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磊 《小读者》2010,(12):46-47
梅兰芳有了名气之后.不仅给他带来了数不清的掌声和荣誉.也带来了一些意想不到的麻烦。那时候。在京剧界里,有一个同行怎么看梅兰芳都不顺眼,私底下没少说他的坏话。梅兰芳知道这些之后,往往是淡然一笑。  相似文献   

2.
魏尊 《小读者》2012,(6):8-8
著名京剧大师梅兰芳从小就失去父母,童年十分凄苦。后来.他跟随老师学京剧.更是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从小就没有像许多孩子那样享受父母的呵护和关爱。因此.大伙都说他是苦水里泡大的。后来,他有了家庭.也有了孩子。但是,尽管生活好了,可是,梅兰芳明白这样一个道理:疼爱孩子并非体现在生活上的满足和给予.更应在心理和人格上进行塑造,只有这样,孩子才会健康成长。因此,梅兰芳不仅在社会上大名鼎鼎,而且,在家中也是一位和蔼可亲的好父亲。  相似文献   

3.
“人生有限艺无限,长把光芒照后贤。”这是戏剧家田汉在《梅兰芳记事诗》中对我国杰出艺术家、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高度评价的诗句。梅兰芳小时候天资并不聪慧。幼年丧父后,他和寡母依靠伯父操琴收入勉强维持生活。8岁开蒙学戏。老师起初嫌他进步太慢,曾经对他说过“祖师爷没给你饭吃”的气话。然而这话却深深刺痛了梅兰芳的心,促使他下了发  相似文献   

4.
<正> 胡适从“五四”文学革命起,以至他生命结束的前夕,他始终主张旧剧(京剧)必须改革、必须虚心向西方戏剧学习。对此,他与一些新文化前驱的认识是基本一致的。不同的是,他从未丑化过京剧泰斗梅兰芳(名润,字畹华)的艺术形象;从未轻视梅兰芳高超的表演艺术。而是热情鼓励梅兰芳对京剧的改良,大力支持梅兰芳率团赴美访苏进行文化交流。因而,他与梅兰芳有着友好的交  相似文献   

5.
风送幽香,郁郁畹华梅兰芳。有着"伶界之王""四大名旦之首"美称的一代京剧大师梅兰芳在半个多世纪的演艺生涯中,有着太多太多的传奇故事。2008年12月5日,随着电影《梅兰芳》的全球公映,引发了一股"梅兰芳热"——他创造了一段东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佳话,他提高了"戏子"的社会地位,他拥有着一段扑朔迷离的梅孟之恋……同时,他那蓄须明志的民族气节,他那德艺双馨、从善如流、如水一般永远处于低处、对于身边的一切常含包容之心,更令人敬佩。他真可谓是戏子人生,君子人格。本期我们将走近绝世名伶——梅兰芳。  相似文献   

6.
从教将近20年.一路走来,少不了坎坷。每当泄气、倦怠、失去信心的时候,总会想起梅兰芳学艺的故事。梅兰芳年轻的时候拜师学戏,师傅说他生着一双死鱼眼睛,灰暗、呆滞,根本不是学戏的材料,拒绝收留。但天资的欠缺并没有使他灰心,反而促使他更加勤奋。他喂鸽子,每天仰望天空,双眼紧跟着飞翔的鸽子,穷追不舍;他养金鱼,每天俯视水底,双跟紧跟着遨游的金鱼,寻踪觅影。  相似文献   

7.
顾素芝 《现代语文》2009,(6):147-148
多年以来,人们对京剧大师梅兰芳的了解,只是通过他塑造的京剧人物形象这种途径获得的。京剧中的梅先生仪态万千,雍容华贵,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是栩栩如生,他几乎是一个高高在上的京剧神话。其实梅先生也是一个真人,一个完美的人,电影《梅兰芳》恰恰告诉了我们这一点,它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走下神坛的真人和完人的梅兰芳。  相似文献   

8.
一、学习字词,初识梅兰芳 1. 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介绍梅兰芳. (1) 课前,学生组成四人学习小组,分工搜集了关于梅兰芳的资料.(生介绍) (2) 学生已经对梅兰芳的艺术成就有了初步了解,他唱的是旦角(年轻女子),一旦有了胡须就无法再表演.那他为什么要"蓄须"呢?(生结合时代背景资料,阐述理由.) (3) 搜集整理资...  相似文献   

9.
齐白石从小喜爱音乐,吹、拉、弹、唱皆精通。定居北平后,他又迷上了京剧,作画之余,也常常哼两句,自得其乐。一天,朋友邀他去看梅兰芳表演的《贵妃醉酒》。梅兰芳那优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上海滩曾流传着看戏要看梅兰芳,看球要看李惠堂的说法,梅兰芳是世界著名的京剧大师,李惠堂能和梅兰芳相提并论,可见他的名气。李惠堂可是我国早期足球界的明星。  相似文献   

11.
梅兰芳是杰出的京剧艺术家、戏剧活动家.1894年,他出生于北京铁拐斜街的一个戏剧世家.他自幼受家庭影响,酷爱京剧,8岁便开始学艺,11岁登台演出,后来成了中国四大名旦之一. 1912年春天,梅兰芳受上海大戏院老板的邀请,第一次离开北京,到上海演戏.那时候,北京的戏剧演员到上海没有一个能唱红的.梅兰芳当时还是一个没被上海观众认可的小字辈,就连这次邀请他的老板,对他的表演估价也不高.因此,梅兰芳的心里很不踏实.  相似文献   

12.
浩淼 《教师博览》2005,(6):41-41
梅兰芳先生是杰出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举世闻名的戏曲艺术大师。他不仅以其杰出的艺术成就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钦佩,同时也以高尚的品德情操赢得了人们的赞赏。他敢于横眉冷对邪恶强敌,在日寇占领中国大部分领土后.他身陷敌占区.不畏威逼利诱.蓄须明志,坚决拒绝为敌演出.表现了一位艺术家大义凛然的高贵品质。对观众和朋友他却满腔热情.提携晚辈,尊敬师长,在做人处世方面令人钦佩.  相似文献   

13.
一导语(一)《看戏》这篇课文主要描写了群众观看京剧表演大师梅兰芳先生演出的场面。同学们,你们谁能说说有关梅兰芳的故事?(提问一二个同学之后,老师接着) 说起梅兰芳,如果退回四五十年,在我们中国,很少有人不知道他的名字,用“万人空巷”这个成语来形容那时侯人们为了争睹他的风采,或观赏他的表演是再恰当不过的了。这一方面是因为他有高洁的品行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有个“蓄须明志”的故事,说的是在日本人侵占中国时,梅兰芳坚决不给侵略者演出的事)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在京剧表演艺术上,几乎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他在京剧舞台上塑造的一个个血  相似文献   

14.
王冠 《少年月刊》2011,(6):14-16
20世纪上海滩曾流传着“看戏要看梅兰芳,看球要看李惠堂”的说法,梅兰芳是世界著名的京剧大师,李惠堂能和梅兰芳相提并论,可见他的名气。李惠堂可是我国早期足球界的明星。  相似文献   

15.
民国初年,齐如山就爱看梅兰芳的戏,他有些想法想跟梅谈,又觉得素不相识,不便开口.有一次,他看了梅兰芳演的<汾河湾>后,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遂写了一封长信给梅兰芳,其中写道:"昨观<汾河湾>,您演得很好,一切身段,都可以算是美观,尤以出入窑之身段最美.  相似文献   

16.
<正>一、扩展课题,了解梅兰芳1.导入课题师:今天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一起读课题——(出示:23梅兰芳蓄须。生齐读。)师:语速还可以再快一点。第23课,梅兰芳蓄须。(生再读课题)师:很好,这次语速加快了。在“梅兰芳”后面停顿,这是对的。因为前面是人名,后面告诉我们他做了什么事。  相似文献   

17.
《同学少年》2008,(7):44-45
"八载留须罢歌舞"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梅兰芳退出舞台,长期拒演。1941年12月,日本侵占香港。从那时起,梅兰芳蓄起了胡子,拒绝为日本人唱戏、宣传。1942年,梅兰芳返回上海。汪伪政权的大头目褚民谊登门拜访,邀请梅兰芳为庆祝"大东亚战争胜利一周年"作巡回演出。梅兰芳以胡子为借口回绝并讽刺了褚民谊,使其无功而返。后来,日本华北方面军邀请梅兰芳出面演讲。梅兰芳以胡须为由拒绝失败后,决定采取自伤身体的办法来拒绝。他让医生给自己打了3次伤寒预防针,发起了高烧,一连几天不退。日军派军医来检查,见梅兰芳确实烧到近42度,方才作罢。八年抗战中,梅兰芳始终拒绝为敌伪演出,因此没有收入,长年过着清贫的生活。记忆关键词:梅兰芳/蓄起胡子/自伤身体/拒绝为敌伪演出  相似文献   

18.
《梅兰芳学艺》是苏教版国标本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说的是梅兰芳小时候拜师学艺刻苦练功的故事。于老师是怎样教学这篇课文的呢? 一、激发动机。上课伊始,于老师便对学生说:我知道你们都很喜欢听音乐。今天我要让同学们听一段京戏,于是就播放了梅兰芳在《宇宙锋》中的几句唱词。优美动人的旋律,独具韵味的唱腔,激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老师问:“好听吗?”学生都说“好听”。“你们知道这是谁唱的吗?”“梅兰芳。”老师在屏幕上打出梅兰芳的大幅照片,说:“这就是梅兰芳。他是四大名旦之一,是著名的京剧大师。他的戏唱得这么  相似文献   

19.
向上的心     
少年梅兰芳,有眼睑下垂的毛病。眼睑下垂,眼睛便没了神采,这是做京剧演员的大忌。师傅对他说,如果他不能改掉这个毛病,将终生影响他艺术的发展。少年梅兰芳,却有着远大的理想,他要用炉火纯青的京剧艺术,去征服世界。眼睑下垂,尽管与生俱来,但他还是决心改掉这个坏毛病,扫除他艺术发展的障碍。  相似文献   

20.
朱文娟 《今日教育》2013,(11):70-70
冯忠方老师写了一篇文章谈梅兰芳,说梅兰芳一生都坚持一个对艺术的态度,就是:“说我孬者,乃我师也。”梅兰芳拿手戏是《杀惜》,每次都爆满,大家听完之后,喝彩声不断,因此,梅兰芳演这出戏比较多,演完之后,他都是问观众对这出戏有什么意见,可以提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