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贺忠良  龚红玲 《高中生》2011,(11):29-29
一、重视教材,研读《考试大纲》 教材是学习数学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的“蓝本”,高考中相当数量的基本题都源于教材,即使是综合题也是基础知识的组合、加工和发展,充分体现出教材的基础地位.考生要把各个知识点按照一定的观点和方法重新组合。形成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2.
《招生考试通讯》2013,(3):37-39
《考纲》风向标2013年全国新课标版政治《考试大纲》《考试说明》的“考核目标与要求”、“考试范围”与2012年一致。可以看出2013年政治高考试题总体上依然会保持稳定。根据对近几年高考试题的分析,结合国家当前对教育的要求。考生在复习中应该更加注重掌握基础知识、主干知识,不必追求偏题和难题。在时政热点问题的复习中。考生应着眼于对教材知识的理解与活化,重在形成能力。避免追求大而全,反而忽略了向教材与《考试大纲》《考试说明》的回归。  相似文献   

3.
2006年全国高考《考试大纲》(简称)对数学学科的考查确定了总体上的要求,是高考命题及考生复习备考的纲领性文件.《考试大纲》体现了稳中求变的新思路,较之以往也有不少的变化.在此,笔者结合新《考试大纲》就近年来试题的特点进行分析与展望,期望这能有助于同学们在高考备考后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查漏补缺与强化对相关考点的复习.一、注重内在联系和知识的综合,在知识网络交汇点设计试题1.全面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方法数学高考的宗旨之一是考查考生时中学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方法的掌握程度,将“三基”有机结…  相似文献   

4.
《招生考试通讯》2011,(3):14-16
对照2011年新课标《考试大纲》与2010年新课标《考试大纲》,可以看出.高考英语在语言知识方面变化不大,《考试大纲》要求词汇为3500个。对于辽宁省考生来说,必须注意高考《考试大纲》要求的词汇和外研版或人教版教材所要求的词汇不完全一致,要求考生必须熟读《考试大纲》。  相似文献   

5.
在《2004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入学考试考试大纲(文科综合)》颁布之后,考生要了解《考试大纲》的具体规定,把握《考试大纲》的变化,搞好文综基础知识的复习。基础知识包括教材中显性的基本知识(如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对教材知识延伸的隐性知识(如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源  相似文献   

6.
一、认真研读《考试大纲》 考生应明确掌握《考试大纲》的具体要求,尤其是考点部分,目前可遵循2012年的高考考纲。考生一定要严格按照考点复习基础知识,不能只看书本、只看老师整理的笔记,不注重考点基础知识的复习,这样会造成考点的遗漏。如《经济生活》中有两个考点教材中并未纳入:一个是融资,一个是负税人。所以,考生务必在基础知...  相似文献   

7.
第1轮复习的内容为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和选修教材。高考的命题依据是《课程标准》《考试大纲》,所以考生在复习中应“抓标、研纲、务本”,要做到《课程标准》耳熟能详,《考试大纲》条条清楚,知识网络清晰。注重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的思维过程和基本的地理素养(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宇宙观、人口观等)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正>《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规定,政治学科考试应在使考生体现出应有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同时,注重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适应命题立意的高考要求,高中政治教师应该切实确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养教育先进理念,着力实施能力立意、发展素养的课堂教学。一、夯实知识基础,发展学生的知识素养知识是能力的载体和依托,没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也无法形成学科能力。尽管高考突出能力立  相似文献   

9.
2004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考试大纲》,由于考生使用教材情况的不同而分成三种,一种供使用新教材考生用的,称新课程版说明;另一种供使用旧教材考生用的,称旧课程版说明;还有一种是供生物科使用新教材,物理、化学科使用旧教材的考生使用的,称新旧课程版说明。这三种版本有相同点也有差别。为了使2004年参加高考的学生更好地把握《考试大纲》,本文拟从2004年高考对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的能力要求方面,对《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考试大纲》的修订情况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10.
《考试大纲》作为命题、考试的依据,它是每年考生、老师备考时最重要的指导.而《2006年全国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大纲》的出台,让我们感受到在高考始终贯彻考查知识,注重对能力的考查原则的同时,在新出台的《考试大纲》中渗透了新课标的理念,注重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考查.因为2004年广东、海南、山东和宁夏4省参加新课程改革的考生将于2007年参加全国统一高考,2006年高考作为传统教学与新课程改革衔接的关键一年,其高考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从《考试大纲》中提取有效的高考信息是高考备考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中国考试》2004,(3):14-17
2004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考试大纲》,由于考生使用教材情况的不同而分成三种,一种供使用新教材考生用的,称新课程版说明;另一种供使用旧教材考生用的,称旧课程版说明;还有一种是供生物科使用新教材,物理、化学科使用旧教材的考生使用的,称新旧课程版说明。这三种版本有相同点也有差别。为了使2004年参加高考的学生更好地把握《考试大纲》,本文拟从2004年高考对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的能力要求方面,对《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考试大纲》的修订情况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12.
知识目标体系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和《普通高考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说明》(以下简称《考试说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考命题、考生复习和教师指导学生复习的重要依据及三者协调统一的关键性文件。新课程下生物学科高考知识目标体系的构建应从《考试大纲》知识点的确定、限定知识点的深度和广度、用"行为动词"规范"知识点"要求的层次、制定知识目标体系框架等几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3.
一、《考试大纲》与教材、高考复习资料的关系问题《考试大纲》由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制定,它既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考生复习的依据。在复习中,考生要具体做到:①了解本年度所要考查的知识范围,以及各部分内容在整张试卷中所占的比例;②了解当年新增的知识点和删除的知识点,以及它们各自分布在哪个章节;③了解各部分内容的核心概念及下属概念和内容是什么,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是什么;④了解高考的5种能力要  相似文献   

14.
“时事是政治课的灵魂”。《考试大纲》明确规定时事政治是高考政治科目的组成部分。时政内容在高考中既可以作为选择题的选项。也可将时政以材料背景的形式作为题干。考查考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高考冲刺阶段。考生应根据《考试说明》及《考试大纲》的要求将2010年4月-2011年3月期间的重大时政热点与教材知识点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5.
《中国考试》2004,(3):26-28
《2004年高考生物科考试大纲》。由于考生使用教材情况的不同而分成两种,一种供使用新教材考生用的,称新课程版说明;另一种供使用旧教材考生用的,称旧课程版说明。这两种版本说明有相同点也有差别。为了使2004年参加高考的学生更好地把握《考试大纲》,本文拟对2004年高考生物科考试的能力要求及其修订情况等方面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6.
方法一:科学高效地使用《考试大纲》“要破除备考误区,首先要科学高效地使用《考试大纲》。”第一,考生要学习《考试大纲》,按《考试大纲》要求复习备考,把握要求、明确方向。其次,要把《考试大纲》与高考试题、教材、练习相结合,重在发现高考内容的必考点,把握领会高考试题特点及其变化规律,发  相似文献   

17.
冯广华 《招生考试通讯》2008,(4):I0009-I0011
考纲新变化解读 与2007年相比,2008年《考试大纲》生物部分基本上没有变化。在能力要求上与2007年完全相同。2008年《考试大纲》对考生提出了四点能力要求。即理解能力:实验探究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能力。能力是以基础知识为载体的,对能力的考查也是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运用的考查。学科内的主干知识是支撑学科体系的主要内容,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因此考生应对高考试题中出现频率较高的重点章节多下工夫,以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在掌握主干知识的基础上,打破章节之间的界限,对相关知识点从内涵和外延上有机地串联起来,实现学科内的相互综合,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  相似文献   

18.
一、2013年试卷的总体评价和主要特点《2013年辽宁省高考文科综合试卷》使用的是全国课标域卷,从政治学科看,试卷坚持了高考命题的基本原则,符合国家《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规定及要求,坚持"在使考生体现出应有的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同时,注重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对掌握程度和总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白无瑕 《辅导员》2009,(6):50-53
一、学会使用《考试大纲》 《考试大纲》是命题人进行高考命题时所要依据的纲领性的文件,考生也要通过《考试大纲》指导复习,希望同学能通读《考试大纲》。  相似文献   

20.
2013年课标版《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与所有备战2013年高考的老师、考生如约见面了。作为高考命题的根本性依据,《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历来都是考生关注的焦点。可是,你读懂《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了吗?怎样才能从内容繁多的《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中挖掘出更多有效信息……凡此种种。皆为许多考生颇为纠结的问题。为此,本期特邀23位高三一线名师为考生全方位解读《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剖析背后的深意,支招备考冲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