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阅读王小波的作品,会引起人们的思索。自由之生活、自由之思想、自由之文学是本篇对王小波的概括。自由之生活,王小波放弃优厚待遇显赫的名声而做一名自由撰稿人,足以证明他的"特立独行";自由之思想,王小波在他的作品里营造了"三有"自由思想体系;自由之文学,王小波作文的自由,即他的作品中多种艺术手法的运用,如反讽、夸张、黑色幽默、逻辑悖论等文学技巧,显示了其独特的语言,形成王小波的风格。王小波是自由的,自由的选择生活,选择写小说这条路;但自由的同时又为自由付出了代价。这便是自由的悲剧。  相似文献   

2.
当王小波的小说在台湾获奖、在海外产生影响时,大陆文坛还在水波不兴;当王小波生前为出版他的小说费尽周章时,决没想到死后他小说的火爆畅销;当王小波的小说在读者那里畅谈不休,而“圈内(作家圈内、学术圈内)”大都还保持着沉默是金:不想王小波的逝去使自身膨胀、喷发为一个现象,王小波终于不再是仅以杂文而知名、却成为以“大器晚成”的“文坛外高手”被命名的一个小说家。王小波的小说终于崛起在其杂文之上,闯入学人视野、学术话语圈,满脸既庄重又神秘的坏笑,以致人们研究它的欲望也高涨了。  相似文献   

3.
一拍 《语文新圃》2009,(4):9-10
浪漫骑士、行吟诗人、自由思想家王小波离开这个“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热闹世界已经十二年了。七年前,《南方周末》“文化专刊”将他作为新闻热点,特意策划了“王小波逝世五年祭”专题。四年前,即八周年纪念日,据《新京报》讯:人们在鲁迅纪念馆举行“王小波生平展览”,展出了王小波各个时期的照片。  相似文献   

4.
真假难辨     
杜鲁克问:“走哪条路?”爱数王子一摇头:“没走过,不知道。”“还要问人。”杜鲁克看到吵吵闹闹地走来两个小孩,这两个小孩长得一模一样。杜鲁克好奇地问:“这俩小孩长得怎么这么像?”两个小孩同声回答:“多新鲜哪!我们是双胞胎。”一个小孩指着另一个小孩说:“他讨厌!他总说假话,一句真话都没有!”另一个指着这个小孩反击:“他更讨厌!他总说真话,一句假话也没说过!”爱数王子下了马,走过去问:“请问,去爱数王国应该走哪条路?”一个往左一指:“走左边这条路。”一个往右一指:“走右边这条路。”爱数王子又问:“你们俩谁说真话?”两个小孩围着王子转了3圈,异口同声地回答:“我说的是真话!”  相似文献   

5.
就是那条路     
一个人在路上碰到一位宗师,于是问他:“哪条路是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6.
就是那条路     
一个人在路上碰到一位宗师,于是问他:“哪条路是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7.
1990年代以来的文坛,王小波是一个独特而复杂的存在。作为学者型作家,王小波体现着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少见的智慧游戏和思辨理性。他的小说、杂文,充满着对科学、智慧和理性的热爱,这使他能够凭良好的逻辑学修养,切入历史和现实。作为出身“阶级异己分子”家庭并有“知青经历”的作家,物质的匮乏和精神的压抑,使王小波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沉重的生命体验,这促使他寻找一种超越苦难人生的方式。  相似文献   

8.
科学的美好     
伊人老师认为王小波是他首选的“酷”的作家。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王小波,伊人老师特向同学们推荐主小波的《科学的美好》。同学们如果对王小波有兴趣,还可以找他的其他作品读一读,也许,读后你能更深刻地理解伊人老师为什么说王小波“酷”得可爱了。  相似文献   

9.
幽默     
《教师博览》2009,(9):32-32
埋怨的病人 大夫:“那个小气的病人又在埋怨什么?”护士:“他说,真倒霉,药还没有吃完病就好了。” 你老过吗 在一条狭窄的小巷里.老人不紧不慢地走着,后边来的年轻人见他不让路,就恼火地说:“老东西!为啥不让路?”老人见年轻人没礼貌,生气地说:“你凭啥非要我让路?”  相似文献   

10.
巧遇(小说)     
一次,乘公交车,正好座满。一位中学生模样的女孩,看我是一位老者,站起来。微笑着:“老师,您坐!”我谢过她,她微笑着:“应该的。我和妈妈在书店见过您,您是我妈妈的老师。”噢,忆起了———一年前,去买王小波的书。当时,女孩惊讶地问:“爷爷,王小波去了,您...  相似文献   

11.
错别字大王的后脑勺儿上长出一条粗粗的辫子错别字大王在草丛中隐藏了很久很久,肚子咕噜咕噜叫开了,好饿!天渐渐黑下来,错别字大王离开草丛,去找东西吃。他在村边碰到了小迷糊,可小迷糊不认识他。错别字大王:“小迷糊!”小迷糊:“你是谁?”“我是错别字大王。”“错别字大王!你怎么屁股上长了尾巴,头顶上长了角?”错别字大王哭了,他向小迷糊讲了自己的遭遇。小迷糊很同情错别字大王:“你怎么不回家?”“我不知道回家的路。”“你不是说你的家住在南方吗?”“南方很远很远,再说我现在这个样子……”小迷糊牵来一匹马:“我…  相似文献   

12.
路上的石头     
《小读者》2010,(12):19-19
国王费迪南决定从他的十位王子中选一位做继承人。他私下吩咐一位大臣在一条两旁临水的大道上放置了一块“巨石”.任何人想要通过这条路.都得面临这块“巨石”.要么把它推开,要么爬过去,  相似文献   

13.
《同学少年》2013,(6):50-51
国王决定从他的十个王子中选一个做继承人。他私下吩咐一个大臣在一条两旁临水的大道上放置了一块“巨石”,任何人想要通过这条路,都得面临这块“巨石”。然后,国王要求每个王子都通过这条大路,把一封密信尽快送到一个大臣手里。  相似文献   

14.
片段一:童话情境 案例1:“老师,我还想知道小猴到底选的是哪条路?” (二年级“线段”)课始,教师放映了一段非常生动的动画:在小猴玩耍的地方和它家之间有两条路,一条是线段,另一条是曲线。如果你是它,会选哪条离家最近的路呢?学生们开心地看着,异口同声地答道:“直的”。  相似文献   

15.
73号的爸爸     
小昭是个10岁的男孩。他爸爸是个做生意的。每过一段时间.小昭和妈妈就会收到爸爸从南方一座城市某条路的73号寄来的信。后来小昭问妈妈:“爸爸为什么过年也不回来?”妈妈说:“爸爸这两年生意刚起步。肯定很忙。等忙完这阵子他就回来了。你给他回封信吧。”于是小昭趴在桌子上开始写信。  相似文献   

16.
超越界限的创造者--论王小波的自由主义立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小波作为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形象深入人心,他的哲学的核心是:追求并捍卫个人的思想自由,以超越现世功利的胸襟,力图为人类贡献自己独特的学术、艺术或思相成就:前提是警惕、拒绝一切意识形态、道德理想的灌输。王小波对以儒学为中心的传统文化及当代的文化与心理现实都作了深刻的反思与批判,在知识分子中倡导一种“面向未来,取得成就”的雄心与实干态度,他的思想对当今社会的精神痼族有药石之效。  相似文献   

17.
故事一:一位哲人与门徒雨后走在土路上,他的新布鞋上沾了许多泥点。一位穿了雨鞋的门徒问他:“出来时为什么不换双鞋呢?”哲人望望连着村子与外界的泥泞的路,意味深长地说:“换鞋不如换路啊。”门徒顿觉心头一震。后来,在哲人的带领下,大家一块儿硬化了路面,从而一劳永逸.不必再受“换鞋”之苦。  相似文献   

18.
学科是大学活动的主角,学科建设是大学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泉州师范学院作为一个新建本科院校,历史短但在学科建设上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路”。回首望去,学校行走在这条“路”上终于取得了与同类学校相比更为显著的成绩和效果。通过对实践的总结,发现这条“路”与大学三大职能在不同阶段相契合着。这条“路”就是泉州师范学院的学科建设模式,对同类院校具有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两年前,也是这么一个季节,春夏之交,用一句很诗意的话说:“所有的花都开了”。那时候,我第一次读到了王小波,当时还不知道,他已经去世三年了。初读王小波的文字,脑袋好像给人用飞机撞了,里边的金碧辉煌通通被打回原形———惊惧而羞愧。但很快就会被阅读的欢乐所取代。直到今天,我仍然感念王小波,不是因为他是个老师教了我什么,而是他作为一个指路的朋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奇异的世界———文字的狂欢。我认识很多王小波的Fans,大家对偶像的解读也是千奇百怪的:技术派的爱黄金,印象派的爱白银,还有成天胡思乱想的,他们爱…  相似文献   

20.
地上本来没有路。路是人走出来的。读罢《邓小平与他的事业》,我对“路”感触颇深。“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正是因为这种深情,让他创造了历史,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条路冲破了多少人曾经认为不可逾越的陈规,开创了多少人从来不敢设想的先例。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道路在探索者的脚下一步步清晰起来,伸展开去。在深圳他说出了一句有关中国发展命运的名句:不改革开放只有死路一条。为了这条改革开放的路,邓小平奉献了他全部的精力和才华。于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势不可挡的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