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的课堂教学无视教与学之间的矛盾关系,在强调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往往又忽视甚至压抑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并严重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重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以回归教育的本质,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教与学之间的互动是人性成长的需要,也是达成主体共识的桥梁.课堂中的教学互动是师生主动参与的教学行为.课堂教学要变"教师为中心"为"学习者为中心",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由被动的听课者变成积极主动的教学活动参与者.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层次、不同学生的需要,设计不同形式的教学互动,以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课堂教学无视教与学之间的矛盾关系,在强调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往往又忽视甚至压抑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并严重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重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以回归教育的本质,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教与学之间的互动是人性成长的需要,也是达成主体共识的桥梁。课堂中的教学互动是师生主动参与的教学行为。课堂教学要变"教师为中心"为"学习者为中心",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由被动的听课者变成积极主动的教学活动参与者。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层次、不同学生的需要,设计不同形式的教学互动,以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基础教育课程和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提问在课堂教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提问是惊奇与怀疑的开始,是教与学的纽带,是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的手段之一.如果运用得当,对于巩固学生知识、启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素质都有重要的作用.因而课堂提问的研究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一、坚持有效提问的原则为保证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有效性,教师的提问还应该坚持一些提问的基本原则.中学数学课堂教学都是围绕着某  相似文献   

4.
教学是教师"教"的活动和学生"学"的活动构成的动态平衡系统。对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这一基本关系的认识,决定着课堂教学模式的走向和类型。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和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存在着片面性,都没有正确处理好教学中教与学基本关系。故此,笔者于实践中阐述一些新的教学模式"五板块"。"五板块"教学模式以板块学习为载体,以结构化问题为线索,以教学进程和问题解决程度为管理枢纽,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统一在了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中,做到了教学中教与学基本关系的四个协调一致,对提高课堂效率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前中学英语课堂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如课堂教学的效率不高,课堂的气氛沉闷;或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采用"满堂灌"和"填鸭式"的教法,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等受到抑制.笔者认为,要激活课堂的教与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须通过三个步骤来实现.  相似文献   

6.
正一、紧紧抓住课堂教学中的两大"主件"和一个"中心"所谓两大"主件"是:教与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一个"中心"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品质、创新意识.那么如何让学生占主体位置,如何注重发展全体学生呢?1.让学生对自己在教与学中占主体地位要有充分的认识,即学生本人才是学习的主体,而老师只不过起引导、启发、引其入门的作用.2.据所教学生的认知结构水平,理解层次,接受能力等方  相似文献   

7.
在课堂教学改革的中心问题,是处理好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实现教与学的辩证统一.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数学课堂教学中"设疑、联想、探索"的做法能改变学生的被动地位,使他们成为课堂教学的真正主体.  相似文献   

8.
一、学习空间重构的意义 教学范式不断变革,如今的教与学已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知识讲授、学生听讲,教师提问为主、生生间互动少,逐渐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翻转课堂、PBL模式、游戏化教学等,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生生间的讨论、协作增多. 在教与学的变革中,原有教室已难以支持多样化的教学:课桌椅都是固定的,限制了多...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7,(18):121-122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要求教与学的方式发生变革。"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本文从课堂教学实际出发,就物理课堂教学中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具体策略阐述了自己的一些体会和思考。  相似文献   

10.
《上海教育》2012,(Z2):106-107
近年来,课堂教学追求转型,学校主张"以学定教",即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来组织教学,那么学校的评价也应该随之发生变化。要实现"以学评教"的目标任务,必须要以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为重点,这才是真正的课堂转型。我们不断加强数字化课程环境建设,充分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手段,促进课程改革,创设新型的教与学模式,逐步实现学生自主、便捷、高效、个性化的学习。在课堂转型初期,学校以课堂现场研究观察为重点,特别关注教师应对课堂教学动态变化问题的对策和灵活性。经历了这一阶段之后,重点关注教师如何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虽然目前的课堂教学,教师的教学方法已初步转变为学生为中心,能留出更多时间让学生应用现代  相似文献   

11.
齐志煜 《陕西教育》2003,(10):18-18
21世纪是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现代课堂教学强调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教学服务于学生的学,教与学的最高境界是教师由教到不教,学生由学会到会学,进而乐学、爱学。  相似文献   

12.
课堂中的教学互动与学习自主性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的课堂教学无视教与学之间的矛盾关系,在强调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往往又忽视甚至压抑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并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质量。重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以回归教育的本质,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教与学之间的互动是人性成长的需要,也是达成主体共识的桥梁。课堂中的教学互动是师生主动参与的教学行为。课堂教学要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习者为中心”,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由被动的听课者变成积极主动的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层次、不同学生的需要,设计不同形式的教学互动,以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体。  相似文献   

13.
新<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突出了以学生为本,强调了"改善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主动地学习".要使学生主动地学习,教师就必须从传统的灌输式数学课堂教学中走出来,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构建"参与"型数学课堂,让学生参与数学课堂教学,是一条可以尝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高职英语教学的有效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前我们正在实践一种新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即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本文分析了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弊端,讨论了在新的英语教学模式下高职英语教师的作用和高职课堂教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张保根 《河南教育》2007,(7):116-116
一、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趋向于"学" 教学是师生相互作用的过程,教离不开学,学离不开教,教与学之间是辩证发展的关系.应试教育以考试为目的,所以一些教师急功近利,表现在课堂教学上,则是把知识"嚼碎了喂给学生",导致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接受的境地.因此,生物课堂教学改革必须正确贯彻"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发展趋向学生的"学".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才能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由"学会"转变为"会学",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以学生为中心"在远程教育实践中的偏离与异化透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以学生为中心"是远程教育的基本理念,渗透在远程教与学的整个过程中.但是在远程教育实践中,"以学生为中心"理念贯彻的并不是很好,有偏离与异化的现象.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并从"尊重"和"服务"的视角,探索了远程教育以"学生为中心"教与学模式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7.
在精读课上,语篇教学一直是让教师和学生头痛的事.课堂气氛不活跃,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课堂上的表演者,学生是听众,教与学完全脱节,使原本枯燥的语篇更让教师觉得上课累,学生抱怨没兴趣.结果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语言实际表达能力得不到提高.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合时宜.20世纪出现的任务型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使教与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篇章的整体把握和语言点的细节把握均得到提高,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解决当前精读课语篇教学中的矛盾.  相似文献   

18.
一、"以学为主"课堂教学的内涵、结构和原则 (一)"以学为主"的课堂教学的内涵" 以学为主"课堂教学是以主体教育思想为指导,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作为主体参与教学过程为特点,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与能力,促进学生的学习质量整体提高为目标,教与学有机结合、同步发展的教学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学习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创设出适应时代发展的新的教学环境,实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与学方式,体现了"自主、探究、合作"等特征,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结构发生了根本性改革。  相似文献   

20.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以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受到了无情的冲击。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在以问题为中心构建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活动当中,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以问题为中心"的数学课堂教学的理论依据1.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看在"教"与"学"这对矛盾中,矛盾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