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3-6岁是幼儿养成一生生活习惯的重要时期,但是由于现在隔代教育以及"6+1"的家庭教养模式的出现,家长对幼儿包办、纵容太多,多数小班幼儿的卫生习惯较差,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指南》中对幼儿卫生习惯方面的要求,设计一系列的教育活动,提高卫生习惯等生活教育活动所需要的专业技能,帮助幼儿在情景体验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同时,教师还应发挥环境对人的作用。除了幼儿园方面,教师也要争取家庭的合作,达到家园共育的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2.
幼儿健康领域的教育活动,是幼儿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卫生习惯等。在幼儿园教学中,健康领域教育活动要与幼儿园学生的实际情况、年龄特征等相适应,并且关注到其中的一些注意事项,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即针对幼儿健康领域教育活动展开讨论,以期为日后幼儿园教学的发展做出启示。  相似文献   

3.
孩子上完小班了,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有没有养成呢?为了让孩子适应中班的生活和学习,暑假期间,家长不妨对照《幼儿园教育纲要》规定的小班幼儿生活卫生习惯教育内容和要求,检查孩子能做到哪些,还需要作哪些努力。这些要求是——一、在成人帮助下,逐步学会饭前、便后和手脏时洗手,用自己的毛巾擦手。  相似文献   

4.
饭前便后洗手是众人皆知的卫生习惯。在幼儿园中,让幼儿便前洗手也很重要。 幼儿在一日活动中,时刻离不开手的触摸和操作。孩子所接触的物品上会有许多我们看不见的病毒、病菌和虫卵。这些看不见的病菌等极易寄生在手上。幼儿每天要  相似文献   

5.
在幼儿健康领域教育开展中,幼儿教师要注重引导方式的多元化,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到渗透式活动中,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培养幼儿健康的体魄。文章结合笔者实践工作经验,在文中从四个方面简要分析了幼儿园健康领域的渗透式教育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6.
卫生习惯的培养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应使幼儿逐渐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保持个人整洁等卫生习惯。家长配合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竞赛等形式的适当应用是培养卫生习惯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区域性活动作为一种开放性的教育活动,非常受幼儿的喜欢。幼儿园区域活动既是幼儿园教育活动开展的主要形式,也是儿童素质教育顺利开展的重要举措。在区域活动过程中,开放性的材料深刻影响着幼儿的成长,有助于幼儿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因此,在区域活动中合理投放和管理开放性材料十分有必要。  相似文献   

8.
在人类行为习惯中,卫生习惯对于人类社会活动而言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其能为人类个体建立正向的、积极的社会形象,从而使其更好的融入社会活动之中,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人类个体卫生习惯的培养过程中,幼儿时期无疑是卫生习惯培育的黄金时期,对于人类个体卫生意识、卫生行为的养成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为确保促进幼儿成长时培育幼儿良好卫生习惯,将利用文献研究、资料分析等方法,在认清卫生习惯涵盖及培养重要性的基础上,审视幼儿不良卫生习惯表现及成因,探索培养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方法,借助优化家长、幼儿园双方意识,提升培养能力,从而确保幼儿在成长中积极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相似文献   

9.
良好的卫生习惯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儿初期是人生的起步阶段,同时也是各种行为习惯的养成阶段。《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师要教育幼儿爱清洁、讲卫生,注意保持个人和生活场所的整洁和卫生。对昆山市陆家中心幼儿园小班幼儿平时在园的行为习惯和常规表现进行观察,结合教师教学、幼儿实践、家校共育等方面,全方位地对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形成进行调查与分析。  相似文献   

10.
幼儿的良好卫生习惯是指幼儿在卫生方面经过不断地重复和练习而固定下来变成需要的良好的行为方式 ,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内容很多 ,主要有生活卫生习惯、清洁卫生习惯、环境卫生习惯、器官保护卫生习惯、心理卫生习惯等。如何才能使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呢?一、晓之以理 ,让幼儿明白讲卫生的道理为什么要讲卫生是每个孩子都想知道的事情 ,一会儿要洗手 ,一会儿要洗脸 ,还要刷牙、洗澡……幼儿如果不明白讲卫生的道理 ,就很难真正做到讲卫生 ,他会误认为讲卫生是为了某一个人 ,如 :妈妈经常监督我 ,让我刷牙、洗脸、洗手等等 ,妈妈看见时我…  相似文献   

11.
<正>幼儿阶段是养成良好卫生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本文着重分析影响卫生习惯养成的几个要素,探索适应幼儿特点的教育方式,提出对策,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一、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对小班幼儿成长的影响小班是幼儿卫生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学好则受益终生。笔者认为,良好的卫生习惯对幼儿影响巨大。1.可以保证身体健康。小班幼儿体质较弱。良好的卫生习惯能使幼儿隔离病菌,保证健康,更利于培养幼儿养成科学健康的生活  相似文献   

12.
幼儿园的保育与教育是紧密结合,难以分割的。只有树立科学的保教观,保教有机结合,才能跟上现代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步伐,才能使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现在的幼儿大都是独生子女,孩子的自理能力较差,依赖性较强。重复性是幼儿园一日生活的特点,在每天的进餐、盥洗、睡眠、入厕等生活活动中,可以使幼儿学习最基本的生活经验。一、在盥洗活动中,教幼儿学习正确的盥洗方法。我们教孩子按正确顺序洗手,洗手后用自己的毛巾擦手,并在老师的提醒下,养成饭前、便后和手脏时随时洗手的习惯。在组织幼儿盥洗时,我发现幼儿一是不易掌握正…  相似文献   

13.
[摘 要]对广州市海珠区城乡结合部地区幼儿行为状况的调查表明,幼儿有礼貌意识但未成为习惯行为,良好卫生习惯未固化为常规行为,交往愿望良好但尚未形成主动意识,大多未形成自觉的劳动习惯,好奇心强但专注度不足.幼儿年龄差异、地方习惯、家庭教育水平是影响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主要因素.养成幼儿良好行为习惯,需要家庭、幼儿园和社区合力.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21,(95):154-156
新课改背景下的幼儿园教育教学更加注重对区域活动的开发与运用,力求将区域活动与幼儿的素质培养和德育教育相融合。做好幼儿园区域活动的规划与创新建设,不仅可以实现对幼儿的启蒙教育目标,还能够依托大量丰富有趣的区域活动,培养幼儿建立比较好的学习品质,让幼儿养成主动学习、主动参与、主动探究的良好学习行为习惯。更为重要的是,能够强化幼儿不怕困难、不畏艰险、勇于面对未知的意识与能力,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以及思想道德教育水平。基于此,文章简要分析了培养幼儿学习品质的重要意义,探究了当前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培养幼儿学习品质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以注重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生活卫生习惯,促进幼儿身心理健康发展的幼儿园教育也承载着家长过多的期盼。身为一线的幼儿园教师在感慨职业自身竞争压力的同时也感觉到现在的  相似文献   

16.
朱静怡 《早期教育》2001,(19):30-30
环保是当今社会人们普遍关注、讨论的话题,把环保纳入幼儿园课程作为经常性的教育内容,让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树立初步的环保意识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幼儿期是良好生活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幼儿要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可见,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小班幼儿对于规范和要求的认识较为模糊,其行为常常随着兴趣而转移,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不稳定性。但小班幼儿又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此时进行习惯养成教育最适宜。家庭对小班幼儿生活习惯的影响不容忽视,幼儿园不仅要在教育理念上与家长达成一致,更要在方法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通过有效的家园合作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18.
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从社会关系的角度提出了如下培养目标:幼儿能主动参与各项活动,乐意与人交往,能够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而今,幼儿大多是独生子女,一些幼儿养成了唯我独尊的个性,既缺乏合作意识,又缺乏合作能力。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教师应重视培养幼儿的互助合作能力,将其贯穿于幼儿园一日生活活动的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19.
<正>深圳市第三幼儿园创建于1983年,坐落于深圳市福田区最大的花园式社区——梅林一村,是广东省一级幼儿园、深圳市首批优质特色示范幼儿园。建园初,我园以“促进幼儿健康发展”为核心培养目标,重视增强幼儿的体质,通过开展卫生习惯培养、户外拓展、体育锻炼等活动,培养幼儿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经过近十年的实践探索,我们逐渐从开展健康教育到构建健康促进背景下的幼儿园课程探索,最终转向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下的园本课程实践。我们进行幼儿园课程改革的脚步从未停止,旨在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培养面向未来、适应未来的儿童。  相似文献   

20.
幼儿在生活中面临很多有关自身安全的问题,如何提高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救能力成为幼儿安全教育的关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让幼儿有初步的安全知识,知道关心和保护自己。《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也指出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形成使其终身受益的生活能力和文明生活方式。教师要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和活动进行安全方面的教育。调查通过问卷及访谈方式,在交通、着装、饮食等方面做了调查,并对幼儿园安全教育方案提出整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