走出低谷, 蓬勃发展。列宁主义和邓小平理论的伟大历史地位告诉我们: 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必须与时俱进, 求真务实, 勇于和善于根据新的社会实践创新马克思主义, 才能永远保持马克思主义旺盛的生命力, 指引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19.
“2004中国·怀化国际杂交水稻与世界粮食安全论坛”,对促进怀化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有着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必将加速怀化的崛起。“杂交水稻故乡”将成为怀化的城市名片,“袁隆平杂交水稻牌”将成为怀化经济发展的拉力,“杂交水稻文化”将成为怀化城市文化的灵魂。  相似文献   

20.
林纾不仅是古文家和翻译家,他也是史学家。林纾具有丰富的传记文学创作成就和具体的历史科学研究思想。林纾深谙中国史学的真谛。林纾的自传,以别号寓历史意识,巧构心灵史,记事与记言相统一。在林纾的一生中,他对《左传》用功最多,并著有该领域专书两种。《左传》是林纾史学研究的基本点,其传记文学由之而生长,其历史思想由之而发展。林纾的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历史著作主要应采用叙事性的文体,而哲学著作主要应采用议论性的文体。第二,历史著作必须真实地记录已经发生的事件和已经发出的言论,而文学的诸多体裁则侧重于虚构。第三,研读历史著作方法主要应是个案性的解剖与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