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拓是1949年8月间来到人民日报的。他来了以后,从9月开始上夜班、看大样。邓拓在《人民日报》的事业就这样开始了。在《人民日报》的创建和发展历史上,他的贡献是永远不会磨灭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邓拓是一位深受人们敬重的新闻工作者。从1930年开始,就致力于党的组织活动和宣传工作。抗日战争开始,投入新闻工作,笔走龙蛇30年,曾任过晋察冀日报社长兼总编辑,解放后直到1958年,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社长。1961年,在他任华北局书记处候补书记时,应《北京晚报》之约,以马南邨的笔名在副刊五色土上开辟了杂文专栏《燕山夜话》,到1962年9月,共发稿153篇。因此,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惨遭“四人帮”的迫害,于1966年5月愤然离世。邓拓也是一位才华出众  相似文献   

3.
日前,与一位曾经和邓拓一起工作过的老同志,说起了邓拓同志的廉洁作风,颇给人启发和教益。他讲了两个例子。1957年末,人民日报总编辑邓拓前往新建成的宝成铁路采访并参加通车典礼。采访报道结束后,他在成都访问了著名的佛教寺院昭觉寺,方丈命徒弟泡上好茶,摆上花生、松子、红枣等干果,招待  相似文献   

4.
李洁雪 《新闻世界》2013,(8):221-222
邓拓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新闻工作者,其在评论写作方面的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评论写作仍有现实意义。笔者根据邓拓的评论作品,总结出邓拓以下几方面言论思想:一,评论应有鲜明的立场性;二,评论要有高度的思想性;三、评论要具有现实指导性;四、评论要以丰富的实际材料为基础;五,评论要有可读性。  相似文献   

5.
邓拓是我国当代杰出的新闻工作者,又是一位历史学家.邓拓将史学家所拥有的史才、史德和史识潜移默化于新闻工作之中,形成了独特的史家办报风格:"新闻工作就是治当代史"是邓拓始终贯穿的办报思路,"敢讲真话"是邓拓办报的显著特色,在报纸评论中融入史识是邓拓的办报特长.  相似文献   

6.
宋朋燕  李福君 《兰台世界》2013,(25):151-152
邓拓是我国当代杰出的历史学家。本文从邓拓的档案工作经历入手,描述了历史档案对其学术研究的影响,并用哲学观点分析了邓拓的档案情缘。  相似文献   

7.
张尚稳 《当代传播》2006,(6):112-113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传媒业的发展,尤其是都市报的兴起和网络媒体的扩展,无论在发行量或是受众向上,党报都受到重大冲击,改变了过去一花独秀的状况,仅从发行量来说:“《人民日报》1981—1996年15年间,下跌幅度近60%,全国省级党报1981—1988年平均期发量都在35万份以上,……1994-1999年开始总体趋于下滑,1999年跌至1941年(1980年至1999年——引者注)的最低点23.9万份,1996年初有23家省级党报发行下跌幅度达30%以上。  相似文献   

8.
党报评论在反映舆论、组织舆论、引导舆论和进行舆论监督方面具有解释功能、表态功能、深化功能,引导功能和协调功能,这些功能的实质都是舆论引导功能。由于受历史等多因素影响,党报评论还面临一些困境和挑战。党报评论可以通过发挥自身优势、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以及培育意见领袖作用等来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相似文献   

9.
沈兴耕 《传媒》2006,(11):57-58
《人民日报》海外版去年进行了一次全新改版.就其深度与广度来说,这次改版从内容到形式整体包装上都是海外版从未有过的,报纸上了一个大台阶. 新闻:特色独家 报纸又叫新闻纸.很显然,没有新闻,没有价值高、时效快、吸引人的新闻,报纸就不成其为报纸.  相似文献   

10.
于洪海 《新闻窗》2007,(1):99-100
《燕山夜话》的作者邓拓同志,1912年出生于福建闽侯(今福州市)一个旧知识分子家庭。他从小就酷爱文学艺术,十八岁时参加了左翼社会科学家联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从事革命活动。1937年到达解放区后,历任《晋察冀日报》社长,晋察冀新华总分社社长。解放后先后任《人民日报》社长、总编辑和北京市委文教书记等职。1966年文化大革命被迫害至死。  相似文献   

11.
1957年4月27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决定在全党进行一次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主题.以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为内容的整风运动。在整风运动中,由邓拓主政的《人民日报》“按兵不动”,受到了中央领导十分严厉的批评,邓拓也因此由《人民日报》调到北京市委工作。  相似文献   

12.
邓拓的报刊出版思想体现在以实事求是、反映民众内容作为报刊出版的价值根本,在立足群众、坚持党性的土壤中挖掘报纸的思想性,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探索报刊报道的策略与艺术.这一价值观对于指导新时期的编辑出版工作,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党报走向市场是大势所趋。2004年4月,《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等在北京市部分报刊亭开始零售之后,陆续有北京、南京、河南、陕西等省市党报也走上报摊,并且都有不凡的表现。这种以市场手段拓展发行渠道、用先进文化占领思想阵地的成功探索,对切实提高办报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关注报纸卖点,切实增添亮点,  相似文献   

14.
王晓敏 《东南传播》2014,(9):107-109
本文以《人民日报》和"@人民日报"之间成功互动为研究对象,运用个案分析法考察"@人民日报"成功的原因,探讨其对党报微博之路的启示,最后,在保罗·莱文森的"补偿性"媒介理论的关照下,对我国党报官方微博未来的生存路径进行探究,党报微博要办得成功,可以从注重报纸和微博的互补性、亲民表达、找准舆论兴奋点以及加强互动性等方面进行努力。  相似文献   

15.
16.
本文以《人民日报》头版和H省日报头版为参照对象.分析了C市日报头版2005年刊发新华社要闻的情况,觉得地市党报编辑把握、处理新华社要闻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7.
施中梁 《新闻窗》2005,(3):43-43
今年以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中央党报已进入北京市近2000个报刊亭。嗣后不久,在全国省会城市的报刊亭上也有中央党报及省市党报零售。这些党报都被摆在报刊亭颇为显眼的位置,“党报销售点”统一标牌引人注目,群众纷纷购买。由此看来,“党报热”正在掀起且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8.
李丹 《新闻传播》2012,(9):94-95
党报媒体的数字化转型,"党报网站"尤其是中央级的党报网站的发展受到了多方的关注。本文试图通过对《人民日报》与人民网间互动走势的梳理,探求《人民日报》办网成功的原因,并借助SWOT模型分析党报网站发展的态势。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成立前《解放日报》的改版和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日报》的首次改版,是中国新闻史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党报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这两次改革,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的党报理论.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各类党报的改革,坚持党报姓党,加强服务和引导群众的功能,把坚持党性与坚持人民性统一起来,积极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增强了党报的传播...  相似文献   

20.
彭剑 《记者摇篮》2004,(12):21-22
7月1日.在全国各主要城市,以《人民日报》为主体的重点党报纷纷走进报摊报亭,引发了全国党报零售的热潮与人们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