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 ,关于中学历史教材建设的讨论不绝于耳。中学历史教材的内容及其体系是否符合历史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也一度引起了研究者的质疑与争鸣。笔者认为 ,中学历史教材建设理论研究的热点与中学历史教学方法改革彼此呼应 ,表明了当前的中学历史教育理论的研究者对教学实践的思考空间正进一步拓宽 ,中学历史教育需要标本兼治 ,以本治标 ,中学历史教材建设便是治本的具体表现。一、现行中学历史教材中的问题及改革意见中学历史教材作为中学生学习中外历史的主要工具 ,应该符合并体现中学历史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 ,成为中学历史教师从事历史教学…  相似文献   

2.
李杰 《广西教育》2011,(32):17-19
中学历史教材是学生学习历史课程的“学本”,是教师组织历史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研究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新的历史教材,制订历史教学目标,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对于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从有效教学论的角度出发,中学历史教师怎样才能对教材做合乎实际的评解呢?  相似文献   

3.
高中历史课程改革以来,我们欣喜地看到了课程改革给中学历史教学带来的巨大变化,新的教育理念正在逐步地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欣喜之余,我们也惊愕地发现:中学教材对一些历史问题所表达的观点与史学界的研究动态有很大的差距。很多中学历史教师忽视了新的史学观念的吸纳,史学观念陈旧,对学术界的动态反应漠然,  相似文献   

4.
高中历史课程改革以来,我们欣喜地看到了课程改革给中学历史教学带来的巨大变化,新的教育理念正在逐步地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欣喜之余,我们也惊愕地发现:中学教材对一些历史问题所表达的观点与史学界的研究动态有很大的差距。很多中学历史教师忽视了新的史学观念的吸纳,史学观念陈旧,对学术界的动态反应漠然,  相似文献   

5.
张平 《教师》2013,(21):90-90
历史课在中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历史教育工作者在新课改中对历史教材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和尝试,并具有一定的效果。新教材中突破了传统的教材编写和指导思想的束缚,制定了新的编写规则。随着中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中学历史教育还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本文以初中历史教材(岳麓版)为例对新课程改革中的历史教材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黄牧航教授的《中学历史教材研究》(长春出版社2013年版)一书通过对国内中学历史教材的价值取向、课标要求、逻辑结构、处理方法、图片、校本课程、评价等方面的深人研究.系统地阐述了目前中学历史教材的现状与不足、突破技巧与发展趋势.深刻地分析了中学历史教材在编写、评价、处理、开发等方面的研究方法.对加深中学历史教材的改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受国家教委委托,自1986年4月起,上海市根据中学思想政治课改革实验教学大纲(初稿),着手编写了中学思想政治课改革实验教材.一年多来,在思想政治课总目标的落实、教材体系结构、教材内容组织和教材编写形式上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收效,主要表现在初步解决了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教学目标的整体性和层次性造就亿万"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为培养大批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奠定基础,是我国整个中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同时也是中学  相似文献   

8.
新一轮中学历史课程改革如春风拂面而来,在全国绽放出无数的奇葩。然而课程建设本身是一项复杂而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一个漫长的摸索和探究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历史教材建设是实现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的重要载体,也是连接课程相关要素的纽带,狭义上的课程就是指教学内容。由此可见,历史教材是历史课程内容的集中体现,历史教材改革...  相似文献   

9.
陈达琴 《考试周刊》2007,(49):83-84
中学历史课程教材改革,是在中学历史新课标原则精神指导下进行的。这项工作的意义不仅在于编出一套教材,更重要的是促进教育观、课程观和教材观的转变,并由此推动中学历史教育的变革。我们认为,中学历史课程教材要改革,必须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受到历史课程标准、教育部统一组织编写的中学历史教科书与高考制度改革等因素影响,中学历史教育研究热潮形成。中学历史教育研究热具有成因复杂、表征多元、持续发展等特点,中学历史教育研究紧密结合时代发展需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路径,为中学历史教育在新时代向前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热潮背后也潜藏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研究理论基础薄弱、理论研究脱离教学实践、研究的问题意识薄弱等。中学历史教育研究要不断发现问题,突破思维壁垒,才能充分发挥理论引领作用,落实历史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1.
中学历史教学的改革,需要广大历史教师具有与之相适应的心理态度。笔者最近向本市各区县不同层次的中学历史教师发出调查问卷1112份,收回102份。其中高级教师17人,一级教师38人,二级教师41人,三级以下教师6人。问卷调查的主要内容有:对改革整体的态度;对课程、大纲和教材、教法,考试改革的态度;对教改理论学习的态度,参与改革的程度等。  相似文献   

12.
中学历史教科书是实施中学历史教学最重要、最基本的课程资源,也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最基本、最常用的凭借工具。自高中历史课程改革以来,实行“一标多本”既实现了历史课程观、教材观和教学观的重大变革,也使中学历史教科书成为历史课程专家、教材专家尤其是广大一线历史教师广泛关注和讨论的焦点。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规定的“知识与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一、缘起教材改革是整个普教改革的一个核心内容,中学历史教材的改革,也是历史教改的关键因素之一。1988年全国教材编写会议决定在北京、浙江、上海、四川、广东等地分别编写6套教材,供不同地区使用,打破了一统天下的全国统编教材制度。1992年,6套不同风情的教材陆续出版,令人耳目一新,在历史教学园地上开出了姹紫嫣红的似锦繁花,呈现了中国历史教育一派生气勃勃、欣欣向荣的万千气象。这是很好的开局,但教材的改革任重而道远,今以人民教育出版社(简称人教版)与上海教育出版社(简称上海版)分别编写的初中中国古代史部分作一比…  相似文献   

14.
史学研究与中学历史教学,是工作性质和任务全然不同的两个领域。前者是对历史进行深入地研究,重在探索和发现;后者是对中学进行普及性的历史教育,重在教育和育人。但由于两者都离不开历史,必然会产生相关性。这种相关比较明显的体现,就是史学研究成果对中学历史教材和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影响。在新编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的教学和教研实践中,我对此颇有感触。下面略陈管见,不妥之处,恳请指正。一、史学研究与中学教材的改革史学研究是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重要推动力和依据。史学研究是动态的,不断产生新的成果,这些新成果无疑将…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中学历史教材几经改革,虽有所成就,但至今仍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也不能完全满足中学历史教学实践对教学的需要。 具体的问题是:初中只设中国史,高中只设世界史;教材内容深度和广度都不够,没有必要的史学理论知识。其结果是初中毕业生完  相似文献   

16.
告读者     
本刊自2002年第10期开辟“关于中学历史课程改革及教材编写的讨论”以来,得到很多学者专家和中学教师的支持。著名历史学家来新夏、冯尔康、何兹全、育民、赵树好、黄顺力等高校专家学者,先后应约撰文或接受了本刊采访,为中学历史课程改革和教材的编写,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著名教学教材研究专家王宏志、叶小兵、聂幼犁以及朱煜、赵世瑜、姬乘新、李稚勇、陈辉、范红军、黄牧航、姚锦祥等,也从不同角度探讨了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编写问题。一些中学历史教师李德藻、杨润平、马凤鸣、徐云庆、马宏武、王升华等所发表的文章也非常具有代表…  相似文献   

17.
近10年来,国内众多史学工作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学历史学科的必要性、基本问题、教材研究和培育路径进行了诸多研究与探索.梳理并总结这些研究成果,为广大中学历史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落细、落小和落实对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指导策略.  相似文献   

18.
一改革的特点1979年以来,中学历史教学方法改革有了很大的发展,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据对《历史教学》、《历史教学问题》、《中学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中学历史》、《教育研究》、《课程·教材·教法》、《教学通  相似文献   

19.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搞活的思想指引下,一些新兴的学科正在逐步兴起,历史教育学也由此应运而生。但是,目前对于这一学科的性质理解却不尽相同。有人以为它是“教育科学的一个分支”;有人说它属于历史学范畴,是历史教育的科学论;有人则把它当作历史教材教法课的改建,认为它是中学历史教学法的理论化。由此还引起了对学科  相似文献   

20.
把当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中国史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史)纳入中学历史教材与教学,极大地丰富了历史教学的内容,也有利于充分发挥历史教学的社会功能,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由于当代史的教材是初次编写,当代史的教学也是初次尝试,许多问题需要探讨研究。1990年8月在宁波举行的第二届全国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研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