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整个教育系统努力推进教育改革、强调教育质量的今天,从小学到大学,教师们还都会遇到为数不少的学困生。由于对其实施的教学往往与教师们习惯的常规不合,所以学困生问题往往成为教学工作的难点  相似文献   

2.
"应试教育"和教育教学评价体制在我国已经根深地固,教师们通常过分关注学生的认知教育,进而忽略了学生们的情感教育,这就致使学生们的学业以及未来的生活不能和谐的发展。情感教育在教学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对学困生来说,如果给予一些情感教育,往往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3.
学校教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但是在教学工作中,多数教师往往是偏向成绩优秀的学生,而忽视了"学困生".作为教师,应抛弃这种偏优忽差的陈旧教育观念,应把关注"学困生"当作教育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  相似文献   

4.
高洋 《河北教育》2007,(7):82-82
魏书生认为,关爱、信任、理解学困生是教育、教学的基点。因此,教师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必须要有面向全体学生的观念。绝对不能把学困生当作“废品”处置;第二应该深信学困生绝非固定不变,经过适当教育之后完全可以后来居上;第三。教师要做学困生的知心朋友。  相似文献   

5.
英语是一门外来语言。小学生自有语言接受能力强的特点,可是不能忽视他们年龄小、发音不准、语感不强、语调不同、接触该语种语境的时间少等诸多不利因素,加之语言学习的枯燥乏味,使得小学英语比较难学。所以,厌学、不会说、不会对话的“学困生”比比皆是。钟爱学习认真、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也许是教师们的共性,而对“学困生”,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往往会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他们的感受。  相似文献   

6.
“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这是教育教学行家们所普遍认为的。的确,学困生的产生,在于教师教学方法上的不对路。剖析其原因,妙施以良策,是我们教育教学工作者的当务之急。在此,笔者抛砖引玉,就新形势下如何帮助学困生学好初中数学作个试探。  相似文献   

7.
谈教育学困生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在组织学生集体活动时,不仅要对所有学生统一要求,更要加强对学困生的教育,这些学困生往往对于整个班集体有很重要的影响。所以教师应该把集体活动与学困生教育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8.
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在组织学生集体活动时,不仅要对所有学生统一要求,更要加强对学困生的教育。这些学困生往往对于整个班集体有很重要的影响,所以教师应该把集体活动与学困生教育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9.
张万祥 《班主任》2009,(2):41-41
学困生教育一直是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难点,老师们在处理这个问题时,往往简单地强调要爱学生,认为爱就能够解决一切。爱是教育的灵魂,但爱不是万能的,不适当的爱不但救治不了学困生,还可能会加重学生的“病情”,扭曲学生的心灵。教育是艺术,但同时也是科学,解决学困生问题,我们还应有科学精神,要学会科学地关爱学困生。  相似文献   

10.
秦军 《教育革新》2010,(2):31-32
“学困生”教育一直是学校教育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当中都会遇到且又普遍感到比较头疼的一个问题。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又常常忽视学困生,导致过早地出现了两极分化。作为弱势群体的学困生,在课堂上跟不上教学的进度,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越积越多,学习信心不足,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及时了解学生,研究学生,以人为本,树立面向全体学生的观念,正确对待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不同的教学要求,因材施教,多角度、全方位地帮助学困生。  相似文献   

11.
周大标 《丽水学院学报》2004,26(1):106-108,119
概述了初中学困生的特点,认为学困生的形成与遗传与生理、社会、家庭、学生个人及学校的教育有关。当前学困生的教育对策是:教师必须树立新的学生观;要尊重、爱护、鼓励学生;加强学困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充分发挥教学功能;提高教师素质;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改革评价学生的标准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们特别是学困生受益匪浅,从而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了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真正达到了进行有效教育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9,(79):68-69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在满足了温饱需求的同时,人民群众对于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从而推动了教育改革的出现与发展。经过分析,研究人员发现,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每一个学科往往都会存在相应的学困生,因此,为了推动教育水平的提升,有效实现教学过程中对于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对于教学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与价值。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中,由于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缺乏了解,因此学困生的现象往往尤为明显,因此,有效关注学困生实际情况,引导其尽早进行脱困,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重要的职责所在,同样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本文以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为例,针对学困生成因与相应的转化策略进行了分析,旨在有效推动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从而更好地实现其数学能力的提升,为其综合成绩的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都要面对学困生。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是教师的重要职责,虽然方法很多,而给予真诚的爱是最好的良方。重点立足加强对学困生的个别辅导,从与学困生建立亲密的感情、帮助学困生树立能学好的自信心、培养学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三个方面进行学困生的辅导。  相似文献   

15.
数学教学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在数学教学实践中,经常因施教者和受教者个体的差异,教学效果也因而呈现出多样性。"学困生"往往对数学学习产生逆反情绪、依赖情绪、甚至自暴自弃情绪,而处在叛逆期的初中生来说表现得更加突出,往往成为在数学教学中老师们面临的棘手难题。就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转化"学困生",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相应的做法。  相似文献   

16.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往往会碰到学习困难的学生,我们将之称之为学困生。学困生对学习产生的逆反情绪,是我们提高整体教学水平的一大困难。怎样做好学困生的转化教育,是每个教师必须研究的问题。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对于学困生,教师往往都倾向以很大的心血进行教育、培养,帮助其转变,甚至在各类书刊上都发表了一些关于学困生培养的各种有效方法的文章。但对于学优生,我们教师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做得不够的,例如在某一班级进行问卷调查中,学困生中有70%认为任课教师是教学成功者,但学优生中都只有20%是如此说法。针对这一差异,足以说明在素质教育及新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优生培养的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基于此,笔者通过近十年来自身在教育教学中的发现,与各位共析对于优生培养的几点误区。  相似文献   

18.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多年的“应试教育”致使教师注重培养优秀生,设法提高中等生,而忽视学困生,甚至放弃学困生。在提倡素质教育,重视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的今天,我们教师应当更新观念,重视学困生、爱护学困生、研究学困生,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我认为,要转变学困生,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9.
在体育教学中,总有一部分学生在意识、体质、心理品质、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和能力等方面与大多数同学相比,有一些差距,不能完成教学目标。我称他们为体育"学困生"。由于体育"学困生"自身的各种原因,在各项集体活动中常常不被教师重视,甚至还经常受同学们的嘲笑和歧视,造成体育"学困生"学习兴趣降低,甚至还有个别学生不想学、厌学的现象。这与"教育是为了一切学生和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理念是相违背的,那么,在教学中,该怎样对体育"学困生"进行培养呢,在此谈一下本人的点滴体会,不妥之处,望同仁们多多指教。  相似文献   

20.
《教育科学论坛》2007,(5A):54-56
主持人:“学困生”,是分布在众多教学班级中的弱势群体,在追求和谐教育、理想教育的今天,“学困生”问题愈来愈受到理论界与实践层面的关注,但是,关注的效果如何,“学困生”的现实境遇如何,却难以令人乐观。且不说当下的“名校”名正言顺地将“学困生”拒之于门外,单就“学困生”力不从心地跟进学习进度所产生的心理压力,及其面对教师的种种“另类”关注,就足以令其焦虑、令其悲观,当“学困生”被移位于关爱的边缘,教育的和谐景观被投下一道道挥之不去的阴影。[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