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碱金属化学性质的比较”一节有钾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但该实验燃烧现象不明显,不利于学生观察。基于此,采用改变加热方式、受热实验仪器、钾的颗粒大小等手段优化实验方案,实验结果表明:教师在课堂演示时可采取在铜片、燃烧匙上进行燃烧实验,学生分组操作可采用石棉网进行燃烧实验。  相似文献   

2.
物质燃烧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实验。为了增强学生视觉上的冲击和学习化学的热情,创新设计了多功能燃烧瓶实验装置。利用多功能燃烧瓶,进行铁丝燃烧实验,可以持续铁丝燃烧现象;进行白磷“水下燃烧”实验,可以简化操作,控制污染;进行硫粉燃烧实验,可以避免产物对环境的污染,并能对在空气和氧气中的燃烧现象作对比,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  相似文献   

3.
在讲到氨的性质时,我们知道氨不仅可以在空气中燃烧,而且可以在纯氧中燃烧。但是,我们的高中化学课本并未给出氨在纯氧中燃烧的实验。笔者经过多次实验,获得了成功。本文介绍利用旧注射器做氨在纯氧中燃烧的实验方法。1 实验装置 实验装置如附图所示。  相似文献   

4.
高中化学必修本第一册“卤素”一章中,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和第三章中铜丝在硫蒸气中燃烧的实验,一般用直径大的实验用铜丝,实验效果很不理想。铜丝在氯气中燃烧只能看到铜丝红热的现象和棕黄色烟,反应不剧烈。铜丝在硫蒸气中燃烧则只能看到其表面变黑而不能看到燃烧的现象。我们利用从废电线中取出的细铜丝做在氯气中燃烧实  相似文献   

5.
在初中化学氧气的性质这个实验中,有磷、硫在纯氧中燃烧的实验。按照教科书的要求做,经常遇到的问题是,做过几次实验后,燃烧匙就被污染或者被烧坏,需要经常更换燃烧匙。因燃烧匙被污染,很难看到兰紫色的火焰。可做如下改进:以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相似文献   

6.
实验与制作     
现行教材中的乙炔燃烧实验,教材中只设置了乙炔在空气中的燃烧实验,而乙炔在纯氧中的燃烧(氧炔焰)的现象,只做了一般性的讲解。如果能实现乙炔在纯氧中燃烧的实验,让学生既看到了乙炔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又看到乙炔在纯氧中燃烧的现象,将会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乙炔的性质和用途。然而,氧炔焰是一种高温火焰,普通仪器是承受不了的,乙炔在纯氧中燃烧不像氢气在氯气中燃烧那么简单。氧炔焰能否在实验室中产生?是否只能用专用设备才能完成?我经过反复思考,并通过多次试验,发现在对乙炔制备装置进行了改进之后,就可以用普通玻璃仪器来完成乙炔在纯氧中燃烧的实验。实验产生了白热化的氧炔焰。并可用氧炔焰做切割金属、焊接金属等实验。下面就介绍我对乙炔制备装置的改进方法和乙炔在纯氧中燃烧的实验。  相似文献   

7.
1实验在教材中的地位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实验,它不仅是验证氧气化学性质的主要组成实验之一,而且在教科书中通过对比细铁丝在空气中红热与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说明燃烧现象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特别是该实验现象明显,是中学化学中能让学生形成终生记忆的实验之一。  相似文献   

8.
第四册《燃烧是怎么回事》的实验,本来是做“木条、木炭、煤炭、铁丝、铝箔”氧气中燃烧,我增加了香烟在氧气中燃烧。香烟在空气中燃烧很慢,可说是星星之火,但在氧气中燃烧既快又大,同学们拍手称好。下课后,同学们竞相传播该实验的精彩,饶有兴趣。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我把铁丝的两头各缠上一根木制火柴,这样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而在空气中不燃烧的情形比较,就  相似文献   

9.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是初中化学一个非常重要的经典实验.传统实验用镊子或燃烧匙将燃着的木炭放人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发现该实验有以下不足:第一,木炭块较大,引燃时间长;第二,木炭燃烧时发白光的现象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梳理、分析3个版本教科书中蜡烛燃烧实验的设计,在操作层面上对教科书实验设计提出商榷,深入研究文献成果的特点,透析不同熄烛方式的原理,利用蜡烛在氧气中燃烧设计蜡烛燃烧实验探究活动,完成蜡烛燃烧产物的检验、观察烛油的形成和隔空点烛实验的改进和探究.  相似文献   

11.
利用便携式氧气瓶、铜管等改进“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装置,使铁丝燃烧时间更持久、成功率更高。利用便携式氧气瓶、12伏大容量锂电池、电热陶瓷片和透明吸嘴饮料袋等改进“硫燃烧”的实验装置,使硫粉在空气和氧气中加热熔化、燃烧的现象明显且更易观察;整个实验过程始终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实验更环保,符合绿色化学理念。  相似文献   

12.
正"燃烧的条件"是8个必做实验之一。人教版、鲁教版、沪教版等不同版本的《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化学》都安排了该实验,但放置在课本中的位置有差异,预设的实验目的也有差别。一、"燃烧的条件"实验的对比分析人教版(2012年版)将"燃烧的条件"实验放在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之后,学生已经学习了燃烧的条件,其实验目的:一是加深对燃烧条件的认识,进一步了解灭火的原理。二是体验实验探究的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教材“燃烧条件”探究实验存在的不足之处,在教学实践中对原实验进行了改进设计.以白磷作为燃烧物,通过改变水温、有无空气两个变量,对比分析实验结果,得出了燃烧的条件.实验无需制取氧气,且白磷是在密闭装置内燃烧.改进后的实验兼具简约性、环保性、科学性和趣味性.  相似文献   

14.
采用烧杯、漏斗和注射器这三种仪器组合成探究蜡烛燃烧产物实验的实验装置,将对蜡烛燃烧两种产物的探究整合到一个实验中,水雾和石灰水变浑浊的实验现象均十分明显,有力地证明了蜡烛燃烧的产物为水和二氧化碳。改进后的实验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并缩短了实验时间,有利于老师在课堂做演示实验。  相似文献   

15.
1 前言 蜡烛燃烧是初中化学课程中的一个核心探究活动,承载了许多物理、化学知识.燃烧现象能够激起很多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学生也会针对燃烧现象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使实验现象更加鲜明、有趣,许多教师对蜡烛燃烧的相关实验进行改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些文章以蜡烛燃烧为主线,结合一些常见的燃烧现象,对什么物质在燃烧,火焰中有哪些成分,如何检验反应产物,燃烧为什么会形成火焰,火焰的形状、温度、颜色、亮度,蜡烛在失重条件下能否燃烧、如何燃烧等问题展开讨论,并探讨如何由实验观察提出探究问题,反思进行实验改进与设计的通用性思维策略.  相似文献   

16.
化学实验中的安全问题始终是化学教师在具体教学中需要关注的热点问题.例如,初中化学硫、磷的燃烧实验往往产生有害气体或烟尘,极易给师生造成伤害.为此,笔者利用储气瓶自制了环保型燃烧实验装置. 一、实验装置原理 为避免燃烧产生的有害气体或烟尘四处扩散,该自制环保型燃烧实验装置可把燃烧过程限制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并增加吸收装置,从而尽量减少燃烧产物对环境的污染. 二、实验装置材料 储气瓶、饮料瓶(用烧热的打孔器在其中上部烙出一个圆孔,跟乳胶管直径相近)、乳胶管、单孔橡皮塞、Y形管、燃烧匙(带橡皮塞)、氧气罐、气囊(有单向阀)、纱布、棉花、酒精灯.  相似文献   

17.
一、对新教材氯气性质实验编排的几点看法1.对燃烧过程中放热现象的判断,缺乏必要的实验支持,不利于学生对燃烧概念的形成和完善。根据教材的安排,燃烧概念的形成和完善有一个逐步认识的过程。在化学反应中,有氧、无氧实验条件可以限制,发光与否学生可以看到,而是否放热,学生只能借助其它实验装置才能判断。而有关燃烧的化学反应,  相似文献   

18.
以钠作实验材料,设计了不同条件下与二氧化碳气体发生燃烧反应的趣味实验,出现了不同的实验现象,并对燃烧后的产物进行了简单分析.通过对比实验表明,钠与二氧化碳气体发生燃烧现象的原因,发现二氧化碳的量对燃烧后的产物并无明显影响.实验操作简单、现象明显,实验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9.
石棉具有柔软疏松和化学性质稳定、耐高温的特点,因此,可以作为载体来进行某些固体粉末和液态有机物在空气中的燃烧实验及焰色反应实验,具体做法如下。1 燃烧实验用镊子取一小团石棉于蒸发皿中,将被试验的某种固体粉末或液态有机物撒或滴在石棉上,然后用坩埚钳夹着在酒精灯上点燃,由于被燃烧物与空气接触面广、受热充分,所以实验效果很好。下面列举几种物质的实验现象,如表1所示。表1 几种物质燃烧实验现象物质燃烧实验现象镁粉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火星四射,并伴有“噗哧”声铁粉迅速燃烧,产生黄色四处跳动的火花,伴…  相似文献   

20.
钠在氯气中燃烧实验的改进广西柳州市一中梁虹一、课本上演示实验的缺点1钠预先在空气中点燃,在钠表面生成的氧化物影响钠在氯气中燃烧;2钠的用量较少,燃烧现象短暂;3该反应装置和现象与初中“碳等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类似,不易引起学生关注。二、改进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