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施新课程以来,语文教学特别是语文课堂教学,发生了许多可喜的、根本性的变革,但也出现了许多新的失误,其中较为典型的是“浮肿病与多动症”。“浮肿病”主要表现为:由于过分强调自读感悟,造成语文最基本、最常用的学习方法——思考理解的丢失;由于片面理解感悟的多元化,造成文本基本的价值取向的丢失;由于过分追求活动的表面热闹,造成学生主体地位的丢失;由于片面追求学科的沟通与融合,造成语文本体的丢失。“多动症”可以简述为:缺少静思的“动”——浅;游离目标的“动”——虚;预先演练的“动”——假;不加规范的“动”——乱。这些“失误”,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可以找到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阮美好 《师道》2006,(10):26-27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进程中的种种偏差开始暴露出来了,如“浮躁病”“多动症”“失语症”“浮肿症”等,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语文课改“患病”的主要缘由是定位不准,“过度”与“失衡”,过分追求人文性的挖掘,失落了语文教学的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  相似文献   

3.
语文审美式教学过程是构建“形——神——写——说”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也就是学生接受“理解——语言——表达”的过程。语文审美式教学基本流程的三环节是:心灵激发,潜入文本;心灵远游,深入感悟;心灵释放,自由表达。  相似文献   

4.
刊登在《湖北教育》2000年第12期的《要冲出“研究语文”的误区——从〈记金华双龙洞〉教学片断说起》(以下简称为〈要冲出〉文)一文:现今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冲出“研究语文”的误区,使小学语文教学回到“学习语文”的轨道上来。这是无可争议的。但如何指导学生“学习语文”,我认为还有深入谈下去的必要。如“在我们的教学中,忽略让学生在感悟的过程中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思维方式,而以老师的思维结果代替学生的感悟过程,则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大误区。  相似文献   

5.
刘台芳 《小学语文》2010,(12):22-24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阅读教学所占的课时多,教师花费的心血大,然而,教学的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杨再隋教授认为当前语文教学存在“虚、闹、杂、偏”四大重症,小学语文专家崔峦痛批语文教学患上了“夜盲症、多动症、高热病、浮肿病”。所以,有必要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低效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6.
“语言不但有自然代码的性质,而且有文化代码的性质;不但有鲜明的工具属性,而且有鲜明的人文属性。”语文素质一个最基本的特征是它和人文素质的相关性。语文教学,一要使学生学会“运用”语言进行思维和表达,二要能让学生“理解”语言中承载的文化信息,引导学生感悟其中的人文精神,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新修订的语文教学大纲对语文学科性质的界定也正体现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7.
一、小学语文教学患了“多动症”与“浮肿症”小学语文教学患了“多动症”。近十余年来,小学阅读教学从“内容分析课”到“语言文字训练课”,再到“加强学生的主体性,凸现语文的人文性,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现在,又要“返璞归真”。应该说教学的变化是教学改革的本意,有其自身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但作为母语教学,变化如此之快,这其中的原因是需要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改革试验两年多来,语文课堂教学发生了许多根本性的变革。由于工作的关系,笔者有幸聆听了上百节不同层次不同范围的课改观摩研讨课,在深深地感受到许多可喜变革的同时,也渐渐发现其中的某些失误,有些失误在课后的研讨评议中,还常常被冠之为“以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的美名。现把一些较典型的失误例析如下。一、思考理解——在变尽花样的感情朗读中丢失引导学生读思结合,读中理解,读中感悟,是我国语文教学的精华,也是《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称《课标》)所倡导的阅读教学的一大基本理  相似文献   

9.
在“新课程”理念的影响下,语文教学中,我们关注了学生的“自主阅读”,强调了“品读感悟”。但是,到底什么是“品读感悟”呢?由于对阅读理念理解的偏失,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出现了阅读“过分自主”,缺少教师有效引导的现象,导致了学生的阅读感悟十分肤浅。肤浅的阅读,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影响阅读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教学必须有效,有效教学是教育科学化的产物,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追求。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出现了一些过分强调“人文性”、“自主式”、“生成化”的倾向,也产生了许多新的“教学有效性问题”。笔者认为,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必须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正确践行新课改理念,积极创建和谐课堂,让“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科学协调.教学预设与课堂生成相得益彰,以真正实现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11.
唐辉艳 《教师》2011,(13):70-71
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离不开语言文字训练。只有通过语言文字训练,理解了字、词、句,才能感悟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而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具体说就是要加强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的训练”(张田若语)。教学实践说明,在有限时空的课堂教学中,一节课教师不可能面面俱到。以笔者拙见,阅读教学应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文,着力抓好读中感悟。语言比较,语境置换和情境拓展这些最基本、最相宜的语文素养提高训练。  相似文献   

1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新的教育理念,从这些理念出发,我们必须在许多方面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其中,作文教学效率低、效果不佳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形式主义在作怪。著名教育家吕型伟同志对我国的基础教育状况曾提出过中肯的批评,他认为我们的基础教育得了两种病:一种是“多动症”,花样不断翻新,搞形式主义;一种是“浮肿病”,好大喜功。吕型伟同志的话可谓一语中的,切中要害。形式主义的教育由于缺乏对内容的关注以及对教育本质的探究,很难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作文教学如何克服形式主义的弊端,如何在课改的背…  相似文献   

13.
语文是一门闪耀着审美性、人文性、哲理性的学科。新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体现三维目标的设计和整合。有人疾呼“语文应找回自己的家园”,有人将“语文”理解为“语言文字”、“语言文学”或“语言文化”。其实,教学语文。就是要让语文教学呈现出充分的语文味,感悟出语文的真善美。语文,应给学生提供一个感受语言魅力的空间。语文课离开了语言的品味,失去感悟的环节,便是丢失了语文的“阵地”。因此,语文课应立足文本,注重对文本语言的品味,  相似文献   

14.
最近几年 ,高中语文教学受到了不少非议和责难 ,从事高中语文教学的教师迫于种种压力 ,几乎是集中全力对付高考 ,很难脱离指挥棒的控制而从学科的规律、文化的承传、育人的根本大计方面来全力研究语文教学 ,虽然涌现出了许多语文教学的流派 ,但总给人浮浅和勉强之感。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从“教”的层面说 ,可以概括为疑惑与茫然增多 ,繁忙与劳累交加 ,责备与失望并存 ;从“学”的层面说 ,可以概括为知识面狭窄与能力差相伴 ,对语文材料的积累与感悟因生活的单一与空泛而造成理解的断层 ,为高考的功利而只专注于考题 ,几乎到了“如果不为考分…  相似文献   

15.
“感悟”何以变异为“赶悟” 1.目标强势 把感悟列入课堂教学主要目标之一,纳人课堂评价的重要标准。是语文教学进步的表现,它代表着对语文教学研究认识的发展,对语文教学规律的深邃把握,是语文教学经验的科学总结。然而,正由于它的重要性,很容易出现过度关注、过分热情。主要表现有:  相似文献   

16.
肖万祥 《教师》2008,(5):44-45
新课程语文课堂教学要新在哪里?在教学实际中存在如下两种倾向:一是新得“飘”起来。不顾语文学习规律,堆上“新手段”“新方法”,制订玄而空的教学目标,语文教学“非驴非马”,语文能力培养“隔靴搔痒”,教师教学浮在空中,基本教学要求得不到落实。二是新得“乱”起来。基本的语文课堂教学程序乱,不同类型文体教学基本方法被改头换面,必修选修教材教学处理无所适从。这些倾向形成的根本原因,是教师对语文教学规律掌握不够,对语文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缺乏理解,  相似文献   

17.
语文新课程实施以来,在教学层面上出现了许多新气象:抛弃了“以本为本”的旧观念,确立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教学过程中洋溢着“动态生成”的生命力……这些在改革之初无疑都是令人欣喜的。但是,由于对新理念的误解,或教学中操作失当,过分突出对教材的“重组”,有些教学游离于“文本”,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承载着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的任务。这就要求语文教学必须体现学科教学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阅读教学要真正实现这两方面的统一,达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目标。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将训练与感悟有机结合,优化教学策略,合理安排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且有效的实践活动中“感悟”“训练”———感悟体现人文性,训练体现工具性。教师钻研教材,找准适合学生“感悟”与“训练”的最佳结合点,这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遵循教学规律,在教学中确定“感…  相似文献   

19.
范国强 《江苏教育》2007,(18):13-15
崔峦在全国第五次阅读教学研讨会上,谈到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时指出:目前的阅读教学,“非语文、泛语文的现象比较严重”。笔者以为,造成这种现象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片面理解“大语文教学观”和“软化学科界限”等新的课程理念,语文课堂上出现了大量的目标不明、学科界限不清的扩展和延伸。为了还语文教学本来的面目,我们必须明确语文教学的“标”,把握扩展延伸的“度”。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承载着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的任务。这就要求语文教学必须体现学科教学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阅读教学要真正实现这两方面的统一,达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目标。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将训练与感悟有机结合。优化教学策略,合理安排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且有效的实践活动中“感悟”“训练”——感悟体现人文性,训练体现工具性。教师钻研教材,找准适合学生“感悟”与“训练”的最佳结合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